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涼
前涼(漢語拼音:Qianliang;317~376),十六國之一。漢族張寔所建。都姑臧。以所在地涼州為國號“涼”,史稱“前涼”,以別于其他以“涼”為國號的政權。盛時疆域有今甘肅、新疆及內蒙古、青海各一部分。晉惠帝時,張軌為涼州刺史,治姑臧。洛陽淪陷(311)后,中原和關中地區人民流入涼州避難的很多。他于姑臧西北置武興郡,分西平(今青海西寧)郡界置晉興郡,以處流民。314年病死,長子張寔繼任,西晉亡后,自317年起,張氏世守涼州,長期使用晉愍帝的建興年號,雖名晉臣,實為割據政權,史稱“前涼”。
張駿、張重華父子統治時,前涼達于極盛,境內分置涼、沙、河三州,設西域長史于海頭,在今吐魯番地區設置高昌郡。353年張重華死后,張氏宗室內亂不絕,涼州大姓也起兵反抗,國勢大衰,到張天錫時已失去今甘肅南部。376年,前秦主苻堅以步騎13萬大舉進攻,張天錫被迫出降,前涼亡。
張氏的前涼政權依靠涼州大姓,各代統治者除張祚外,都自居晉朝的刺史或州牧,接受晉的封號。前涼先后與前趙、后趙發生過戰爭,多次擊敗劉曜、石虎的進攻,但懾于對方軍事力量的強大,也曾向前趙、后趙稱臣納貢。
張氏子孫世代保守的涼州,是當時中國北部較為安定的地區,都城姑臧是西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當時的涼州還是中國北部保存漢族傳統文化最多和接受西域文化最早的一個重要地區。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以十三萬步騎大舉進攻,張天錫投降,前涼滅亡。
五胡十六國 |
>>> 中國歷史紀年表
前涼世系
張軌 武穆公(追封) 在位14年。
張寔 高祖,在位7年。張軌長子。301年,西晉任張軌為涼州刺史,軌保據一方,314年軌病死,其子張寔繼之,317年西晉滅亡,張氏以姑臧為中心世守涼州。
張茂 太宗,在位5年。張軌子。320年六月,張寔被部下殺害,寔子駿年幼,茂襲平西將軍行都督涼州諸軍事,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
張駿 世祖,在位23年。張寔子。張茂攝位,立駿為撫軍將軍,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無子,張駿立,于345年稱假涼王。
張重華 世祖桓,在位8年。張駿第二子。以世子即位。
張祚 威王。在位2年。張駿之長庶子,張重華之兄。353年廢哀公張曜靈自立前涼國君。張祚初為長寧侯,在哀帝張曜靈時任持節、督中外諸軍、撫軍將軍、輔政。張祚自恃手握兵權而專橫霸道。公元353年廢黜哀公張曜靈自稱大將軍、大都督、涼州牧、涼公,公元354年稱帝,改元“和平”。追崇曾祖軌為武王,祖寔為昭王,從祖茂為成王,父駿為文王,弟重華為明王。立妻辛氏為皇后,弟天錫為長寧王,子泰和為太子,庭堅為建康王,耀靈弟玄靚為涼武侯。公元355年,張灌起兵討伐張祚,欲重立張曜靈,張祚即派親信腰斬了哀公。同年閏九月,宋混、宋澄兄弟也起兵伐祚,為張曜靈舉哀,與在城中的張灌兄弟一起里應外合,進攻姑臧,因張祚荒淫無道,軍兵、百姓皆袖手旁觀,宋混等人入城。而張祚部將趙長、張濤棄張祚而擁立張曜靈之弟張玄靚為新王,眾人皆呼萬歲。張祚被趙長刺傷臉部后逃入萬秋閣,被廚子徐黑用刀砍死。城中百姓更是斬下張祚首級示眾,又將尸體拋于路邊,讓路人投石、踐踏,以泄心頭之恨。張祚雖博學多才,勇武善戰,且有政事之才,卻無治國安邦之德操。
張玄靚 沖王。在位9年。張駿少子,張重華之弟。前涼敬悼公張玄靚(350年—363年),字元安,前涼和平元年(354年),張祚自稱涼王時,封其為為涼武侯。和平二年(355年),張祚被殺,張玄靚被宋混、張琚推為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恢復年號為建興四十三年。不久,河州刺史張瓘返都城姑臧(今甘肅武威),張玄靚再被推為涼王,政事決于張瓘。次年(356年),稱臣于前秦。建興四十七年(359年),宋混政變殺張瓘、張琚兄弟,張玄靚為宋混所建議去涼王稱號,改稱涼州牧。玄靚年既幼沖,性又仁弱,張天錫既克邕,專掌朝政。建興四十九年(361年),改奉東晉升平年號。東晉興寧元年(363年),張駿妻馬氏卒,玄靚以其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以天錫專政,與大臣張欽等謀討之。事泄,欽等伏法。是歲,當時掌握前涼大政的張天錫政變,派兵入宮,潛害玄靚,宣言暴薨,時年十四。在位九年。私謚曰沖公,東晉孝武帝司馬曜賜謚曰敬悼公。
張天錫 悼公。在位13年。字純嘏,前涼最后一位君主。小名獨活。初字公純嘏,入朝,人笑其三字,因自改焉。玄靚時天錫既右司馬張邕,專掌朝政。郭太妃以張天錫專政,與張欽密謀誅殺張天錫,事泄,欽等皆死;張天錫命右將軍劉肅,夜襲王宮,殺張玄靚。自立為大將軍、校尉、涼州牧、西平公。遣司馬綸騫奉章請命,并送御史俞歸還京都。太和初,詔以天錫為大將軍、大都督、督隴右關中諸軍事、護羌校尉、涼州刺史、西平公。天錫口才極健,然“荒于酒色,不恤政事”。376年張天錫射殺前秦使節,前秦遂以十三萬步騎攻陷姑臧,張天錫投降,前涼滅亡。382年前秦發動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天錫后投靠東晉,是十六國亡國之君唯一投靠江表者。封為左員外郎、散騎常侍。東晉政權后來又恢復其西平郡公的爵位、為金紫光祿大夫。玄時,欲招懷四遠,乃用天錫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398年病逝,年六十一。追贈金紫光祿大夫,追贈為鎮西將軍,謚號悼公。
張大豫 涼王。張天錫世子。386年,張大豫曾起兵意圖恢復,改元“鳳凰”,后來被后涼的呂光擊敗并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