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漢語拼音:Kɑnɡxi Zidiɑn;英語:Kangxi Dictionary),中國清代大型字典。書成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故名。由康熙帝玄燁令張玉書、陳廷敬等參照明代梅膺祚字匯》和張自烈正字通》編纂而成。全書42卷,分為12集214部,與《正字通》相同。書首列《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以便讀者了解切音。又有《檢字》和《辨似》,《檢字》為檢查疑難字而設,《辨似》是辨別筆畫近似的字。書中每字下詳列《廣韻》、《集韻》、《古今韻會》等書的反切,并加注直音;字義之下都引經、史、子、集文句為證,并舉出篇名,極有條理;對音義有疑的都加按辨析,頗便應用。收字極多,有47,035字。不過引書時有錯誤。道光十一年(1831)王引之著成《字典考證》一書,凡12卷,改正原書錯誤的有2,588條。在注音方面,王力著有《康熙字典音讀訂誤》,訂正5200多字音讀注釋的差錯。

歷史

  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下詔始修《康熙字典》,由張玉書任總閱官、陳廷敬輔助,另有史夔、吳世燾、萬經、劉巖、周起渭、蔣廷錫、汪漋、勵廷儀、張逸少、趙熊詔、涂天相、王云錦、賈國維、劉灝、梅之珩、陳璋、陳邦彥、王景曾、凌紹雯等二十八人任纂修官??滴跷迨陱堄駮∈?、賈國維因“行止不端”被革職,劉巖亦因《南山集》案被“革職僉妻,流三千里”,陳廷敬于五十一年四月逝世,五十二年凌紹雯、史夔先后辭世,五十三年周起渭去世??滴跷迨迥辏?716年)頒行,歷時六年?!犊滴踝值洹饭草d47,035字目,書按地支分為十二集,每集又分為上、中、下3卷,以214個部首分類,一一列出《廣韻》、《集韻》、《韻會》、《唐韻》等韻書的音切,并注有“反切”、“直音”兩種注音、出處、及參考等,多引《尚書》、《孟子》、《莊子》、《荀子》、《世紀》、《左傳》等經、史、子、集之書為證。書中并按韻母、聲調以及音節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漢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

  《康熙字典》字義下列有該字的不同音切和意義,除僻字僻義外都引錄書證。清代法律規定,凡讀書人策應科舉考試,書寫字形必須以《康熙字典》為正誤標準,因此,該書對學術界影響很大,成書之后,流行極廣,至今仍不失為一本有價值的語文工具書,重印至今不輟。

  史料記載,《康熙字典》成書100多年后的道光年間,乾嘉學派學者王引之等人奉旨勘訂《康熙字典》訛誤,撰成《字典考證》,共糾正引文、字頭、釋義以及例證與義項等錯誤2588條。近代日本學者渡部溫重新校訂《康熙字典》,共發現4000余條錯誤(大部分和王引之重復)。

  《康熙字典》完成后,僅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修訂過一次,由清代著名學者王引之奉旨???,共訂正了書中錯誤2588條。

  在《康熙字典》面世的近300年中,僅有日本學者渡部溫和我國著名學者王力對其發表過勘校專著,共進行了萬余條???。

  2008年4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完成《康熙字典》300年來的第二次修訂,以王引之校訂本為底本,在渡部溫和王力兩學者的??被A上,利用Unicode國際標準中的58000個字符,在字形方面首次對《康熙字典》中13000多個字頭進行了共計兩萬多項增補和修訂,并針對其原有的47043個字頭,逐字進行了異體字的字際關聯工作,使這部修訂版同時可作為異體字字典使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康熙字典》修訂版共收錄漢字57557個,比《漢語大字典》多收錄約3000字。此外,原書中數千個有音無義或有義無音的字,通過此次修訂??笔状蔚玫浇忉尰蜃⒁?。與修訂同步進行了《康熙字典》數字化,使用適合現代人閱讀的橫排方式,對每個字除保留傳統反切法注音外還標注了現代漢語拼音,并在文中加入標點以消除缺乏句讀帶來的閱讀障礙。通過數據光盤,讀者只需輸入簡體字,就能準確檢索到該字的古字以及它出現在《康熙字典》原書中的位置,方便了研究者使用。

版本

  《康熙字典》有清代的木刻本,晚清時,上海出現了好幾種影印本,中華書局過去曾用同文書局的影印本為底本制成鋅版,現在利用存版重印,并附王引之的字典考證于后,以供參考。

  乾隆年間,王錫侯著《字貫》一書,第一次指出了《康熙字典》在引證、釋義等方面的缺點,然因對皇帝私名未做避諱缺筆處理,照大逆律處斬,其著作也被付之一炬。至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奉皇帝之命,著《字典考證》校正了部分《康熙字典》引書方面的錯誤,當中引用書籍字勾訛誤共2588條。日本明治初期學者渡部溫著有《康熙字典考異正誤》,查出錯誤達11,700多條。

特點

  《康熙字典》有三個優點:

  1. 收字相當豐富,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是中國字數最多的一部字典(直到一九一五年《中華大字典》出版,達四萬八千余字,才超過了它)。
  2. 以二百一十四個部首分類,并注有反切注音、出處、及參考等,差不多把每一個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義都列舉進去,可以供使用者檢閱。
  3. 除了僻字僻義以外,它又差不多在每字每義下,都舉了例子;這些例子又幾乎全都是引用了“始見”的古書。

  缺點有二:

  1. 全書反切和訓釋羅列現象,漫無標準,作者很少提出自己的見解,不利于初學者使用。
  2. 其中疏漏和錯誤實多,王引之《康熙字典考證》12卷,糾正其訛誤2588條,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錯誤。

價值及影響

  1. 中國古代第一部收字最多、規模最大、價值最高、影響最廣的大型漢語字典,實屬中國辭書史上的一座豐碑,對中國辭書編纂史具重大意義。
  2. 收字宏富,收字量超過以前任何字書。
  3. 音切、字義和例證搜羅較豐富,注有出處。
  4. 注意對漢字結構的分析和詞義的辨析。
  5. 對以前的字書既有承繼,亦有發展。
  6. 參考這本字典能協助資訊科技界去編制中日韓越統一表意文字及統一碼字體,有助現代出版業及電腦字型發展。

目錄

  • 御制序
  • 凡例
  • 等韻
  • 總目
  • 檢字
  • 正文
    • 子集
      • 上(部首):一丨丶丿乙亅二亠
      • 中(部首):人
      • 下(部首):兒入八冂冖冫幾凵刀力勹匕匚匸十卜卩廠厶又
    • 丑集
      • 上(部首):口囗
      • 中(部首):土士夂
      • 下(部首):夊夕大女
    • 寅集:
      • 上(部首):子宀寸小尢尸屮
      • 中(部首):山巛工己巾
      • 下(部首):干幺廣廴廾弋弓彐彡彳
    • 卯集:
      • 上(部首):心
      • 中(部首):戈戶手
      • 下(部首):支攴文斗斤方無
    • 辰集:
      • 上(部首):日曰月
      • 中(部首):木
      • 下(部首):欠止歹殳毋比毛氏氣
    • 巳集:
      • 上(部首):水
      • 中(部首):火爪父爻爿片牙
      • 下(部首):牛犬
    • 午集:
      • 上(部首):玄玉瓜瓦甘生用田疋
      • 中(部首):疒癶白皮皿目矛矢
      • 下(部首):石示禸禾穴立
    • 未集:
      • 上(部首):竹米
      • 中(部首):糸缶網羊羽老而耒耳聿
      • 下(部首):肉臣自至臼舌舛舟艮色
    • 申集:
      • 上(部首):艸
      • 中(部首):虍蟲
      • 下(部首):血行衣襾
    • 酉集:
      • 上(部首):見角言
      • 中(部首):谷豆豕豸貝赤走足身
      • 下(部首):車辛辰辵邑酉采里
    • 戌集:
      • 上(部首):金長門
      • 中(部首):阜隸隹雨青非面革韋韭音
      • 下(部首):頁風飛食首香
    • 亥集:
      • 上(部首):馬骨高髟斗鬯鬲鬼
      • 中(部首):魚鳥
      • 下(部首):鹵鹿麥麻黃黍黑黹黽鼎鼓鼠鼻齊齒龍龜龠
  • 補遺
  • 備考
  • 后記
  • 考證

參見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