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五胡十六國漢語拼音:Wuhu Shiliu Guo;公元304-439年),又稱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后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范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鮮卑、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范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 >>> 詳見同義條目: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
  五胡:指匈奴、鮮卑、(匈奴分支)、。代表建立北方諸國的主要民族,但實際上建立者還有漢族前涼、西涼等)、高句麗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
  十六國:指前趙、成漢、前涼、后趙、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涼、南涼、南燕、西涼、胡夏、北燕、北涼等國,當時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和四川地區?!笆鶉钡妹?a href="/index.php?title=%E5%8C%97%E9%AD%8F" title="北魏">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私下撰寫的《十六國春秋》,實際上,北方非僅十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