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昌白蓮
廣昌白蓮,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廣昌縣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蓮鄉”,白蓮的種植和加工歷史非常悠久,品質突出,具有色白、粒大、味甘清香、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燉煮易爛、湯清肉綿等持點,是藥食共用的優良保健食品。明代《正德建昌府志》和清代同治年間的《廣昌縣志》就記載有:“縣西南有白蓮池”;“白蓮池在惠安寺之東”等內容?!鞍咨彸亍苯ㄓ?a href="/index.php?title=%E5%94%90%E4%BB%A3" title="唐代" class="mw-redirect">唐代儀鳳年間。南宋紹定元年,當地又在池邊建了“蓮香堂”。相傳,每逢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蓮花生日,當地縣令都會邀請鄉賢墨客,坐在“蓮香堂”里觀賞蓮田景色,作詩抒懷。因為“蓮香堂”讀起來順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代代相傳。在民間口語中,香氣的“香”與家鄉的“鄉”諧音,因此廣昌也就有了“蓮鄉”的雅號了。
廣昌是全國最大的通心白蓮生產縣,種蓮歷史已有1300年之久,歷代被稱為“貢蓮”。這里產出的白蓮色白、粒大、味甘、清香、營養豐富、藥用廣泛,被譽為“蓮中珍品”。廣昌白蓮種植的傳統品種有兩個,一個是“廣昌白花蓮”,另一個是“廣昌百葉蓮”?!皬V昌白花蓮”是粉紅色單瓣花,接近野生蓮花形態特征,可能是古人移栽野生蓮后逐漸進化而來。而“廣昌百葉蓮”紅色重瓣花,可能是古人從基因突變的變異單株中經人工選育而成。
廣昌白蓮是“贛蓮”的典型代表,具有香、甘、爛、綿的獨特地方特色。廣昌白蓮的外形有圓形、卵圓形及卵圓形三種類型。顏色呈淡黃色至微黃色。經傳統工藝加工的蓮子散發出其本身特有的芳香氣息,這是廣昌白蓮固有的共性。
據明正德《建昌府志》和清同治《廣昌縣志》記載:“白蓮池在縣西南五十里,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年),居人曾延種紅蓮,其中數載變為白,于白蓮中得金范觀音像,后一年,白蓮又變為碧”。(清同治《廣昌縣志》)“惠安寺在興城鄉,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數載忽變為白,延舍田為寺,后數年又變為碧”。1918年,日本派員對廣昌白蓮種植、加工、外銷做了系統考察,在東亞同文會編撰《支那省別全志》一書,書中贊譽廣昌白蓮為“蓮中珍品”。
2020年2月26日,江西省廣昌縣廣昌白蓮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年7月27日,廣昌白蓮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
產品特點
廣昌白蓮品質特優。具有色白、粒大、味甘清香、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燉煮易爛、湯清肉綿等持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豐富,以及多種維生素、糖和鈣、磷、鐵、鋅、鉬、錳、鈦等多種營養元素,同時還富含“蓮瞇”和“氧化黃心樹寧堿”等具有藥用價值的成份。
廣昌白蓮還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是傳統的滋補保健食品。廣昌白蓮的全身都是寶。蓮子具有養心、益腎、補脾、澀腸等功能,《本草綱目》中記載蓮子“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血崩諸病”?!渡褶r百草經》記載:“蓮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健身耐志,益壽延年”。中醫認為通芯白蓮有強胃健脾,潤肺養心,滋陰補血,固精益腎的功能。蓮的植株的各個部分,如藕、藕節、藕粉、蓮梗、蓮葉蒂、蓮葉、蓮花、蓮須、蓮房、蓮衣、蓮心等,也皆可入藥制成滋補或療效食品。
產地環境
廣昌縣位于江西省撫州市南端,東經116°6′—116°34′,北緯26°30′—26°59′屬贛江支流撫河的發源地,東靠武夷山脈。廣昌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273天,年平均氣溫18.1℃,年平均降雨量1734mm,年平均日照1828.5小時。廣昌縣耕地肥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氣候條件,造就了廣昌白蓮的形成和發展。
歷史人文
廣昌白蓮是子蓮類的一個特優品種,原產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以原產地而得名。廣昌白蓮栽培歷史悠久,據16世紀初明正德《建昌府志》和19世紀中期清同治《廣昌縣志》記載:“白蓮池在縣西南五十里,公元676—679年(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其中數載變為白,于白蓮中得金范觀音像,后一年,白蓮又變為碧”(19世紀中期清同治《廣昌縣志》)?!盎莅菜略谂d城鄉,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數載忽變為白,延舍田為寺,后數年又變為碧”(19世紀中期清同治《廣昌縣志》)?!鞍咨彸卦诳h惠安寺禪院之東,唐儀鳳年間,居人曾延種紅蓮,數載忽變為白,花瓣中得金范觀音像,延乃舍宅為寺,后數年又變為碧。宋熙寧間,長老智儂重修院寺,池中后產瑞蓮花,因建堂于池上,以表其瑞”(16世紀初明正德《建昌府志》)。
廣昌白蓮的種植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為公元8世紀,實際開始種蓮的歷史當可上溯到更早的年代。越族人有斷發紋身的習俗,人人身上都畫有蓮瓣紋飾。廣昌從地理范圍來看屬于古越族人居住和活動的地方,因此,廣昌種蓮的習俗可推算到公元7世紀中后期(唐“儀鳳”年)前。據考證公元1071年(宋“熙寧”四年),著名理學家周敦頤任知南康軍守(江西星子縣),鑿池種蓮,命名為“愛蓮池”,種植從廣昌引進的蓮花。到清代,廣昌白蓮種植已甚為普遍,縣志中有“滿縣花枝放呈祥”的詩句。1918年,日本派員對廣昌白蓮種植、加工、外銷做了系統考察,在東亞同文會編撰《支那省別全志》一書,書中贊譽廣昌白蓮為“蓮中珍品”。1936年5月19日《民國日報》載江西省運杭特產展品調查一文中稱:展出的白蓮“產品屬于廣昌縣,銷往長汀、廈門、漳州、汕頭、廣州、漢口、九江、南昌等地,并由香港轉銷東南亞國家”。
品種形成
廣昌白蓮種植的傳統品種有兩個,一個是“廣昌白花蓮”,另一個是“廣昌百葉蓮”?!皬V昌白蓮”為粉紅色單瓣花,“廣昌百葉蓮”為紅色半重瓣花。按照中國著名荷花專家王其超的荷花品種進化學說,以及中國幾種野生蓮的形態特征比較?!皬V昌白花蓮”接近野生蓮花形態特征,可能是古人移栽野生蓮后逐漸進化而來?!皬V昌百葉蓮”為紅色重瓣花,可能是古人從基因突變的變異單株中經人工選育而成?!稄V昌白蓮志》中記載有“后數載又變為碧”,即是指白蓮“品種”的變異?!吨袊彙分杏洈⒌摹氨獭鄙徸钤缡家娪谠侗静菅芰x》,而《廣昌白蓮志》記載的公元7世紀中后期唐“儀鳳”年間即出現“碧”蓮,較之早六、七百年的歷史。
蓮鄉
廣昌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蓮鄉”。據考證,廣昌“蓮鄉”雅號是這樣來的:公元1228年(南宋“紹定”元年)縣令謝覺之在白蓮池旁建“蓮香堂”。相傳,每逢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蓮花生日,縣太爺邀請鄉賢墨客,坐在依山傍水、造型別致的亭臺水閣里,透過漏窗,居高臨下,觀賞蓮田景色,作詩抒懷。有詩為證“千朵蓮花三尺水,一彎明月半亭鳳”。后“蓮香堂”在民間廣為流傳,歷代相沿。在民間口語中“香”與“鄉”諧音,以后民間就有稱廣昌為“蓮鄉”的。20世紀30年代以來,不斷有報刊、雜志將廣昌稱為“蓮鄉”,其中最權威的要數《中國經濟名都、名鄉、名號》一書(中國發展出版社馬洪主編)。1994年,廣昌縣在中國地方名特優產品命名大會上榮摘“中國白蓮之鄉”的桂冠。
傳說
從前,在白水寨的嶺腳下村(今赤水大禾村),住著一家姓何的父子,靠種地和砍柴為生。一天夜晚,何翁和兒子何伢仔,打著松明火把,來到田里叉魚,忽然看見滿田碧荷紅花,陳陳異香,沖鼻而來。隨之一位綠裙素服的少女從一朵盛開的蓮花里飄然而出,頻頻向父子倆點頭致意,并說:“我是很遠的瑤池村人,歷盡艱辛前來投靠邊親戚,誰知親戚已不在世,懇請你們收留!”何翁雖然對這位姑娘無限同情,但自己家貧如洗,只好婉言拒絕。姑娘接著說:“我不貪圖富貴榮華,只求有個安身之地,粗茶淡飯就行。只要大伯不嫌棄,我愿拜您為義父?!焙挝躺钍芨袆?,將她收為義女,取名蓮英,與何伢仔姐弟相稱。蓮英姑娘向天空一拜,天空出現一片五彩祥云;向田野一拜,田野長滿綠荷紅花;向何翁一拜,何翁鶴發童顏;向何伢仔一拜,何伢仔更加眉清目秀。從此,蓮花姑娘就伴何翁父子種蓮度日,還教會了當地農夫種植蓮子。
冬去春來已三載,蓮英越發長得楚楚動人。何翁征得蓮英與何伢仔同意,準備給他倆置辦婚事。誰知當地的一個大財主,早就對蓮英垂涎三尺,派來家丁強行“接人”納妾。蓮英同何伢仔從后門奪路而逃。眼看家丁就要趕上,何伢仔與蓮英手挽手縱身一躍,跳進池塘。片刻,池內升起一道祥云。蓮英同何伢仔端坐其上,登天去了。不久,池塘里長出了并蒂蓮,結出了清香的白蓮子。于是,佛家便在荷塘池畔建起了定心寺,并在寺門首寫了一幅楹聯:“定水無波新月現,心觸法界慧日明?!睆拇?,廣昌有了種蓮的歷史。
“太空蓮”
廣昌將白蓮種子三次送入太空,培育出了“太空蓮”。太空蓮是白蓮種子太空空間里誘變育種研究的成果。1994年7月,廣昌縣白蓮科研所與中科院作物遺傳所合作,將442粒廣昌常規白蓮種子搭載中國自行研究設計的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在空間高能重粒子、真空及微重力的綜合作用下,引起白蓮種子遺傳基因的突變,后經地面種植精心培育而獲得的。2002年底,廣昌蓮科所又與東方紅宇航公司合作,將800克白蓮種子搭載“神舟四號”飛船,開展航天二次搭載選育白蓮新品種試驗。2006年冬,又進行了白蓮第三次搭載實踐8號育種衛星。廣昌白蓮在歷經3次航天搭載后,脫胎換骨升格為“太空蓮”。太空蓮具有生育期長、抗性強、花多、蓬大、結實率高、顆粒大、品質優等特點。
廣昌縣每年向湖南、湖北、浙江、廣西等10多個省、自治區供應“太空蓮”種藕500多萬株,累計推廣面積200多萬畝,畝產達80至120公斤,較當地品種畝增30至60公斤,畝增幅逾60%以上,最高畝產增幅達1.5倍以上,這給農民朋友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地理標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通過了對廣昌白蓮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準自2004年10月13日起對廣昌白蓮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地域保護范圍
廣昌白蓮原產地域范圍以江西省撫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廣昌白蓮原產地域保護范圍的函》(撫府函[2003] 87號)提出的地域范圍為準,為江西省廣昌縣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選擇。
白花蓮、百葉蓮及能體現廣昌白蓮傳統特色的系列選育品種。
(二)種苗繁育。
選擇健壯無性繁殖藕種作種。
(三)栽培管理。
選擇通風透光、水源條件好的蓮田,于清明前后移栽,畝種150至250株,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四)采摘加工儲存。
于7月初至9月中下旬蓮子八至九成熟采摘。并及時脫粒、去殼、烘干。嚴禁使用硫磺等有害化學品。儲存應放在通風、干燥、清潔衛生的庫房中。
(五)品質特性。
具有香、甘、爛、綿的獨特風味特色。蛋白質≥18%,淀粉≥45%,含水量≤11%。
專用標志使用
廣昌白蓮原產地域范圍內的生產者需要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的,應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原產地域產品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審查合格批準后,方可使用廣昌白蓮“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