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年糕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弋陽年糕,江西省弋陽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6年12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關于批準對弋陽年糕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06年第210號)批準)

弋陽年糕

產地范圍

弋陽年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江西省弋陽縣人民政府《關于建議“弋陽年糕”保護地域范圍的報告》(弋府字[2005]95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西省弋陽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大禾米。

按DB361126/T002-2005 無公害食品 弋陽大禾谷(米)標準的規定執行。

1. 弋陽大禾谷生產:

(1)品種:棉花大禾谷、麻殼大禾谷。

(2)立地條件:弋陽縣丘陵山區有機質含量較豐富,地下水位較高的深腳田栽培。土壤種類主要紫褐泥田、鱔土田、紫沙泥田,有機質含量≥2.0%,pH值為6.5至7。

(3)栽培技術:

①播種:5月30日左右播種育秧。秧齡30天左右。

②移栽:移栽前5天要噴防病防蟲送嫁藥。采用橫行26cm、直行20cm的規格,有利于通風透光和方便防病治蟲田內行走打藥。每公頃插植19.5萬穴左右,每穴5根秧。

③施肥:移栽前在做平田時施尿素20公斤加鈣鎂磷肥50公斤做底肥,返青后適量追施復合肥15公斤,石膏粉25公斤;孕穗期畝施氯化鉀15公斤,并注意防治稻瘟病。

④灌溉:采用淺水插秧,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封行曬田,曬田后干濕交替。收獲前7天斷水。

⑤去雜:在大禾稻抽穗期、成熟期進行田間除雜,保證大禾谷純度。

(4)收獲:10月上、中旬,根據不同成熟期,適時收割。

(5)品質要求:無霉變,無異味,無蟲蛀,雜質少,直鏈淀粉含量16.0%至18.0%(干基),膠稠度≥70mm。

(二)水。

水源為保護區范圍內的深井水和山泉水。硬度≤50mg/L(以CaO計),pH值6.5至7.0。衛生指標符合GB 5749-1985生活飲用水標準。

(三)生產控制。

制作工藝過程:

1. 將精選的弋陽大禾米洗凈,按水米比3:1的比例用山泉水(或深井水)小流量活水浸泡大禾米7至8天;

2. 將浸泡后的大禾米沖洗入甑,常壓下旺火蒸煮,至有蒸汽冒出再持續8分鐘;

3. 把蒸熟的米飯投入清潔的石臼中,人工擠壓捶打(或采用機械方式)至米飯成絨,再重新投入飯甑蒸;

4. 蒸后再投入石臼捶打,捶打后再蒸,反復3次,捶打200捶左右;

5. 將捶打好的年糕制成各種年糕;

6. 年糕可直接以鮮年糕形式上市,也可經過真空包裝和殺菌處理后上市銷售。

工藝流程:

原料→沖洗→浸泡→清洗→入甑蒸→擠壓捶打→復蒸→捶打 →復蒸→捶打→成形→真空包裝→殺菌→成品包裝

(四)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澤為白帶微黃、油質發亮、微透明,略帶米質清香,無酸味、霉味及其它異味,煮后不糊,不粘牙,柔軟爽滑,韌性適口。

2. 理化指標:水份≤50%,酸度≤5.0 (0.1NNaOHm1/10g),白度≥40%(452nm藍色反射率),吐漿度≤4.0%,烹飪性能良好。

專用標志使用

弋陽年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江西省弋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