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遺產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中國的世界遺產(漢語拼音:Zhongguo de Shijie Yichan;英語:China's World Heritage),是中國的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國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于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2013年6月,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柬埔寨金邊舉行,6月21日,新疆天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月22日,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自1987年至2019年,中國先后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已達55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的世界遺產列表:
下面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在這個列表中,N代表自然遺產,C代表文化遺產,NC代表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中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擁有世界遺產。除臺灣地區外,目前尚沒有世界遺產的中國省份包括黑龍江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海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
序號 | 登錄名稱 | 風景 | 登錄 類型 |
評定準則]] | 登錄年份 | 擴展年份 | 所在地 |
1 | 泰山 | NC | N (iii) C (i) (ii) (iii) (iv) (v) (vi) |
1987年 | 山東泰安 | ||
2 | 長城 | C | C (i) (ii) (iii) (iv) (vi) | 1987年 | 橫跨17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遼寧、吉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青海 | ||
3 | 北京及沈陽的明清皇家宮殿 | C | C (i) (ii) (iii) (iv) | 1987年(北京故宮) | 2004年 (沈陽故宮) |
北京東城區、遼寧沈陽 | |
4 | 莫高窟 | C | C (i) (ii) (iii) (iv) (v) (vi) | 1987年 | 甘肅敦煌 | ||
5 | 秦始皇陵 | C | C (i) (iii) (iv) (vi) | 1987年 | 陜西西安 | ||
6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 C | C (iii) (vi) | 1987年 | 北京房山區 | ||
7 | 黃山 | NC | N (iii) (iv) C (ii) |
1990年 | 安徽黃山市 | ||
8 |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 N | N (iii) | 1992年 | 四川九寨溝縣 | ||
9 | 黃龍風景名勝區 | N | N (iii) | 1992年 | 四川松潘 | ||
10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 N | N (iii) | 1992年 | 湖南張家界 | ||
11 |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 | C | C (ii) (iv) | 1994年 | 河北承德 | ||
12 |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 | C | C (i) (iv) (vi) | 1994年 | 山東曲阜 | ||
13 | 武當山古建筑群 | C | C (i) (ii) (vi) | 1994年 | 湖北丹江口 | ||
14 |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 | C | C (i) (iv) (vi) | 1994年 (布達拉宮) |
2000年(大昭寺) 2001年(羅布林卡) |
西藏拉薩 | |
15 | 廬山國家公園 | C | C (ii) (iii) (iv) (vi) | 1996年 | 江西九江 | ||
16 |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 | NC | N (iv) C (iv) (vi) |
1996年 | 四川樂山,包括峨眉山市 | ||
17 | 麗江古城 | C | C (ii) (iv) (v) | 1997年 | 云南麗江 | ||
18 | 平遙古城 | C | C (ii) (iii) (iv) | 1997年 | 山西平遙 | ||
19 | 蘇州古典園林 | C | C (i) (ii) (iii) (iv) (v) | 1997年 | 2000年 | 江蘇蘇州,包括吳江市 | |
20 | 頤和園 | C | C (i) (ii) (iii) | 1998年 | 北京海淀區 | ||
21 | 天壇 | C | C (i) (ii) (iii) | 1998年 | 北京東城區]] | ||
22 | 大足石刻 | C | C (i) (ii) (iii) | 1999年 | 重慶大足 | ||
23 | 武夷山 | NC | N (iii) (iv) C (iii) (vi) |
1999年 | 福建武夷山市 | ||
24 | 青城山與都江堰 | C | C (ii) (iv) (vi) | 2000年 | 四川都江堰市 | ||
25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 C | C (iii) (iv) (v) | 2000年 | 安徽黟縣 | ||
26 | 龍門石窟 | C | C (i) (ii) (iii) | 2000年 | 河南洛陽 | ||
27 | 明清皇家陵寢 | C | C (i) (ii) (iii) (iv) (vi) | 2000年(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 | 2003年(明孝陵、明十三陵) 2004年(盛京三陵) |
湖北鐘祥、河北遵化、河北易縣、江蘇南京、北京昌平區、遼寧沈陽、新賓 | |
28 | 云岡石窟 | C | C (i) (ii) (iii) (iv) | 2001年 | 山西大同 | ||
29 | 云南三江并流保護區 | N | N (i) (ii) (iii) (iv) | 2003年 | 云南麗江、迪慶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
30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 C | C (i) (ii) (iii) (iv) (v) | 2004年 | 吉林集安和遼寧桓仁 | ||
31 | 澳門歷史城區 | C | C (ii) (iii) (iv) (vi) | 2005年 | 澳門 | ||
32 |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 N | N (x) | 2006年 | 四川成都、阿壩、雅安、甘孜 | ||
33 | 殷墟 | C | C (ii)(iii)(iv)(vi) | 2006年 | 河南安陽 | ||
34 | 中國南方喀斯特 | N | N (vii)(viii)(ix)(x) | 2007年 | 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 | ||
35 | 開平碉樓與村落 | C | C (ii)(iii)(iv) | 2007年 | 廣東開平 | ||
36 | 福建土樓 | C | C (ii)(iii)(iv) | 2008年 | 福建龍巖、漳州 | ||
37 | 三清山國家公園 | N | N (vii) | 2008年 | 江西上饒 | ||
38 | 五臺山 | C | C (ii) (iii) (iv) (vi) | 2009年 | 山西五臺 | ||
39 |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 C | C (iii) (vi) | 2010年 | 河南登封 | ||
40 | 中國丹霞 | N | N (vii) (viii) | 2010年 | 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浙江江郎山、貴州赤水 | ||
41 |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 C | C (ii) (iii) (vi) | 2011年 | 浙江杭州 | ||
42 | 元上都遺址 | C | C (ii) (iii) (iv) (vi) | 2012年 |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 | ||
43 | 澄江化石地 | N | N (viii) | 2012年 | 云南澄江 | ||
44 | 新疆天山 | N | N | 2013年 | 新疆 | ||
45 | 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 C | C | 2013年 |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 | ||
46 | 大運河 | C | C(i) (iii) (iv) | 2014年 | 中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 | ||
47 |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 C | C(ii) (iii) (v) (vi) | 2014年 | 中國*河南、陜西、甘肅、新疆,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 | ||
48 | 土司遺址 | C | C(ii) (iii) | 2015年 | 中國湖南永順、湖北咸豐、貴州遵義 | ||
49 |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 | C | C(iii) (vi) | 2016年 | 中國廣西崇左 | ||
50 | 湖北神農架 | N | N(ix)(x) | 2016年 | 中國湖北神農架林區 | ||
51 | N | N(vii) (x) | 2017年 | 中國青海、西藏青藏高原 | |||
52 | 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 | C | C(ii) (iv) | 2017年 | 中國福建廈門 | ||
53 | 梵凈山 | N | N(x) | 2018年 | 中國貴州銅仁 | ||
54 |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 | N | N(x) | 2019年 | 中國江蘇鹽城 | ||
55 | 良渚古城遺址 | C | C(iii)(iv) | 2019年 | 中國浙江杭州 | ||
56 |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 C | C(iv) | 2021年 | 中國浙江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