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灰鵝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興國灰鵝,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007年12月1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批準對興國灰鵝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07年第184號批準)中國地方優良鵝種。興國縣素有“灰鵝之鄉”美稱,養殖歷史悠久,所產鵝品質好,營養豐富,具有耐粗飼、生長快、抗病力強、個體適中、產肉性能高、肉質鮮美等優良特征,在粵、港、澳、臺等省市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享有盛譽。2021年12月,納入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興國灰鵝
興國灰鵝

產地范圍

興國灰鵝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興國灰鵝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建議》(興府文〔2006〕39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西省興國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管理措施。

草地水面平養與放牧相結合。

1. 飼養場地:飼養場地200m內有流動水或靜水(池塘、沼澤)。土質pH值5.0至6.8,有機質1.8 mg/kg至3.8mg/kg、堿解氮100 mg/kg至168mg/kg、有效磷10mg/kg至30mg/kg、有效鉀100mg/kg至158 mg/kg。

2. 鵝舍建筑要求:鵝舍四周開溝排水,地下水位1.5米以上,避開悶熱、潮濕、低洼地方修建,具備通風、防風、防潮,防鼠、獸蟲條件。

3. 鵝的培育:

(1)飼養密度:剛出殼的雛鵝≤36只/m2,隨著日齡的增長飼養密度慢慢減,至45日齡≤6只/m2。

(2)溫度:剛出殼的雛鵝第1周內室溫保持在27℃至28℃,育雛室相對濕度60%至70%,隨著日齡的增長室溫每周下降2℃至4℃,1周后濕度與外界相同,20至30天后根據外界天氣情況開始野外放牧。

(3)飲水與嬉水飲水:

飲水:采用清潔井水或自來水,水質要求pH值6.0至7.07、鋅1.15×10-2mg/L,鐵2.2-5×10-2 mg/L、溶解氧≥6.8 mg/L、化學需氧量≤8mg/L,大腸菌群≤10000個/L 、氯化物≤0.004 mg/L ,砷≤5×10-4mg/L、汞≤5×10-5mg/L。

嬉水:當地的池塘水和流動水,大腸菌群≤104個/L,有毒重金屬≤8×10-4mg/L,流動水深≥0.3米、0.2米2/只,靜水水深≥0.5米,0.8-1.5米2/只。

(4)飼喂:剛出殼的雛鵝36h內必需開食。飼料用80%青飼料拌20%浸透米(或米飯),雛鵝飼養采取少喂多餐,1至3天齡4至5次/天,4至10日齡5至6次/天,10日齡后晚上要加喂1次。30日齡以后白天以放牧為主,中午和晚上各補喂1次飼料。

(5)飼料:鵝青飼料為主60至80%,配合飼料25至40%,1至30日齡粗蛋白17至19%,代謝能10至115wj/kg,30日齡以后的鵝粗蛋白15至18%,代謝能為9至11wj/kg。

(6)出欄:時間65至75天,體重母仔鵝2.8至3.5Kg/只,公仔鵝3至4.5Kg/只。

(二)質量特色。

1. 感觀特征:商品鵝羽毛緊密呈灰色,頸前及腹下部為灰白色,嘴青,腳黃,皮膚黃白色,眼睛彩虹烏黑色,成年公鵝體軀較長,頭較大,性成熟,后額前肉瘤突起,叫聲宏亮,成年母鵝體軀較短,后腹較發達,性情溫順,叫聲低而清亮。肌纖維小,肉質細嫩。

2. 特色指標:氨基酸含量≥200mg/g,蛋白質≥20%,肌肉纖維直徑≤19μm,膽固醇含量≤45mg/100mg。

專用標志使用

興國灰鵝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興國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