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
《爾雅》(漢語拼音:Erya),中國最早的一部訓解詞義的書,也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列入十三經之中?!盃枴笔恰敖钡囊馑?;“雅”本意為“正”,引申為“雅言”,指官方規定的規范語言?!盃栄拧本褪恰敖?,使語言接近于官方規定的語言?!稜栄拧肥呛蟠甲C古代詞語的一部著作?!?a href="/index.php?title=%E6%B1%89%E4%B9%A6" title="漢書">漢書·藝文志》著錄《爾雅》3卷20篇。今存19篇,分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原無作者姓名。漢代鄭玄說是孔子門人所作。魏張揖以為周公著。后人多認為是秦漢間學人遞相增益而成,非一人之作?!盃栄拧笔墙囊馑?。唐初陸德明在《經典釋文》中說:“爾,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
概述
《爾雅》在漢魏時就有劉歆、樊光、李巡、孫炎注,都已亡佚?,F存最早的注本是晉代郭璞注,凡3卷。郭璞精究訓詁,薈萃各說,又補其疏略,成一家言,所以流傳不廢,一直為人所重視。郭璞又有《爾雅音義》和《爾雅圖》,惜今已不存。北宋時邢昺根據郭注作《爾雅疏》10卷,疏解郭注,對《爾雅》條例又多所發明。南宋時,鄭樵著《爾雅注》,不依舊注,別為新解,亦為一家之言;1174年羅願作《爾雅翼》32卷,專釋草木鳥獸蟲魚的名稱、形狀,不因循舊文,而重視目驗。下經元、明、清代,以迄近代,研究《爾雅》的不下20家。大致可分4類:
1.校正文字。以阮元有《嚴元照有《爾雅匡名》20卷,以《說文解字》為主要參證材料,校正訛體,講明字有假借。
2.補正郭注邢疏。周春有《爾雅補注》4卷,潘衍桐有《爾雅正郭》3卷。
3.疏證《爾雅》。一是邵晉涵的《爾雅正義》20卷,注重采集《爾雅》古注和漢人諸書注解注釋《爾雅》,兼釋名物為郭注不備的,文字精賅,勝于邢疏。一是郝懿行的《爾雅郭注義疏》20卷,這部書在辨釋名物上注重目驗,勝于邵氏《正義》;在疏解字義方面能因聲求義,亦勝于邵。然剿襲邵書處極多,實是疵累。
4.釋例。一為近代陳玉澍《爾雅釋例》5卷,雖多創見,然條例過繁,不易得其要領。一為王國維《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對古今雅俗之命名、《爾雅》釋詞之體例發明至多,為前人所未道。又近人黃焯所集黃侃《爾雅音訓》一書,就音說義,也頗有勝處。
《爾雅》保存先秦時期大量詞匯和知識,是考證詞義和中國古代名物的重要資料。唐宋時列為“十三經”之一。它與后世研究、仿作它的諸書,在中國傳統訓詁書中自成系統,稱為雅學。
內容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著錄有《爾雅》3卷20篇。唐朝以后將它列入“經部”,成為了儒家經典之一?,F存《爾雅》為19篇,與班固所說的20篇不同。有人認為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鳳則認為原來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19篇的名稱是:
《釋詁》——對古代詞匯的解釋
《釋言》——對一些動詞和形容詞的解釋
《釋訓》——解釋連綿詞和詞組,以及形容詞和副詞
《釋親》——解釋親屬的稱呼
《釋宮》——對宮室建筑的解釋
《釋器》——對日常用具、飲食、衣服的解釋
《釋樂》——對樂器的解釋
《釋天》——對天文歷法的解釋
《釋地》——對于行政區劃的解釋
《釋丘》——對丘陵、高地的解釋
《釋山》——對山脈的解釋
《釋水》——對河流的解釋
《釋草》——對花草的解釋
《釋木》——對樹木的解釋
《釋蟲》——對昆蟲的解釋
《釋魚》——對魚類的解釋
《釋鳥》——對鳥類的解釋
《釋獸》——對動物的解釋
《釋畜》——對動物的解釋
由于對古人的詞語分類原則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對前3篇詁、言、訓之間的界限,現在并沒有明確的認識,這3篇的解釋也很模糊。13-19篇是對于生物的一些解釋。但是其分類與現在很多地方差異很大,這主要是由于不同時代的觀點有別之故。例如“鼯鼠”由于會飛行,便將它歸到釋鳥中。
后世注解
因爾雅解釋甚簡,其所涉及之許多語言知識不易為人理解,故之后出現許多注釋、考證爾雅之著作,如:
晉朝郭璞《爾雅注》
清朝馬國翰《爾雅古注》
清邵晉涵《爾雅正義》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
后世還出了許多仿照《爾雅》寫的著作,謂之“群雅”。如:
《小爾雅》
三國時期魏張揖《廣雅》
宋朝陸細《埤雅》
宋朝羅愿《爾雅翼》,共三十二卷
明朝萬歷年間朱謀《駢雅》
《駢字分箋》
明朝方以智《通雅》
清朝孔鮒《小爾雅義證》
清朝王煦《小爾雅疏》
清朝吳玉搢《別雅》
清朝洪亮吉《比雅》
清朝史夢蘭《疊雅》
清朝葛其仁《小爾雅疏證》
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宋翔鳳《小爾雅訓纂》
清朝《小爾雅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