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湖北省孝感市特產,傳統糕點、小吃。配方是以精制糯米、優質芝麻和綿白糖為主料,配以花生,焦鹽,杏仁等,經過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制成,孝感麻糖外形猶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撲鼻,甘甜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暖肺、養胃、滋肝、補腎等功效。
孝感麻糖歷史悠久,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吃過并贊不絕口,從而一舉成為皇家貢品。成品主產地為孝感城南的八埠口。據說,只有用城關西門外隍潭的”龍吐水”熬糖,才能做出上等的麻糖。
1981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94年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親筆題詞“中國一絕”,并捧回湖北僅有的“真絕杯”;在1995年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國際食品科技之星”產品,1998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國際金獎”、“中國市場名牌產品”,2002年榮獲2001-2002年度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獎。
歷史人文
孝感麻糖傳說
傳自杜康
相傳杜康當年竹筒里裝稀飯,七日成酒,十分得意,常在老伴面前夸耀自己的能耐。老伴聽了不服氣,就跟他賭起道行來。杜婆說:“拿稀飯七日成酒,沒什么稀奇,看我把干飯一日里變出糖來?!倍趴挡灰詾槿?,老伴到認起真來。她弄來些大麥,濕水生芽,剁碎磨漿,拌上米飯,裝在甕里糟起來,過了許久,米飯果真冒出糖水來;再把糖水煮煮熬熬,便成了甜甜的糖稀。杜婆喜出望外,等到老頭子賣酒回來一進門,就拉他去嘗麥芽糖。杜康挑起一砣,塞到嘴里,甜得他瞇著眼睛直咂嘴,這才口服心服。托杜婆的福,有了麥芽糖,孝感城南八埠口的熬糖人家,才做出名揚天下的麻糖來;沾老伴的光,杜康這位糟坊里供奉的酒菩薩才多得了人間一炷香火,同老伴一起被請進糖坊里來。孝感麻糖的故鄉——八埠口的熬糖人家供奉杜康兩公婆的習俗就由此而來。
糖粘芝麻
八埠口出門賣工的熬糖師傅,外鄉人都稱他們是八埠口的“糖客”。這稱呼傳到孝感當地,人們就戲稱他們為八埠口的“堂客”。在當地,出嫁過門的媳婦都被稱作“堂客”。細說起來,這麻糖的由來,倒確實跟一位好吃的“堂客”有不解之緣。據說先前,八埠口的糖師,也只會熬打白糖,有一家糖師的“堂客”又特別好吃打白糖,稍不留神,她就要偷吃個砣把兩砣,當家的常常為這事生氣。這一天,好吃“堂客”趁當家的不在,又偷了一大砣糖,躲在房里慢慢地吃起來。正吃得上勁,當家的回來了,好吃“堂客”怕被發現,把一大砣糖順手塞進身邊一口裝著芝麻的壇子里,不料還是讓當家的看見了。當家的從壇子里抓出那砣糖來,只見好好的一砣糖,粘滿了芝麻,扒又扒不掉,丟又舍不得,氣得臉發青,好吃堂客卻開了腔:“我茶不思來飯不想,就是好吃打白糖,粘了芝麻不要緊,燒火烙熟也一樣。不信你就試試看,烙熟了我吃你也嘗?!闭f得當家的哭笑不得,只好依了她。沒料想,這樣烙熟的芝麻粘白糖,還當真香甜酥脆,格外好吃,饞得那好吃堂客涎水直滴。直到如今,孝感人還笑話那些好吃的婆娘:“舍得爹舍得娘,舍不得芝麻粘白糖?!?這事一傳開,打開了各家糖師的心竅,試著試著,就做出了名揚天下的孝感麻糖來。?
太監偷食?
孝感麻糖本來是長方形的,后來才改成梳子形。據說,這一改的來頭還真不小哩!?傳說孝感麻糖好吃,連皇上都曉得。那一年,皇上大壽,壽餅壽桃他都不稀罕,單想吃點孝感麻糖嘗嘗鮮。圣旨傳來,縣太爺應著皇上的生辰壽誕,親自選了四四方方的五十塊上好麻糖進貢皇上。那一日,麻糖送進宮來,貼身侍候皇上的小太監一聞到那甜甜的香味,就直流口水,忍不住偷偷拈起一塊就咬掉兩個角。待他兩口麻糖吞下喉,這才知道大事不好!這皇上親自要的貢品也是奴才吃得的!這一咬,豈不是咬掉了自己的腦袋?也得虧這奴才機靈乖巧,他轉念一想,反正皇上也不曉得這麻糖是方是圓,要是把它們整成一個模樣,興許還能蒙混過去。他橫下一條心,冒著欺君之罪,將那五十塊麻糖比著一口一口地咬,全都咬得一般大小,一個模樣。小太監整好麻糖,這才戰戰兢兢地捧上殿來,奉給皇上,偷偷抬眼一看,只見皇上龍顏大悅,拈起一塊麻糖,湊近鼻尖聞聞,又對著宮燈照照,張口咬下一塊,細細品味一番,末了還搖頭晃腦地吟了四句詩:“行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蟬翼甜如蜜,難得世上一佳品,傳于后世莫走移?!?皇上是金口玉言,麻糖就這樣欽定成梳子行了。?
老龍吐水??
八埠口的麻糖美名在外,可這里外出熬糖的師傅卻沒落個好名聲,都說他們撮白掉謊嘴一張,熬的盡是酸黃糖。說來真是天大的冤枉,那些出門賣工的糖師,在家里哪個不是熬糖的高手!他們在外熬不出好糖來,都只怪別處沒有城隍潭里的龍吐水。為什么說城隍潭水是龍吐水呢?相傳古時候,那潭里藏著一條老龍,它抬頭吞盡澴河流水,轉身掀起陣陣惡浪,攪得這一帶草木不生,人煙斷絕。后來,玉帝派哪吒下界擒龍除害。哪吒來到潭邊,甩手展開“混天綾”,裹住龍身;抬手舉起“乾坤圈”,挽住龍角,將它按倒在潭邊,逼它吐出吞下的澴河水,注滿了無底的誠隍潭,后又將它往南拖到府河邊上的臥龍潭里鎖起來。一路拖出的一條河就是后來的八埠河;河里源源流淌的就是那城隍潭里終年不涸的龍吐水。再說那老龍雖然作惡,到底還是千年修行的水怪精靈,城隍潭水經它一吞一吐,顯得特別的清洌甘甜。用它灌溉,五谷豐登;拿它熬糖,色味俱佳。離開了這水,手藝再高的糖師,也搞不成名堂。直到后來,孝感城里的商家經營麻糖,不光要請八埠口的糖師,還要用南垸出產的芝麻、糯米,熬糖用水也必須是城隍潭里的龍吐水,一點都不能馬虎,只有這樣,才能制出上好的孝感麻糖來?。
制作
原料配方
白砂糖:純凈潔白,純度高。
糯米:不霉變,無雜質。
芝麻:顆粒飽滿,皮薄,要求新鮮,無雜質,以當年收獲的芝麻為最好。
大麥:采用種皮薄,皮色淺,富有光澤,麥粒整齊的四棱或六棱大麥。不宜用二棱大麥。大麥發芽率應不低于95%。
制作方法
芝麻的脫殼處理
工藝流程: 芝麻→風選→浸泡→漂洗→脫殼→沖洗去皮→晾曬→焙炒→篩選→冷卻
操作要點 :芝麻脫殼處理要求徹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成品色澤純白,酥香,入口無渣。因此要嚴格掌握浸泡去皮工序。視氣溫和水溫的不同,決定浸泡時間,使芝麻充分吸水膨脹,便于去皮。根據浸泡程度,恰當地掌握去皮時間,以去凈芝麻皮。
焙燒要求量少多鍋,以達到芝麻顆粒起爆。色澤不黃不焦。因此要求嚴格控制火力和焙炒時間。
大麥芽的制備
工藝流程:大麥→精選→浸泡→發芽→干燥→粉碎→成品
操作要點:大麥芽的質量好壞,決定糯米飴糖的得率和成品的顏色。因此必須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 精選:首先將大麥進行淘洗,除去砂、石等夾雜物,鐵屑、破碎粒和雜草種子以及浮麥、癟麥等。
(2) 浸泡:水面應高于麥粒10~15厘米,水溫15~30℃,時間視水溫和天氣而定。一般掌握在水溫15℃,1小時左右。水溫16~25℃,時間45分鐘左右。水溫26~35℃,時間30分鐘左右。在麥粒吸水的同時,也浸出麥粒中的色素物質和苦味成分。時隔6小時再浸水2次,每次1刻左右。待麥粒充分吸水,增重40~50%。麥粒質地柔軟,以手壓之麥粒易破碎,呈芽突出,麥粒橫切面有白乳狀物質,并帶有香氣為浸泡適度。
夏季天氣炎熱,為了預防雜菌的污染和繁殖,浸泡時可加水0.03-0.05%的漂白粉。
(3) 發芽:浸泡后的大麥,一般在16~30小時即開始吐白生根須,麥溫即上升。因此要移出培養,厚度適中,一般控制在18~25厘米。借以保溫保暖,天寒時面層可用麻袋覆蓋。此階段麥芽處于生長的旺盛時期,每隔4小時需淋水一次,每隔8~12小時翻一次。操作時要防止麥粒根須脫落及產生芽團,以排除CO2及其它氣體和熱量。并使氧氣供給充足。溫度以18~25℃為 宜,芽長度為麥粒的2~3倍為最好。
在發芽的全過程,必須避光,以防止日光照射,產生葉綠素,影響產品的質量。
(4) 干燥:方法可分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兩種。自然干燥以風干后再曬干為佳。人工干燥應在低溫下進行。一般干燥初期濕度為35~40℃,再逐漸升高,溫度不超過50℃干燥的麥芽,一般要求,麥粒有光澤,色澤淡黃,氣味芳香,口嚼有脆、甜感覺。
(5) 粉碎:干燥后的麥芽隨即磨碎,篩去根部。因根部無酶,留在其中又能影響制品的色澤。
糖化
將蒸好的糯米冷卻到70℃以下,然后加入麥芽粉,用量為原料(糯米)重的5~16%,一般控制在5~10%為宜。同時加入原料重2~3倍55~60℃的溫水。迅速攪拌均勻。在整個糖化過程中,應保持50~60℃的溫度。并適當地攪拌,以利于糖化的進行。大約6~8個小時糖化完畢。糖醅以手控不粘,而糖汗被擠出后只剩下米皮在手指上。也可用碘液檢查,不呈現藍紫色即表明糖化基本完成。
糖化過程中要控制好溫度。如果溫度過低,易于起乳酸發酵,而致使飴糖帶有酸味,影響品質和質量。如果溫度過高,酶被抑制甚至破壞,產品糊精多而麥芽糖少,粘稠度大。
濃縮
把過濾好的糖液置于夾層中,迅速加熱,破壞酶及殺滅微生物,以免酸敗。在濃縮過程中,因糖汁中所含的少量蛋白質受熱凝固而浮于表面形成薄膜,應及時將其除去,以影響飴糖的質量。濃縮到40℃波美度即成為糯米飴糖成品。
為保證飴糖的色澤可加入適量的脫色劑。
濃縮以真空濃縮為好。真空濃縮較開口鍋濃縮溫度低,成口色澤優良。真空應控制在600毫米左右。
生產
在工藝技術上,為了達到麻糖色白、脆酥香甜、口味純正、不粘牙、無焦糊味、苦味及其它異味,關鍵在于掌握好以下操作工藝。
熬糖
在熬制過程中,要掌握好火候、時間和溫度,使經過熬制的糖坯不老不嫩。
拌麻
首先將芝麻置于鍋中,炒制預熱,要掌握好火候,溫度,切忌芝麻變色。
然后將拔白的糖坯放入,反復翻轉,將芝麻拌勻。
冷卻成型
冷卻要適中,否則直接影響到成型切片,致使成品率降低。
切片整型
采用切片機進行切片,切片后于傳送帶上進行冷卻,視氣溫和傳送帶長短可加風機。冷卻后的麻片應及時進行整型,以便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