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
宋真宗趙恒(漢語拼音:Song Zhenzong Zhao Heng;英語:Emperor Zhenzong of Song Dynasty;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元休、趙元侃,中國北宋第三位皇帝。997~1022年在位。年號先后為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宋太宗趙炅之子。真宗統治時期,宋代政治制度如職官、科舉等日趨完備,社會經濟也有發展。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997年以太子繼位。宋真宗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景德元年(1004),遼兵大舉攻宋,真宗在宰相寇準推動下,勉強北上親征,至前線重鎮澶州(今河南濮陽),與遼訂立澶淵之盟,每年給遼大批銀絹,結為兄弟之國。為掩蓋澶淵之盟的“屈辱”,真宗與宰相王欽若合謀,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偽造“天書”下降,東封泰山,西祀汾陰,建玉清昭應宮等,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宋真宗好文學,也是一名詩人,他比較著名的詩有《勵學篇》、《勸學詩》等。
生平
宋真宗趙恒是宋太宗的第三子,最初并非皇位繼承人。宋太宗最初立長子趙元佐為太子,但因趙元佐后來患有精神病,而且因病傷人及在宮內縱火,最后被廢。太宗本計劃立次子趙元僖為太子,但趙元僖又早逝。趙元僖死后,太宗才立三子趙德昌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箭傷復發而駕崩,趙德昌繼位為帝,改名為趙恒,是為宋真宗。
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入侵宋,宋朝大多數大臣建議不抵抗,以宰相寇準為首的少數人極力主張抵抗,最后他們說服宋真宗御駕親征,勉強北上,雙方在澶淵(今河南濮陽附近)相交,宋勝。真宗決定就此罷兵,以每年向遼納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來換取與遼之間的和平,定澶淵之盟。這是宋朝以歲幣換取和平的開始。
真宗時,鐵制工具制作進步,土地耕作面積增至5.2億畝(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億多畝),又引入暹羅良種水稻,農作物產量倍增,紡織、染色、造紙、制瓷等手工業、商業蓬勃發展,景德年間,專門制作瓷器(原名白崖場)的昌南鎮遂改名為景德鎮,貿易盛況空前,史稱咸平之治。
宋真宗統治后期以王欽若和丁謂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稱受天書,封泰山、祀汾陽,詔令丁謂修建了玉清昭應宮,極侈土木,七年始成,有房屋近三千間,“小不中程,雖金碧已具,必毀而更造,有司不敢計其費?!?,給民眾造成極大的負擔。
1022年,宋真宗崩于汴京宮中延慶殿,駕崩后葬于永定陵。太子宋仁宗繼位,史稱“(宋)仁宗以天書殉葬山陵,嗚呼賢哉!”七年后,昭應宮遭雷擊,被大火焚為灰燼?!?a href="/index.php?title=%E5%AE%8B%E5%8F%B2" title="宋史">宋史》稱真宗“及澶洲既盟,封禪事作,祥瑞踏臻,天書屢降,導迎奠安,一國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钡忠詾榉舛U其實只是為了要震懾強鄰遼國。
宋真宗的宰相
- 呂端(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
- 張齊賢(943-1014]字師亮,曹州句容人,徙居洛陽。
- 李沆(947-1004),字太初,洺州肥鄉(今屬河北)人。
- 呂蒙正(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陽(今屬河南?。┤?。
- 向敏中(948-1019)字常之,(一作長之)開封人。
- 畢士安(938-1005),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舉(《武夷新集》卷一一《畢公墓志銘》、《隆平集》卷四本傳),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 寇準(961-1023)北宋政治家﹑詩人。漢族。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
- 王旦(957-1017),字子明,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
- 王欽若(962-1025年) 北宋大臣。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 丁謂(966-1037)北宋大臣。字謂之,蘇州長洲(今吳縣)人。
- 李迪,濮州(今山東鄄城)人,字復古。生于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卒于宋仁宗慶歷七年(1O47)。
- 馮拯(958-1023),字道濟,孟州河陽(今河南孟縣)人。
家庭
- 祖父:(追尊)宣祖昭武皇帝趙弘殷
- 祖母:昭憲太后杜氏
- 父:太宗廣孝皇帝趙炅
- 母:(追尊)元德皇后李氏
- 后妃
- 皇后
- 章懷皇后潘氏
- 章穆皇后郭氏
- 章獻明肅皇后劉娥
- 章懿皇后李氏
- 章惠皇后楊氏
- 妃嬪
- 昭靜貴妃沈氏
- 貴妃杜氏
- 賢妃曹氏
- 貴妃陳氏
- 賢妃陳氏
- 順容戴氏
- 美人徐氏
- 才人陳氏
- 皇后
-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