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大棗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和田大棗

和田大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和田縣、皮山縣、墨玉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二二四團、四十七團、皮山農場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6年11月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總局關于批準對龍山礦泉水等44個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16年第112號)批準)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地處北緯36.6°-37.1°,是世界公認的“水果優生區域”。長達10小時的日照為和田棗提供了更充分的光合作用,全年長達220余天的無霜期,使和田棗的成熟期更長,堿性沙質土壤和冰山雪水的灌溉,使和田棗的礦物質更加豐富。2021年12月13日,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確定的第一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和田大棗個大、皮薄、核小、肉厚、顏色好、干而不皺。維生素C含量豐富,高于蘋果含量的七八十倍,鮮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種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糖分含量很高,肉厚,核小,可以煲湯,熬粥,泡茶或直接吃,是很好的食補品。和田紅棗含有藥用價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亞麻酸等,具有補脾益氣、潤肺生津、養顏駐容、延年益壽。和田棗的灰棗食用價值最高,具有糖分高、口感好、營養豐富、便于攜帶等特點。

產品特點

和田大棗個大、皮薄、核小、肉厚、顏色好、干而不皺。維生素C含量豐富,高于蘋果含量的七八十倍,鮮棗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種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糖分含量很高,肉厚,核小,可以煲湯,熬粥,泡茶或直接吃,是很好的食補品。和田紅棗含有藥用價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亞麻酸等,具有補脾益氣、潤肺生津、養顏駐容、延年益壽。和田棗的灰棗食用價值最高,具有糖分高、口感好、營養豐富、便于攜帶等特點。

和田大棗
和田大棗

產地環境

和田大棗產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地區年均地表水徑流量為73.352億立方米。其中皮山內流區徑流量為7.065億立方米,和-墨-洛內流區徑流量為45.094億立方米,策勒-于田-民豐內流區徑流量為21.193億立方米。另外羌塘高原內流湖區共有水資源9.43億立方米。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2條河水占全區各河總水量的61.2%。和田地區地下水年溢出徑流量為11.92億立方米(為可重復利用的泉水),不可重復利用的河床潛流為1.661億立方米。和田地區冰川面積11447平方公里,占全疆冰川面積的43.9%。冰川水資源儲量11400億立方米,年補給地表水約14億立方米,占年徑流量的20%。南部高山區冰川是塔里木盆地南部內陸河流的源頭,也是和田主要河流的重要補給來源之一。

和田大棗(枝上吊干)

和田地區是中國光能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列全疆之冠。太陽總輻射量大,平原區年總輻射量為138.1~151.5千卡/平方厘米,僅次于青藏高原,優于同緯度的華北平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太陽總輻射量的分布為:南部山區顯著高于北部平原區,平原區因浮塵引起的大氣透明度不同,而東部大于西部。光能利用的最佳時間是6~9月,光總輻身量達6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42.7%。全年日照時數2470~3000小時,平原區自西向東逐漸遞增,6~7月份日照時數最多,2月份最少,全地區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間,最高可達84%。和田地區是全疆最溫暖的地區之一。平原區年平均溫度11.6℃,在農作物成長的旺季6-9月,擁有非常豐富的熱量,其中10℃的積溫為4200℃,無霜凍期(地面溫度>-1℃,最低氣溫≥4℃)達170~201天;且溫差大,適宜種植和田大棗。

和田大棗
和田大棗

歷史人文

和田大棗原產地山西太谷。后因其質優,產量高,壽命長,被先后移植到山西交城及新疆阿克蘇,和田等地,和田地區栽培大棗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清代,和田大棗被列為貢品。

2017年,和田地區擁有紅棗面積81.36萬畝,年總產值達12.14億元,從業人員12萬人。

和田大棗

地理標志

(一)產地范圍。

和田大棗產地范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和田縣、皮山縣、墨玉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二二四團、四十七團、皮山農場現轄行政區域。

(二)專用標志使用。

和田大棗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和田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和田大棗的檢測機構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三)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駿棗、壺瓶棗。

二、立地條件

土層厚度1米以上,pH值7-8.5,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繁育:無性繁殖方式育苗。

2. 栽植時間:時間為3月下旬-4月下旬。

3. 栽植密度:≤3330株/公頃。

4. 施肥:每年施腐熟有機肥≥15噸/公頃。

5. 環境、安全要求:種植環境符合綠色食品環境要求,農藥及中間投入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四、采收及干制

棗果達全紅時分批采收。自然晾曬或烘干,烘干溫度45-70℃。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形飽滿,長橢圓或近圓形;圓柱形或長倒卵型,表皮光亮,深皺紋少,光澤鮮亮、色呈深紅色,果實皮薄肉厚、果肉甜潤、口感細膩,單果重≥10克。

2. 理化指標:含水率≤23,總糖(可食部分干物質計)%≥68,總酸≤1.2。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要求。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