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蒙山豬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上高蒙山豬,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特產,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上高蒙山豬頭頸部和臀部為黑色,其余部分均為白色,身軀黑白交界處有2-3;厘米寬的黑皮著生白色,“暈帶”明顯,少數軀干出現1-2塊黑斑,額中央、尾尖有白點,耳薄下垂,乳頭數6-8對,排列整齊;皮薄骨細,肉色鮮紅,肌間脂肪豐富,大理石紋理分布均勻清晰,肉質鮮美。
上高蒙山豬歷史悠久,早在公元1600年前上高一帶已有農戶從事養豬業。上高蒙山豬產區為上高縣所轄13個鄉鎮,年平均氣溫17.5℃,水質優良,陽光充足。上高蒙山豬頭頸部和臀部為黑色,其余部分均為白色,耳薄下垂,皮薄骨細,肉色鮮紅,肉質鮮美。
2013年12月30 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上高蒙山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上高蒙山豬地域保護范圍為上高縣蒙山鄉、南港鎮、翰堂鎮、徐家渡鎮、蘆州鄉、錦江鎮、新界埠鎮、敖山鎮、上甘山林場、塔下鄉、敖陽街道、野市鄉、泗溪鎮等13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4°28′13″-115°10′28″,北緯28°02′00″-28°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