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甜柚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南康甜柚,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特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9年5月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批準對訥河馬鈴薯、中國北極藍莓、南康甜柚、黃龍核桃、秦安花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09年第41號)批準)南康甜柚在贛州市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由于特定的環境氣候和土質條件,加上傳統的種植技術,形成了南康甜柚特有的外形特征,果皮具芳樟香氣,果肉脆嫩,化渣爽口,呈蜜蠟色,蜜香甘甜略有蘋果味,回味持久,風味獨特,在柚類中獨具特色。吃后有清心明目,除油去膩之感,有利腸胃、助消化之功效。柚肉有外、中、內三層皮質包裹,外界污染難以侵入,柚果被譽為天然“綠色食品”和“天然罐頭”。

南康甜柚
南康甜柚
南康甜柚
南康甜柚

產地范圍

南康甜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江西省南康市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志使用

南康甜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南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南康甜柚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齋婆柚、龍回早熟柚。

(二)立地條件。

坡度≤25度;土層厚度≥1.5米;有機質含量≥1%,pH值5.5至6.5,地下水位≥1米的壤土或砂壤土。

(三)苗木繁育。

以酸柚為鉆木,從優良母樹上采取接穗,嫁接繁育。

(四)栽培管理。

1. 定植:種植時間有春植(1至2月)和秋值(10至11月),栽植密度5米×6米,山地密度5米×5米。

2. 修剪:以通風透光和最大限度地擴大光合面積為原則。

3. 土肥水管理:果園套種綠肥和生草栽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每年每公頃施用腐熟有機肥30噸。雨季及時排水。

4. 采摘:龍回早熟柚在9月中、下旬采摘,齋婆柚在11月上、中旬(立冬后)采摘,果皮轉色80%以上方可采摘,采摘時要求一果二剪。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齋婆柚:葫蘆形,果蒂部成短頸狀,果頂 “金錢”胎印明顯;果皮油胞均勻、明顯,成熟后呈橙黃色,具有獨特的芳樟香型類的濃厚柚香;果肉脆嫩化渣,呈蜜蠟色,蜜香甘甜,略有蘋果味,回味持久。

(2)龍回早熟柚:葫蘆形或梨形,果頂中心微凹,有花藍底印環。油胞大小不勻而密生,微凸,凹點稀而少,果基突出較短,一邊高,一邊低。幼果和未成熟的果實,果面密被一層絨毛,成熟后呈橙黃色,果肉脆嫩化渣,甜而微酸,有香氣,風味極桂。

2. 理化指標:南康甜柚固酸比≥17.8,可溶性固形物≥10.2%,可食率≥40.4%,其他主要理化指標如下表:(表略)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