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China Time-honored Brand)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中華老字號標準組合1.jpg

中華老字號(China Time-honored Brand),是指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沿襲和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歷史痕跡、具有獨特的工藝和經營特色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取得了社會廣泛認同,贏得了良好商業信譽的企業名稱,以及老字號產品品牌。

中華老字號是中國商業部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陸續認定的老字號企業,但是每次認定的標準很不規范,所以商業部決定從2005年開始,對以前命名的中華老字號重新檢查評定,并接受一批新企業的申請參加評選。商務部2006年、2011年認定的兩批共1128家中華老字號,平均有160多年的歷史。

中國老字號企業在長期發展中創建了獨特的經營理念、特色產品和良好的社會信譽,在中國商業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商業文明的瑰寶。中國老字號企業絕大多為中小型企業,受經營體制、城市拆遷改造以及資金等多方面影響,在經營上面臨許多困難。扶持老字號企業發展,振興老字號民族品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中華老字號 標識

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的品牌不僅僅是優秀民族品牌的代表,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這種獨特的文化魅力是一般的品牌所不能比擬的。一家老字號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不過,“金字招牌”只代表歷史,并不屬于現在和未來。今天來看這些老字號,很多用“步履艱難”“慘淡經營”來描述也并不為過。

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在城市化加速進程的浪潮中,“中華老字號”遭受著巨大的生存危機。譬如,消費環境的變化,帶來的是人們生活一系列的變化。在消費領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也隨之受到影響。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消費者生活節奏加快,消費的快捷和環境的便利讓有些老字號則難以適應這樣的節奏。曾是杭州西點第一品牌的“海豐”西餐社因為技術更新緩慢和產品開發速度緩慢,被許多后起的西點生產企業超越,不得不黯然倒閉……長久以來的故步自封和缺乏市場意識,使得一些老字號跟不上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腳步,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在小型企業與洋品牌的夾擊下,部分傳統老字號的地盤逐漸被蠶食。外資企業在經營模式上采用連鎖、規模和標準化形式,技術上比較穩定;產品創新速度比較快;包裝衛生時尚;統一價格,統一供貨。這些都為其控制成本,保障品質提供了條件。憑借現代的管理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沃爾瑪、家樂福、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品牌似乎更顯得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另一部分曾經輝煌一時的老字號,因為不重視信譽與產品質量,自毀品牌從而一蹶不振。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一邊是部分老字號不珍視百年品牌自毀形象,一邊是很多企業卻對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垂慕不已。



中國商務部關于實施“振興老字號工程”的通知(2006年)(2006年4月10日)

商務部 國家文物局關于加強老字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2006年10月26日)

“中華老字號”標識使用規定(2007年4月13日)

商務部、國家文物局關于積極做好商務領域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2007年8月13日)

關于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的若干意見(商務部等14部門關于印發《關于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8年3月31日))


2008年4月18日-19日,北京老字號協會在京召開“首屆中華老字號協會北京峰會”。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州、杭州、昆明等省市商務主管部門和當地老字號協會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圍繞“繼承創新 合作共贏”進行了交流探討。來自北京、上海、杭州、昆明等地老字號協會的會長在會上作了專題交流。會議發布了首屆中華老字號協會北京峰會《倡議書》,并建立了“七省市中華老字號協會峰會聯席會制度”。

潘高壽

話說北京的老字號

全聚德:百年老店熠熠生輝

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名單

達仁堂

六味齋

中華老字號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華老字號 標識


認識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的重要意義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在千百年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創造了極為豐富的商業遺產,孕育了眾多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匠心獨具、享譽國內外的老字號。在百姓眼中,老字號代表了中華商業文化的精髓,是特色產品與優質服務的代表,是誠信興商、承擔社會責任的典范,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財富,也是全人類的瑰寶。

  建國初期我國保留下來的老字號有1萬多家,廣泛分布在餐飲、零售、食品、醫藥、居民服務等行業,在滿足消費需求、豐富人民生活、倡導誠信經營、延伸服務內涵、傳承和展現民族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歷史和體制轉換的原因,部分老字號企業發展受到了影響。據商務部2006年普查結果初步統計,現存起始于1956年以前的各類老字號企業僅有1600多家。提高全社會對老字號發展的重視程度,切實做好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工作,已經成為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

老字號之所以歷久而不衰,關鍵在于其形成和秉持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誠信為本的企業文化和商業倫理。表現在生產環節,就是貨真;表現在銷售上,就是價實;表現在經營上,就是可靠。比如,同仁堂的“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胡慶余堂的“戒欺”,等等。并且,多數老字號企業服務十分規范,服務人員一招一式彬彬有禮,言行舉止落落大方,笑臉相迎、笑臉相送,給人賓至如歸的感覺。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繼承和發揚老字號商業文化,對現階段指導商貿服務行業發展,構建商業誠信體系,規范市場運行秩序都具有積極借鑒意義。

老字號廣泛分布在各個行業,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吃住到穿戴,從柴米油鹽到就醫用藥,從金銀玉器到文房四寶,幾乎無所不包。但無論在哪個行業,老字號都代表著一種理念,一種品位,一種文化和一種享受,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每逢傳統節假日,老字號的產品往往供不應求,即使在產品豐富、供大于求的今天,仍然如此。今年“十一”期間,北京老字號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倍以上,峨嵋酒家、砂鍋居等老字號餐館在中秋節當天排號的有100多桌。由此可見,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為居民提供特色產品和服務,對繁榮商品市場、滿足居民需求、擴大消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老字號是金字招牌,是中華民族自己的自主品牌。廣大老字號企業長期秉持自身特色,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得到了廣大居民的廣泛認可,培養了眾多忠誠消費者。一旦這些老品牌被激活,潛能得到充分釋放,由此帶來的市場消費能量和發展前景將十分可觀。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調動多方資源挖掘和培育老字號的品牌優勢,進一步提升老字號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實施品牌戰略、實現自主創新目標的重要任務,對促進民族企業做精做強,增強民族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老字號蘊含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如商業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這都是我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字號企業提供的每種商品、每項服務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餐飲老字號企業提供的菜品往往都是色、香、味、型俱全,是傳統文化和智慧的結晶。人們光顧老字號,就是要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領略悠久歷史的積淀。無論是僑居海外和久居外地的人們回到故鄉,還是國際友人初次踏訪這片熱土,總要到老字號逛逛,或寄托鄉情,或感受歷史,或陶冶情操。從一定意義來說,老字號滿足了人們精神寄托和文化享受,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就是傳承和弘揚優秀中華民族文化。

老字號由于其深遠的品牌影響和優異的產品質量,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通常成為各方政要和國際友人來華交往中參觀考察的首選。北京奧運會期間,全聚德烤鴨成為奧運村最受歡迎的菜品,每天要吃掉600多只。位于秀水街的老字號門店每天接待涉奧人員500人次以上,僅國家元首級的奧運貴賓就接待了20多批次。羅格夫人在同仁堂留言:“這里是古老的藥店,這里的人很友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和城市是皮兒,老字號是餡兒”,老字號作為文化的載體和使者,必將會越來越多地呈現在國際交往的舞臺。

老字號在其悠久的發展歷程中,通過不斷創造、繼承和發展,成為傳承優秀商業文化,弘揚商業道德,構建和諧商業和誠信商業的集中代表,從漢、唐、明、清所創造和積累的農商經濟文化精華,到近代晉商、徽商、粵商的商業文化理念,在中華老字號中都有許多遺存。此外,老字號的功能、作用、地位以及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系社會和諧的建設。在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既是商務工作面臨的當務之急,也是一項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中華老字號”企業發出《振興老字號倡議書》

2006年12月19日,第一批剛剛獲得“中華老字號”稱號的430家企業(品牌),在接受商務部授牌的同時,向全國廣大老字號企業發出《振興老字號倡議書》。   倡議書指出,老字號是中國的自主品牌,承載中華文明,展示濃郁地方特色,傳承獨具匠心的技藝和服務,凝聚世代先輩們的心血和智慧,體現誠信經營的商業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傳承光大的重要載體。

  作為商務部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倡議全國所有的老字號企業:


  一、珍惜榮譽。在國家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和商務部實施“振興老字號工程”的新形勢下,“中華老字號”要擔負起歷史責任和莊嚴使命,珍惜榮譽,再添動力,為振興老字號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二、弘揚文化。老字號的鋪、堂、齋、坊是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特有的經營理念、技能、技藝和服務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積極挖掘、恢復和繼承,并不斷發揚光大,世代相傳。


  三、誠信經營?!罢\信為本、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是老字號的經營理念,“仁、德、禮、義”是中華商業精髓。要始終把“誠信”作為經營發展之本,并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


  四、提升品牌。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關于“要擁有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要擁有我們民族的世界品牌”的要求,在保護、培育、發展現有品牌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品牌的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注重保護。要倍加珍惜老字號品牌價值,進一步強化品牌意識,嚴格管理品牌,科學經營品牌,依法保護品牌,讓金字招牌永放光芒。


  六、深化改革。要積極應對市場經濟發展和國際化競爭的挑戰,加快改革步伐,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改組改制,提高老字號企業的整體市場競爭能力。


  七、開拓創新。創新是老字號品牌發展的靈魂,要努力尋找傳統特色與現代元素的融合點,引入現代管理,創新經營模式,在保護傳承原有獨特技藝的基礎上,積極應用現代科技和流通方式,在開拓創新中煥發青春活力。


  八、服務社會。要以振興民族品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為己任,加快發展,弘揚文明,服務社會,營造和諧,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北京(117)

第一批(67)

第二批(50)


天津市(66)

第一批(30)

第二批(36)


河北

河北?。?7)

第一批(8) 第二批(19)


山西

山西?。?7)

第一批(10) 第二批(17)


內蒙古

內蒙古(7)

第一批(1) 第二批(6)


遼寧 

遼寧?。?4)

第一批(9) 第二批(25)

吉林

吉林?。?0)

第一批(7) 第二批(13)

黑龍江

黑龍江?。?2) 第一批(8) 第二批(24)

上?!?

上海市(180)

第一批(51) 第二批(129)


江蘇

江蘇?。?6)

第一批(35) 第二批(61)


浙江

浙江?。?1)

第一批(38) 第二批(53)


安徽

安徽?。?5)

第一批(8) 第二批(17)

福建

福建?。?4)

第一批(10) 第二批(24)


江西

江西?。?2)

第一批(2) 第二批(20)


山東

山東?。?6)

第一批(36) 第二批(30)


河南

河南?。?2)

第一批(4) 第二批(18)


湖北

湖北?。?6)

第一批(7) 第二批(19)


湖南 

湖南?。?0)

第一批(12) 第二批(8)


廣東

廣東?。?7)

第一批(22) 第二批(35)


廣西 

廣西(9)

第一批(2) 第二批(7)


海南

南?。?) 第一批(0) 第二批(1)


重慶

重慶市(19)

第一批(9) 第二批(10)


四川

四川?。?9)

第一批(27) 第二批(22)


貴州

貴州?。?)

第一批(1) 第二批(8)


云南

云南?。?6)

第一批(11) 第二批(15)


西藏  (暫無)

陜西

陜西?。?7)

第一批(8) 第二批(19)


甘肅

甘肅?。?4)

第一批(5) 第二批(9)


青海

青海?。?) 第一批(0) 無 第二批(1)

  • 1. 青?;ブ囡朴邢薰荆ㄗ陨虡耍夯ブ?

寧夏

寧夏自治區(2)

第一批(2)

  • 1. 銀川市協力厚醫藥連鎖總店(注冊商標:協力厚)
  • 2. 寧夏敬義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注冊商標:敬義泰)

第二批(0) 無


新疆

1 新疆自治區(3) 第一批(0) 無 第二批(3)

  • 1. 新疆三臺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商標:三臺)
  • 2. 新疆七一醬園釀造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商標:七一醬園)
  • 3. 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古城)


全網介紹 [主站] 知識體系目錄 文化數據庫 地標產品數據庫 特產數據庫 中國旅游數據庫 中華老字號數據庫 中國百科 世界百科 中華大詞典 典籍文獻 編輯幫助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