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左傳》漢語拼音:Zuo Zhuan;英語:Zuo Qiuming's Commentary o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記載中國春秋歷史的重要史學名著。儒家經典之一,列入十三經之中。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與《公羊傳》《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春秋時中國已有專職史官用簡練的文字記錄重要史事的綱目,《春秋》就是流傳下來的一種。另有稱為瞽矇的盲史官,記誦、講述有關這些題目的具體內容及遠古傳說,口耳相傳以補充和豐富文字的記載,左丘明即為瞽矇之一。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魏國的孔門后學以《春秋》為綱,依據瞽矇的講史記錄《國語》和當時尚能見到的其他典籍《夏訓》、《商書》、《周志》、《鄭書》等,編成了《左傳》這部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編年史。從內容來看,該書應屬戰國中期作品,不可能成于比孔子尚早的左丘明之手,但其主體可能是左丘明講述的史事,因而最后的編訂者才以他主名。

  《左傳》對后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歷史學方面。它不僅發展了《春秋》的編年體,并引錄保存了當時流行的一部分應用文,給后世應用寫作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僅據宋人陳骙在《文則》中列舉,就有命、誓、盟、禱、諫、讓、書、對等八種之多,實際還遠不止此,后人認為檄文也源于《左傳》。并且,本書在我國的文學界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史學也有巨大的貢獻。

  《左傳》是通過敘述春秋時的具體史事來說明《春秋》所記錄的綱目的。如在《春秋》魯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的題目下,《左傳》就用五百多字介紹了鄭伯(鄭莊公),他的父親鄭武公、母親武姜、弟弟共叔段,以及他們相互間的感情糾葛和權力斗爭;反映了春秋初期宗法制敗壞,貴族內部大宗同旁支的較量;突出了武姜的溺愛縱容、共叔段的驕橫擴張,以及鄭伯的深沉有謀、頗得臣民擁戴,所以能一舉挫敗共叔段經營多年的叛亂活動,迫使他逃亡,從而加強了君權,為其后鄭國的強盛和莊公的“小霸”打下基礎。從而解釋了《春秋》中這六個字所包含的褒貶。很顯然,只有通過《左傳》介紹的史事,才能真正理解《春秋》這些標題目錄的全部意義。所以說“《左氏傳》于《經》,猶衣之表里,相待而成”。

  《左傳》不僅記載了春秋時代許多重要史事,還保存了前此的若干傳說古史。有些記述已反映出某些進步的思想,如輕視鬼神而注重人事,強調君主忠于人民管好國家等。同時,它也顯示出春秋時政治思想的一些特點,如不承認統一的專制君權,宣揚君臣為共同的國家利益而結合,雙方都有選擇的自由,不主張臣民絕對效忠于君主。

  《左傳》在西漢時屬“古文經”,并成為“古文經”中的主要經典。由于漢代經學家的門戶之見,它長期不能立于官學,未取得設置博士的合法地位。但由于它本身的學術價值,卻能在民間廣泛流行,并得到不少著名學者的研習和贊賞(經今古文學)。西晉杜預作《春秋經傳集解》,始將《春秋》與《左傳》合編為一書,博采漢儒解說,考訂異同,自成專門之學。其后《左傳》的地位逐漸超過《公羊傳》和《穀梁傳》。唐人孔穎達作疏,一遵杜注。清人洪亮吉作《春秋左傳詁》,則對杜注多所指摘。又有劉文淇等作《春秋左傳舊注疏證》,搜羅前人注釋最富,惜未完成。近人楊伯峻作《春秋左傳注》,簡明適用。

>>> 閱讀《左傳》: 《左傳》目錄

內容

  《左傳》是記錄春秋時期社會狀況的重要典籍。取材范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后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范、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范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說:“《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敘鬼神之事)?!豆攘骸非宥?,其失也短?!豆颉忿q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它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對后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補充并豐富了《春秋》的內容,不但記魯國一國的史實,而且還兼記各國歷史;不但記政治大事,還廣泛涉及社會各個領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賬式的記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統、有組織的史書編纂方法;不但記春秋時史實,而且引征了許多古代史實。這就大大提高了《左傳》的史料價值。

  由于《左傳》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蹲髠鳌繁静皇侨寮医浀?,但自從它立于學官,后來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漸被儒者當成經典?!蹲髠鳌肥艿綄W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后有鄭玄、杜預為其作注解,以后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蹲髠鳌吩谑穼W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后,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于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又善于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思想

  《左傳》有鮮明的政治與道德傾向。其觀念較接近于儒家,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梢钥闯鲞@是春秋戰國時代一種重要的思想進步。 作者要求擔負有領導國家責任的統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從整個統治集團和他們所擁有的國家的長遠利益考慮問題,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蹲髠鳌冯m不是文學著作,但從廣義上看,仍可說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敘事性作品。比較以前任何一種著作,它的敘事能力表現出驚人的發展。許多頭緒紛雜、變化多端的歷史大事件,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繁而不亂。其中關于戰爭的描寫,尤其寫得出色。作者善于將每一戰役都放在大國爭霸的背景下展開,對于戰爭的遠因近因,各國關系的組合變化,戰前策劃,交鋒過程,戰爭影響,以簡練而不乏文采的文筆,且行文精煉、嚴密而有力。這種敘事能力,無論對后來的歷史著作還是文學著作,都是具有極重要意義的。且注重故事的生動有趣,常常以較為細致生動的情節,表現人物的形象?!蹲髠鳌穼笫赖摹稇饑摺贰妒酚洝返膶懽黠L格產生很大影響,形成文史結合的傳統。

史學和文學地位

  《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賀循將其評價為“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后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范、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系、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歷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范甯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說:“《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敘鬼神之事)?!斗Y梁》清而婉,其失也短?!豆颉忿q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歷來研究者常把它和《史記》并稱,尊為歷史散文之祖,“文之有左、馬猶書之有羲、獻”?!蹲髠鳌酚乳L于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相斫書),又善于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春秋》之后,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評價

  《太平御覽》六百十引桓譚《新論》曰:“左氏經之與傳,猶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經而無傳,使圣人閉門思之,十年不能之也?!?

  賀循:“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劉熙載:“左氏敘事,紛者整之,孤者輔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運化之方,斯為大備?!?

  劉知幾:“尋左氏載諸大夫詞令,行人應答,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述遠古則委曲如存,征近代則循環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淺。諒非經營草創,出自一時;琢磨潤色,獨成一手。斯蓋當時國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編而次之,配經稱傳而行也?!?

  劉知幾: “左氏之敘事也,述行師則簿領盈視,聒沸騰;論備火則區分在目,修飾峻整;言勝捷則收獲都盡,記奔敗則披靡橫前,申盟誓則慷慨有余,稱譎詐則欺誣可見,談恩惠則煦如春日,紀嚴切則凜若秋霜,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亡國則凄涼可憫?;螂檗o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

  朱熹認為《左傳》、《史記》只是二、三等著作。又說“左氏之病是以成敗論是非而不本于義理之正”。

  《左繡》:“左氏敘事、述言、論斷,色色精絕,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無字句處。凡聲情意態,緩者緩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筆有化工。若只向字句臨摹,便都不見得?!?

  梁啟超: “《左傳》文章優美,其記事文對于極復雜之事項──如五大戰役等,綱領提挈得極嚴謹而分明,情節敘述得極委曲而簡潔,可謂極技術之能事。其記言文淵懿美茂,而生氣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又其文雖時代甚古,然無佶屈聱牙之病,頗易誦習。故專以學文為目的,《左傳》亦應在精讀之列也?!?

參見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