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臍橙
信豐臍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信豐臍橙屬于贛南臍橙,被譽為“橙中之王”,果皮橙色,大而無核,色澤鮮雅,肉質脆嫩,甜酸適中,風味清香,素有“臍橙進房香滿堂”之譽,營養豐富,堪稱果中佳品。
信豐縣先后引進紐賀爾、朋娜、奈沃里娜等良種,優中選優,培育出5個當家新品種。建起百里臍橙帶和安西、大塘等5個萬畝優質臍橙基地。
信豐臍橙主要產品有紐賀爾、佛羅斯特、娜佛里那、華盛頓臍橙等,采收期為每年的11月,
信豐縣從1971開始栽種臍橙。
1982年中國南方綜合考察隊確認信豐具有臍橙栽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信豐縣地形 、地貌條件表明,適宜種植臍橙的地貌區 [2] 主要為低丘、崗地分布區 。信豐臍橙在全國橙類評比中多次名列榜首,“朋娜”、“紐賀爾”、“納福里娜”等5個臍橙品種被評為國優產品,信豐臍橙12個品系全部達到優良標準。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優質果品”稱號。從1983年起,信豐縣一直被上級列為臍橙特供基地。信豐臍橙在市場上享有盛譽,供不應求,并遠銷港澳、日本、法國、英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3年9月9日,經江西省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審議,信豐臍橙被確認為“江西名牌產品”,果品質量與市場競爭力再次跨上新臺階。信豐臍橙不僅在國內眾多城市占領市場,還遠銷東南亞、中東、俄羅斯等地。
截至目前(2022年),信豐縣臍橙種植面積已超27萬畝,預計產量達25萬噸以上,果農2.1萬戶,解決了6萬余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產業集群總產值超過30億元,成為該縣名副其實的農業“當家樹”、農村“致富樹”、農民“搖錢樹”和鄉村振興的“支柱樹”。
氣候區劃
最優區
本區包括安西、嘉定、小河、大阿、大塘埠等鄉鎮的大部分地區以及西牛、鐵石口、小江、古陂、大橋、正平等鄉鎮的部分地區,海拔200米左右,面積約164萬畝(面積指氣候分區面積,下同),占信豐總面積的38%;本區≥10℃的年積溫在6000℃以上,極端最低氣溫-5.1℃左右,區內4~11月日照≥1300小時,四月份平均氣溫≥19.5℃, 極端最低氣溫平均值為-1.7~-2.2℃,無霜期286天。此區氣候條件最優越,但由于海拔較低,大部分是水稻及其它經濟作物用地,因此,在該區發展臍橙應綜合考慮農業結構的整體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做到優質高效。同時還應注意防止四月份臍橙開花座果期間,因高溫高濕產生的嚴重落花落果以及伏秋高溫干旱對臍橙造成的不利影響。
適宜區
本區主要包括油山、崇仙、小江、大橋、萬隆、古陂、虎山和新田等鄉鎮的大部分以及安西、鐵石口、小河、大阿、西牛、大塘埠、嘉定、正平等鄉鎮的部分地區,此區海拔在200-400米之間,面積約為222萬畝,占總面積的51%左右;本區≥10℃的積溫為5750~6000℃,極端最低氣溫-5.1~-7.5℃,極端最低氣溫平均值-2.9~-3.5℃,無霜期280~296天,4~11月日照1200~1430小時,4月份平均氣溫18.5~19.6℃,區內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本區氣候條件僅次于最優區,氣候條件較優越,是開發臍橙種植的主要區域。但該區極端最低氣溫比最優區偏低,因此,在發展種植臍橙時應注意低溫凍害給臍橙帶來的影響,同時,還要綜合考慮作物的總體布局,盡量做到不與稻田、良田爭用地,鼓勵在高排田、缺水田和部分小氣候條件優越的山地發展臍橙,以提高農業的總體效益。
一般區
主要分布在新田、虎山、古陂、油山、安西、西牛等鄉鎮的部分地區,此區海拔多在400-600米,面積約為41萬畝,占總面積的10%左右;本區≥10℃的積溫為5500~5750℃,極端最低氣溫-6.0~-8.0℃,無霜期270~285天,4~11月日照1100~1250小時,年降水量在1550~1700毫米。由于此區極端最低氣溫較低,臍橙容易遭受低溫凍害,因此,建園時應充分利用小地形優勢,并綜合考慮交通運輸等因素進行建園;避免在冷空氣下沉的低洼地帶和迎風口處種植臍橙,力爭做到因地制宜的發展種植臍橙,切忌盲目發展。
不宜區
此區主要包括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區,面積約為4萬畝,占總面積1%左右,該區內≥10℃的積溫不足5500℃,極端最低氣溫低于-7℃,無霜期270天以下,由于該區多屬高山地帶,極端最低氣溫較低,且出現頻率較高,因此,不宜種植臍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