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江西省 > 撫州市 > 臨川區 |
臨川區(漢語拼音:Lín Chuān Qū;英文:Linchuan District),中國江西省撫州市轄區。位于江西省東部、撫河中游。是撫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中心。東與金溪縣、東鄉縣毗鄰;西倚崇仁縣、豐城市;南瀕南城縣、宜黃縣;北與進賢縣接壤。東西寬48.2千米,南北長69.8千米,總面積2121平方千米,其城區面積25平方千米??側丝?06.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7萬人。轄7個街道、18個鎮、9個鄉。
地處武夷山區與鄱陽湖平原區結合地帶。地貌以低丘岡地,河谷平原為主。南部芙蓉山海拔1176米為最高峰。四周多丘岡,中部為河谷平原。臨(宜黃河)、汝(撫河)二水并流;撫河自東南向西北流貫北境,在中部納南來的宜黃河、崇仁河。有躍進、前進、上游等中型水庫。年均溫17.5℃,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年均日照1775小時,年均無霜期270天。有瓷土、釉土、煤、重晶石、金、銅、花崗巖、石料和礦泉水等資源。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省油菜、茶油、柑橘生產重點基地。名產秋溪豬。盛產煙葉、撫州西瓜。鷹廈、浙贛、向樂鐵路,京福高速公路、昌撫高等級公路、316國道、滬瑞國道和昌廈公路等穿境而過。名勝古跡有新石器時代和殷商時代遺址,王羲之洗墨池、湯顯祖陵園、湯顯祖紀念館、王安石紀念館、文昌橋、孝義橋、正覺寺、金山寺、天主教堂、青蓮山溫泉、靈谷山、萬魁塔、雙坊牌坊、揭重熙墓、白滸窯遺址等。名人有北宋著名詞人晏殊、晏幾道,文學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明代戲劇家湯顯祖。
- 郵編:344000 代碼:361002 區號:0794
行政區劃
全區轄7個街道、18個鎮、9個鄉:青云街道、西大街街道、荊公路街道、六水橋街道、文昌街道、城西街道、鐘嶺街道、上頓渡鎮、溫泉鎮、高坪鎮、秋溪鎮、榮山鎮、龍溪鎮、崇崗鎮、大崗鎮、云山鎮、唱凱鎮、羅針鎮、羅湖鎮、太陽鎮、東館鎮、騰橋鎮、青泥鎮、孝橋鎮、撫北鎮、展坪鄉、連城鄉、桐源鄉、湖南鄉、七里崗鄉、嵩湖鄉、鵬田鄉、茅排鄉、河埠鄉,以及七墾、榮墾2個墾殖場。共有65個居委會、421個行政村。區政府駐贛東大道。
歷史
東漢永元八年(公元96年)析南城縣地置臨汝縣,因境內有臨汝二水得名。隋開皇九年(589)改臨川縣,縣因臨近定川(唐改為臨川水)得名,屬撫州。唐為撫州治。元屬撫州路,為路治。明、清屬撫州府,為府治。
1949年以東外、羊城2鎮置臨川市,1950年改臨川縣,1951年析臨川縣城關區設撫州市。1987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撫州市與臨川縣合并為臨川市(注:1995年5月正式合并為臨川市),屬撫州地區。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準(國函字[2000]83號),撤銷撫州地區和縣級臨川市,設立地級撫州市。撫州市設立臨川區,以原縣級臨川市的行政區域為臨川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贛東大道。2000年10月正式改市設區。
2000年,全區轄5個街道、20個鎮、1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007391人;其中:青云街道60491人、西大街街道46650人、荊公路街道32022人、橋東街道14513人、六水橋街道37994人、上頓渡鎮46616人、紅橋鎮14415人、洋洲鎮22446人、撫北鎮11683人、高坪鎮20082人、大崗鎮29176人、唱凱鎮46358人、云山鎮37802人、羅針鎮47672人、羅湖鎮32564人、騰橋鎮14554人、青泥鎮24909人、龍溪鎮17651人、孝橋鎮26850人、崇崗鎮22010人、秋溪鎮24438人、華溪鎮18330人、太陽鎮20852人、東館鎮17586人、榮山鎮18402人、城西鄉14722人、河東鄉27086人、河西鄉21765人、連城鄉18524人、溫泉鄉17498人、三橋鄉11090人、展坪鄉18482人、桐源鄉24506人、湖南鄉43241人、七里崗鄉20514人、嵩湖鄉21380人、鵬田鄉12028人、鄧坊鄉9079人、茅排鄉6264人、蓮源鄉5508人、河埠鄉12833人、鐘嶺鄉16805人。
2002年底,臨川區面積2121平方千米,人口98.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5萬人。郵編344000代碼:361002。轄7個街道、18個鎮、9個鄉,65個居委會、435個行政村。區政府駐贛東大道。
2003年底,全區轄7街道18鎮9鄉,總人口103.6萬人。2004年末常住總人口104.13萬人。2005年末常住總人口105.08萬人。2006年末常住總人口105.79萬人。2007年末常住總人口106.15萬人。
![]() |
|
直轄市 |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慶市 |
省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遼寧省 | 吉林省 | 黑龍江省 | 江蘇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東省 |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廣東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貴州省 | 云南省 | 陜西省 | 甘肅省 | 青海省 | 臺灣省 | |
自治區 | 內蒙古自治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西藏自治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特別行政區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