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
宋仁宗趙禎(漢語拼音:Song Renzong Zhao Zhen;英語:Emperor Renzong of Song Dynasty;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趙恒第六子,母為李宸妃。年號先后為天圣、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歷、皇祐、至和、嘉祐。初名趙受益。早年歷封慶國公、壽春郡王、升王,官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乾興元年(1022年),趙禎即位,時年十三歲。嘉祐八年(1063年),趙禎駕崩于汴梁皇宮,享年五十四歲。謚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葬于永昭陵。
趙禎在位初期,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垂簾聽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親政。在位期間爆發第一次“宋夏戰爭”,經三年交戰后,雙方最終于慶歷四年(1044年)簽訂“慶歷和議”。期間,遼朝趁機重兵壓境,迫宋朝增輸歲幣,史稱“重熙增幣”。慶歷三年(1043年),趙禎任用范仲淹等開展“慶歷新政”,改善政局,但因反對勢力龐大,改革旋即中止。趙禎在位四十二年,為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間,科學文化有一定發展,但各種社會矛盾也進一步尖銳。土地兼并日趨嚴重,“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冒偽習以成俗”?;实v元年(1049)全國軍隊總數增至140萬,達到北宋養兵的高峰。軍費開支占財政收入的十之七八。官員數目也超過真宗時約一倍。他善書法,尤擅飛白書。有《御制集》一百卷?!度卧姟蜂浧湓?。趙禎在位期間,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端问贰焚澰唬骸啊秱鳌吩唬骸疄槿司?,止于仁?!壅\無愧焉?!笔芳覍⑵湓谖患坝H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
生平
趙禎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12日),最初名為趙受益。他是宋真宗趙恒的第六子,其母為李宸妃。因趙恒所寵信的美人劉氏(章獻明肅皇后)無子,趙恒便對外聲稱趙禎為劉氏所生,為他取名趙受益。
趙禎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于外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被封為慶國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封壽春郡王,講學于資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趙禎加官中書令。
天禧二年(1018年),進封升王。同年八月(《宋史·本紀》作九月),趙受益被冊封為皇太子,賜名趙禎。由參知政事李迪兼太子賓客,以輔導趙禎。
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趙恒逝世,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劉氏(章獻明肅皇后)為皇太后,代行處理軍國事務。趙禎時年僅十三歲。
趙禎即位初年,由劉太后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去世,才開始親政。趙禎在位年間曾多次更改年號,是兩宋時期在位最長的皇帝。剛剛即位以后改年號天圣,后來改年號明道,劉太后死后,趙禎又改年號為景佑,之后又先后改年后為:寶元、康定、慶歷、皇祐、至和、嘉祐。
趙禎在位幾十年,對下屬寬厚以待,讓百姓休養生息,使宋朝達到一個發展的頂峰。趙禎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趙禎當政期間,政府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相對于“私交子”而言)。
趙禎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因此他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贊。他在位期間,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靜, 士農樂業,文武忠良。史上有“慶歷、嘉祐之治”之稱,尤以“嘉祐之治”為多。
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包拯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趙禎臉上,但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未怪罪他。有一次,包拯要拿掉三司使張堯佐的職務,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張堯佐是仁宗寵妃的伯父,趙禎有點為難,想了辦法,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包拯還是不愿意,言辭更加激烈,帶領七名言官與趙禎理論,趙禎生氣地說:“豈欲論張堯佐乎?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睆垐蜃糇罱K沒能當成節度使,趙禎回到后宮后,對張貴妃說:“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以上兩例,表現出這位帝王確實具有相當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很難得的了。因此,他被歷史學家稱譽為“守成賢主”。
趙禎一朝還出現了“求之千百年間,蓋示一二見”,在《岳陽樓記》中唱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倡導文章應明道、致用,領導北宋古文運動的歐陽修。而仁宗慶歷初年實施的“慶歷新政”,更為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先導作用。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趙禎于汴梁皇宮駕崩,享年五十四歲。據《宋史》記載,趙禎駕崩的消息傳出后,“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于大內之前”。
趙禎駕崩的消息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里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
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后,“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沖上來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庇终f:“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托哀思?!贝撕?,遼國歷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評價
趙禎早年生活在養母劉太后陰影之下,作為一個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溫厚,其武功謀略不及宋太祖、宋太宗,在與西夏王朝的長期對峙中表現平平,宋王朝屢戰屢敗,軍事上處于弱勢地位。然而,趙禎知人善任,也想解決當時社會存在的諸多弊端,因而其在位時期名臣輩出??傮w而言,趙禎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憫人的情懷。
趙禎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贊。在宋代,包括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曾鞏、胡安國、劉光祖、周必大、楊萬里、王璧、陳俊卿、劉克莊、趙汝騰、葉適、王十朋、文天祥等的許多人都贊美、歌頌趙禎?!叭省本褪菍λ淖罡咴u價,“為人君,止于仁?!?
王夫之在《宋論》中評論趙禎的“無定志”時時:“仁宗自明道二年劉后殂始親政,訖乎帝崩,三十年,兩府大臣四十余人?!溥M也,不固進也,俄而退矣;其退也,抑未終退也,俄而又進矣。人言一及而輒易之,互相攻擊則兩罷之;或大過已章而姑退之,或一計偶乖而即斥之,……計此三十年間,人才之黜陟,國政之興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終歲。吏無適守,民無適從,天下之若驚若騖、延頸舉趾、不一其情者,不知其何似,而大概可思矣?!蛱熳又疅o定志也,既若此矣?!?
據王夫之所論,在趙禎親政的三十年中,兩府大臣換了四十余人,都是屢進屢退,“人言一及而輒易之,互相攻擊則兩罷之,或大過已章(彰明也)而姑退之,或一沖偶乘而即斥之,……計此三十年間,人才之黜陟,國政之興革,一彼一此,不能以終歲?!凹词官t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無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績。這樣朝令夕改,一反一復,使“吏無適守,民無適從”,讓下面的人感到無所適從,結果什么事也辦不成。
王夫之所說是切合實際的。當時,蔡襄曾說他“寬仁少斷’’。在慶歷改革之初,蔡襄等人就曾提醒趙禎:“朝廷增用諫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非難。三人忠誠則正,必能盡言。臣恐邪人不利,必造為御之說?!副菹虏熘?,毋使有好諫之名而無其實。"
王安石:太宗承之以聰武,真宗守之以謙仁,以至仁宗、英宗,無有逸德。此所以享國百年而天下無事也?!首谠谖?,歷年最久?!谥?,天下號慟,如喪考妣,此寬仁恭儉,出于自然,忠恕誠愨,終始如一之效也。
蘇軾:宋興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極矣。
秦檜:慶歷、嘉佑之治上參唐虞,下軼商周,何其盛哉!
文天祥:康定間,歐陽修以言事出,未幾即召以諫院;至和間,唐介以言事貶,未幾即除以諫官;仁祖之所以主直道者如此。
脫脫在《宋史》中評價:仁宗恭儉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禱禁庭,或跣立殿下?!劣谙娜朔高?,御之出境;契丹渝盟,增以歲幣。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于亂?!秱鳌吩唬?為人君,止于仁。"帝誠無愧焉。
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說:宋仁宗趙禎享朝四十二年,為北宋諸帝之冠。又自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宋“澶淵之盟”,至嘉祐八年其死,(宋)已“承平”近60年。
乾隆帝曾說,有三個帝王,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燁,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趙禎。
蔡東藩《宋史演義》:①仁宗之世,宋尚稱盛,元昊騷擾西陲,得一良將以平之,猶為易事。②仁宗之駕馭中外,未嘗不明,而失之于柔?!首谝匀史Q,吾謂乃婦人之仁,非明主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