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
南齊是南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僅有二十三年。齊高帝蕭道成借鑒了宋滅亡的教訓,以寬厚為本,提倡節儉。他共在位四年,在他臨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繼續統治其方針,并且不要手足相殘。武帝遵其遺囑,繼續統治國家,使南朝又出現了一段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武帝死后,齊國的皇帝又走上了宋滅亡的老路,他們紛紛殺戮自己的兄親、叔侄,至東昏侯時,因其疑心過重,幾乎將朝內大臣全部處死。這樣一來齊國的江山又被動搖了。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入建康,結束了南齊的統治。
>>> 中國歷史紀年表
概況
建立
南齊的開國之君蕭道成是劉宋將領,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宋明帝去世后,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范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此時劉宋政權內斗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公元477年,蕭道成殺后廢帝劉昱,立劉準繼位。蕭道成被封齊王。在這之后,蕭道成鏟除了忠于劉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公元479年,蕭道成迫使劉準禪讓,劉宋滅亡,南齊建立。
蕭道成崇尚節儉,反對奢糜,并以身作則,將宮殿、御用儀仗等凡用金、銅制作的器具全部用鐵器替代,衣服上的玉佩、掛飾等統統取消。高帝蕭道成在位時經常吊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可見他的提倡節儉與身體力行。齊高帝提倡節儉的政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他也與北魏和好,維護邊境安定。這使得新生的南齊政權迅速走向軌道。
蕭賾時期
482年,齊高帝蕭道成去世,由長子蕭賾繼位,即齊武帝。當時,庶族地主為了免除所承擔的賦役,往往向官吏行賄,在政府的黃籍上注入偽造的父祖爵位,改成免役免稅的士族。劉宋以來,這種改注籍狀,詐入仕流的庶族地主很多。蕭道成在繼位的第二年(480年),專門設立校籍官和置令史,負責清查戶籍。齊武帝登基后,繼續其父的政策。那些被認為有假的戶籍,都須退還本地,稱為“卻籍”。核查出本應服役納賦而戶籍上造假的,便恢復原來的戶籍,繼續承擔賦役,稱為“正籍”。這個政策雖然增加了賦稅,卻嚴重傷害了庶族地主的利益。
公元485年富陽唐寓之為此起兵叛亂,雖然這次叛亂被齊武帝迅速平息,但檢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對。最終,在490年,齊武帝被迫妥協,宣布“卻籍”無效,對因為“卻籍”而被發配戍邊的人民準許返歸故鄉,恢復劉宋升明時期戶籍所注的原狀。
盡管如此,齊武帝依然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他基本繼承了齊高帝的作風,崇尚節儉,并且與北魏保持邊界和平,使得南齊的國力大幅增強。
昏君蕭昭業
齊武帝在登基時,就立長子蕭長懋為皇太子。但蕭長懋在齊武帝在位期間就去世了,齊武帝只好選擇皇太孫蕭昭業作為繼承人。493年,齊武帝去世,蕭昭業繼位。為武帝發喪之日,蕭昭業剛剛送葬車出端門,就推說自己有病不能前去墓地?;貙m后,馬上召集樂工大奏胡曲表演歌舞,喇叭胡琴,聲徹內外。蕭昭業登基后,賞賜自己的親信,一次賞賜就百數十萬。每次看見宮中財寶,就自言自語:“我從前想你們一個也難得,看我今天怎么用你們!”他剛繼位時,御庫中總共有錢八億萬之巨,金銀布帛不可勝數。蕭昭業繼位不到一年,已經揮霍大半,都賞賜給得意的左右、宮人。甚至打碎宮中寶物作為娛樂。他愛好斗雞,甚至花數千錢來買斗雞。
蕭昭業貪圖享受,不問政事。輔政大臣蕭鸞多次勸諫,蕭昭業就是不聽,還打算鏟除蕭鸞。近衛軍首領蕭諶、蕭坦之看到蕭昭業日漸昏暴,都依附蕭鸞,準備發動政變罷黜他。494年,蕭鸞帶兵入宮,誅殺蕭昭業。蕭鸞以太后的名義廢蕭昭業為郁林王,迎立其弟新安王蕭昭文為帝。不到四個月,蕭鸞廢蕭昭文為海陵王。蕭鸞自立為帝,史稱齊明帝。
齊明帝時期
齊明帝蕭鸞是蕭道成的侄子,在武帝去世時受命輔佐蕭昭業。在通過政變手段上臺之后,為避免歷史重演,他遂大肆誅殺齊高帝、齊武帝子孫以防后患。他性情陰險,對外崇尚節儉,在自己宮中卻奢侈如故。他崇信道術,每次出行都要占卜吉兇。向南出行則宣稱是向西行,向東出行則宣稱是向北行。蕭鸞晚年病重,對外卻一直隱瞞病情,直到蕭鸞特地下詔向官府征求銀魚以為藥劑,外界才知道蕭鸞患病。498年,蕭鸞去世,由其子蕭寶卷繼承。
滅亡
蕭寶卷剛即位,顯出他的殘暴本性,便殺害顧命大臣右仆射江佑、司空徐孝嗣、右將軍蕭坦之、領軍將軍劉喧等人,以便為所欲為。
蕭寶卷性格訥澀,很少說話,不喜歡跟大臣接觸,常常出宮閑逛,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拆毀民居、驅逐居民,鬧得民不聊生。后宮失火被焚,他就新造仙華、神仙、玉壽三座豪華宮殿。他又鑿金為蓮花,貼放于地,令寵妃潘氏行走其上,稱為“步步生蓮花”。
面對這種局面,始安王蕭遙光、太尉陳顯達和將軍崔慧景連續發起三次兵變,試圖起事推翻蕭寶卷,但都被平定。蕭寶卷因此更加放縱,派人毒殺平叛最力的尚書令,亦為宗室的蕭懿,蕭懿之弟蕭衍遂起兵攻建康。公元501年,蕭衍攻陷建康,蕭寶卷被將軍王珍國所殺,蕭衍將其降為東昏侯,蕭衍改立蕭寶融為帝,即齊和帝。
502年,齊和帝被迫禪讓于蕭衍。蕭衍改國號為梁,是為梁武帝,南齊滅亡。
文化
南齊永明年間(483-493),社會政治相對穩定,經濟比較繁榮,為作家們潛心創作,鉆研聲律和詩歌創作規律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蕭賾自幼跟隨其父齊高帝蕭道成東征西討,擔任過縣州郡的地方長官,有比較豐富的統治經驗。他即位后,特別注意調節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以及和北齊政權的矛盾,又注意調和統治階級內部的關系。因此,他在位的11年間,社會比較穩定,生產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士民富庶?!赌淆R書·良政傳序》說:“永明之世,十許年中,百姓無雞鳴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聲舞節,袨服華妝,桃花綠水之間,秋月春風之下,蓋以百數?!弊髡呤捵语@是南齊宗室,雖然不無溢美之詞,但多少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其次,統治階級對文學的重視以及文學集團的活動,大大促進了詩歌創作的繁榮和寫作技巧的提高。南朝從劉宋以來,文學的獨立性大大加強,元嘉十六年(440),宋文帝在儒學、玄學、史學三館外,別立文學館;嗣后,宋明帝立總明觀,分儒、道、文、史、陰陽為五部。從此,文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與經史等分開來了。幾十年間,經幾代人的不斷努力,終于將文學從封建統治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來,使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到了南齊永明年間,由于統治階級的重視,文士們經常受到統治集團高層人物的征召而集中到他們的門下,除擔任一定工作之外,還集體進行文學創作,切磋技藝,共同探索文學內部的發展規律,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據史籍記載,永明年間至少有四個比較大型的文學集團存在,依次是:衛軍將軍王儉集團、竟陵王蕭子良集團、豫章王蕭疑集團、隨王蕭子隆集團。其中蕭子良集團存在的時間最長,人數最多,規模最大,影響最大?!坝烂黧w”詩人絕大多數出自該集團。
永明詩人的創作及“永明體”詩的特征:永明詩人,不僅有理論,而且還有大量的詩歌創作?!赌淆R書·陸厥傳》說:“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瑯琊王融以氣類相推毅,汝南周颙善識聲韻,約等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薄坝烂黧w”的代表作家,歷來認為是沈約、謝朓、王融三人。沈約的詩數量最多,而且他在理論上的闡述代表著“永明體”的主張,但實際創作成就不如謝朓。謝朓的詩風上承曹植,善于以警句發端,在寫景抒情方面,兼取謝靈運、鮑照兩家之長,而避免了艱澀之弊。謝朓的五言詩,今存130多首,其中新體詩占三分之一左右。這些詩都已具有五言律詩的雛型,只是有用仄聲作韻的。句和篇的聲律還不確定。盡管他的這些詩篇在聲律上還表現得有些混亂,但也可看到已漸有了些眉目。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范云、丘遲等人也都寫過不少好詩,詩風也近于謝、沈。到梁代才成名的何遜、吳均、柳惲和劉孝綽等人也都各自成家。何遜詩風也接近謝朓,吳均較有古氣,很具特色。竟陵八友之一、后成了梁朝開國皇帝的蕭衍也寫過一些清麗可讀的詩歌,但不贊成“四聲八病”之說。
“永明體”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在“永明體”以前,詩壇上流行的是“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每篇句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不求對仗,平仄和用韻也比較自由。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亦稱“今體詩”。這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而這“近體詩”的雛形,就是“新體詩”,即“永明體”詩?!坝烂黧w”的出現,標志著古體詩已暫告一段落,預示著“近體詩”的即將出現。因此,即使后人對“永明體”詩提出了這樣那樣的批評,“永明體”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應該予以肯定,并給予恰當的評價的。
南齊歷代君主
太祖高皇帝-蕭道成 在位4年。祖籍東海蘭陵,東晉初遷晉陵武進縣界內僑置蘭陵郡。父蕭承之為宋漢中太守,后轉南泰山太守,右軍將軍。以將門子,屢率兵攻伐。宋明帝時,漸被信用,地位始隆,及平桂陽王劉休范之亂,掌握了劉宋軍政大權。477年殺后廢帝迎立順帝,拜司空、錄尚書事,后位至相國,封齊王。479年代宋自立,改國號為齊。
世祖武皇帝-蕭賾 在位12年。高帝長子。以皇太子嗣位。
郁林王-蕭昭業 在位2年。武帝文惠太子蕭長懋長子。永明11年,文惠太子死,被立為皇太孫,武帝死,乃嗣位,后為西昌侯蕭鸞(高帝侄)所殺,貶號郁林王。
恭王(海陵王)-蕭昭文 在位1年。武帝文惠太子第二子。郁林王被殺,蕭鸞立以為帝。即位僅數月(494年7月至10月),又被蕭鸞廢為海陵王,旋被殺,謚曰恭。
高宗明皇帝-蕭鸞 在位5年。高帝蕭道成侄,安貞王蕭道成生子。494年7月殺郁林王,立恭王。同年10月殺恭王,自立為帝。
東昏侯-蕭寶卷 在位4年。明帝第二子。以皇太子嗣位,淫昏嗜殺,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建康,城中禁衛軍倒戈,殺蕭寶卷,迎蕭衍,廢帝為東昏侯。
和帝-蕭寶融 在位2年。明帝第八子。501年三月蕭衍反,奉以為帝,即位于江陵。在位2年,禪讓于梁,齊亡。旋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