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增補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英語: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及公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是1982年根據北京大學侯仁之、建設部鄭孝燮故宮博物院單士元提議而建立的一種文物保護機制。目前中國公布了126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中??谑协偵絽^與??谑懈鶕鴦赵阂庖姺钟嫗閮商帲ㄗ》砍青l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在做統計報告及??谑姓诰幹瞥鞘锌傮w規劃或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時則被合并為一處)。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歷史文物與革命文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光榮的革命傳統與光輝燦爛的文化。

  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按照各個城市的特點主要分為七類:

  • 古都型:以都城時代的歷史遺存物、古都的風貌為特點,如北京、西安
  • 傳統風貌型:保留一個或幾個歷史時期積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遙、韓城
  • 風景名勝型:由建筑與山水環境的疊加而顯示出鮮明個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蘇州
  •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獨自的個性特征、民族風情、地方文化構成城市風貌主體的城市,如麗江、拉薩
  • 近現代史跡型:反映歷史上某一事件或某個階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為其顯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義
  • 特殊職能型:城市中的某種職能在歷史上占有極突出的地位,如“鹽城”自貢、“瓷都”景德鎮
  • 一般史跡型:以分散在全城各處的文物古跡為歷史傳統體現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長沙、濟南


第一批

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處: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第二批

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處:

上海、天津、沈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桑珠孜區(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第三批

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處:

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h、隨州、鐘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a>、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增補

2001年:

2004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20年:

2021年:

參考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