萬年貢米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萬年貢米,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萬年貢米,自南北朝時期就專供皇室。明正德七年(1512),明武宗下令新建萬年縣,縣令將縣里特有大米進貢,皇帝御膳后傳旨 “代代耕種,歲歲納貢”。清時各州縣納糧送京,必待萬年貢米運到,方可封倉。萬年貢米是釣魚臺國賓館指定國宴用米。

萬年貢米產于江西萬年縣,只生長在山腳下的300畝水田里,屬野生稻,一年栽一季,生育期175天,采用農耕方式:施農家肥,人工除草,山泉灌溉,畝產僅300斤。

2005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萬年貢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萬年縣被譽為“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2010年,萬年稻作文化系統入選聯合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了第二批被列入其中的農業文化遺產。

2019年11月15日,萬年貢米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2019年12月23日,入選“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

萬年貢米
萬年貢米
萬年貢米

萬年貢米原產地域范圍以江西省上饒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萬年貢米原產地域保護范圍的函》(饒府字[2004]105號)提出的地域范圍為準,為江西省萬年縣現轄行政區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