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
楊廣(漢語拼音:Yang Guang;569-618年),隋煬帝,隋朝皇帝。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一名英。小名阿麼。上美姿儀,少敏慧,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高祖及后于諸子中,特所鐘愛。開皇元年(581)封晉王。開皇二十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 )七月文帝死,相傳為楊廣暗害。楊廣即皇帝位。對于國政,他有恢宏的抱負,并且戮力付諸實現。主政后,他巡視邊塞拓、開通西域、推動大建設。然而最終因人民負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窮兵黷武,遂以殘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紂王、秦始皇等與他相比,并稱暴君。
楊廣在位14年(604-618年),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戰功卓著?!敖y一江山”、“修通運河”、“修建東都”、“西巡張掖”、“改革創新”、 “三游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隋煬帝在位時,曾先后三次派人到過流求(今臺灣)。
在文學上,早在他做晉王時,就曾招引了許多文學之士編纂史籍。即位以后,命人寫成《長州玉鏡》四百卷,這是中國最早的類書之一。此外,他還命人編成《區宇圖志》1200卷,書中繪有山水城廓,是一部圖文并茂的地理書。他本人也特別愛好詩賦,但其詩多宮體,輕靡浮艷,給當時詩壇帶來過不良影響。唯他的邊塞詩雄健挺拔,《江都宮樂歌》特別出色,是七律詩的開山之作,對后來唐七律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原有文集55卷。已佚。明人輯有《隋煬帝集》。
生平
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興兵平南朝的陳,剛二十歲的楊廣是領銜的統帥,真正在前線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平陳后,進駐建康,殺掉了陳叔寶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庫,將陳叔寶及其皇后等人帶返隋京。班師后,楊廣進封太尉。
在南征陳朝時,楊廣迷戀張麗華的絕美容顏,派人告訴將領高颎,務必把美女張麗華留下。高颎說:“從前姜子牙蒙面斬妲己,今日豈可留下張麗華這個紅顏禍水?!庇谑前褟堺惾A斬了。這事讓楊廣懷恨在心,聲言日后必報此仇。
此后,楊廣亦屢立戰功。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揚州總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開皇二十年(600年),他率軍北上擊破突厥的攻勢。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楊廣即帝位后,以早年的軍旅生涯為基礎,對高句麗、吐谷渾和突厥發動了戰爭。
在成為皇太子前,楊廣在父親和母親獨孤伽羅面前一直裝得很樸素,以討其雙親歡心。開皇二十年(600年),文帝廢掉太子楊勇,十一月改立楊廣為皇太子。仁壽二年(602年),獨孤皇后逝世。兩年后,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楊堅病重,駕崩于大寶殿,楊廣繼位。
即位以后,他開通大運河,對民生經濟有重大貢獻,但耗損了民間物資和人力。然而在教育制度上,隋煬帝發展科舉制度,增置進士科,使國務的操持由世族門閥政治而逐漸改向科舉取士??婆e制度一直延續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終止,為古代中國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貢獻。政治上,他為了真正實現大一統的理想,企圖打破由關隴仕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蘊等南方集團官員,對破除當時南北隔閡的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軍事上,在即位前曾參與與突厥、契丹之戰事,皆有所獲。大業五年(609年),他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闊疆五千里。但是隋煬帝又是一位急功近利的人。大業八年,首度親征高句麗失敗后,隋煬帝為扳回其顏面,連續三年一再親征。即位后為實現個人構想,勞動全國投入大規模的工程營造,致使國庫虧空,勞民傷財。晚年為消除強烈的失落感和政務上的壓力,他逃避現實,三下揚州,整日杯不離手。最后宇文化及所率領的叛軍攻入江都宮,才華洋溢但好大喜功的楊廣慘遭縊弒。隋朝滅亡。
一統江山
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富裕、強盛的陳朝發動進攻,并完成統一。陳國絕對不是什么小國,也絕對不弱。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當時人們認為“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為南北......”當年苻堅百萬大軍都沒有突破長江天塹??梢娺@是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伤遘娫跅顝V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于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贊揚?!疤煜陆苑Q廣以為賢”。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亂。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巨家大室全部叛變“大者有眾數萬,小者數千,共相影響?!睏顝V學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親近江南學子,重用其中的學者來整理典籍。他親自實地在江南花了十年來攏絡人心,緩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懷疑,在軍事占領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礙南人成為忠于隋室臣民的許多政治和文化隔閡。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離多年的江南才始歸順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統治得以順利進行。公元600年,北上擊敗突厥進犯。這些功勞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端鍟焚澰唬簵顝V“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
修通運河、修建東都
隋文帝楊堅曾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公元604年改名永通渠。但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局部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第一年就征發百萬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濟渠。同年又改造邗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又征發河北民工百萬開鑿永濟渠以供遼東之需。公元610年溝通長江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時間。隋煬帝先后開鑿疏浚了由黃河進入汴水,再由汴水進入淮河的通濟渠;還有從淮河進入長江的邗溝;從京口(現在江蘇的鎮江)到達余杭(現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達黃河,向北到達涿郡(現在的北京)的永濟渠。這些渠南北連通,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運河。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里。大運河以余杭、洛陽、涿郡為三點,江南河、邗溝、通濟渠、永濟渠四段,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連接起來。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隋煬帝在修運河同時,運河兩岸筑起御道,種上楊柳樹。從長安到江都,沿途建造離宮40多處,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發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榮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大運河不僅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資能夠順利地到達當時的洛陽和長安,在有利于軍事和政治的同時,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強。唐朝文學家皮日休說,運河“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萬代。大運河對于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于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修建大運河是凝聚中國之舉。滿足了將已成為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連接起來的迫切需要?!按筮\河”的修建使中國水運暢通、發達,為中國后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自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了。隋煬帝為中國后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他對中國的功績是不朽的、是很難有人比擬的......只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勞民傷財導致滅國。如此浩大的工程誰修建都不討好,誰建都會傷國體。有誰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還有誰敢做如此大的手筆?大概只有氣魄同樣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文史專家顧一平先生說,大運河凝聚著決策人隋煬帝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敢辦前人不敢辦的大事的自信和決心。唐朝文學家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碧迫四脳顝V和大禹來比,足以說明唐人對煬帝修運河的功績是萬分明了的。事過幾百年到了宋朝時候發大水的時候這條千里隋堤還救了成千上萬家人的性命。王安石在《白日不照物》詩中云:“隋堤散萬家,亂若春蠶箔?!?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派楊素等人負責修建洛陽城。當時,每月都有二百萬人在工地上勞動,經過一年的努力,終于完成。新的洛陽城有宮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圍有七十里長。里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門辦公的地方。再往里,就是宮城,周圍有三十里。在洛陽西郊建筑一座西苑,占地二百多畝,苑內有海,海中修造三個仙島,高一百多尺,島上建筑亭臺樓閣,十分壯觀。海的北面有龍鱗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個別院?!搬闾煜赂簧檀筚Z數萬家于東京?!彼鍩坌藿尻柍?,是有統治國家的戰略考慮的。洛陽有皇宮,具備首都功能。當時首都大興城(即長安)在西北面,往東的路不太暢通,影響了國家政令的暢達。洛陽則處在國家的中心地帶,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鞏固國家?!拔迥甏赫卤?,改東京為東都?!彼鍩郯雌涞乩砦恢冒崖尻柖闁|都,長安定為西都,實行雙都制。后來的唐朝也沿用隋煬帝開創的雙都制。
美籍漢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感慨:“在隋文帝和隋煬帝的統治下,中國又迎來了第二個輝煌的的帝國時期。大一統的政權在中國重新建立起來,長城重新得到修繕,政府開鑿了大運河(這為后來幾百年間的繁華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偉的宮殿,中華帝國終于得以重振雄風?!?
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親征吐谷渾,吐谷渾故地皆空,大隋拓地數千里。吐谷渾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范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脈皆為隋有。煬帝在吐谷渾故地置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興海東南)、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四郡,西??ぞ驮O置在吐谷渾故都伏俟城。煬帝命令把隋朝天下所有犯輕罪的人移居到吐谷渾故地居住戍邊,并發西方諸郡運糧以供給之。命劉權率軍鎮守河源郡積石鎮,大開屯田。大隋在吐谷渾故地置州、縣、鎮、戍,實行郡縣制度管理,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端鍟池浿尽罚骸暗塾H征吐谷渾,破之于赤水。慕容佛允委其家屬,西奔青海。于是置河源郡、積石鎮。又于西域之地置西海、鄯善、且末等郡。謫天下罪人,配為戍卒,大開屯田,發西方諸郡運糧以給之?!?
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浩浩蕩蕩的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次出行絕不是游山玩水,個人玩樂的。因為西部自古大漠邊關、自然條件環境惡劣,隋煬帝還曾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此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都失散。隋煬帝也狼狽不堪,在路上吃近苦頭。隋煬帝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義重大。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到西北這么遠的地方,只有隋煬帝一人。隋煬帝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侗笔肺饔蛄袀鳌罚骸八鍩垡幠『瓿?,掩吞秦、漢,裴矩方進《西域圖記》以蕩其心,故萬乘親出玉門關,置伊吾、且末鎮?!保ㄌ瞥藢懯冯y免有貶低言語)
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云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中原與西方的各個方面的聯系與交往。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為炫耀中華盛世,隋煬帝楊廣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萬國博覽會。游人及車馬長達數十百里,這是舉世創舉。由于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使張掖的國際貿易市場更加繁榮昌盛,還促進了中原一帶貿易市場的興起和發展,如關中的歧州(今陜西鳳翔)、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等。從此,西域的高昌、焉香、龜茲、疏勒、于闐、康國、安國、米國、吐火羅等國家的商賈使者來往于長安、洛陽一帶,絡繹不絕。負責西域事物的裴世矩在《西域圖記》中說:”伊吾(今哈密)、高昌(今吐魯番),鄯善(今若羌),亞西域之門戶也??備诙鼗?,是其咽喉之地?!彼鍩叟汕惭κ佬墼谖饔蛞廖釃鴥刃藿ㄒ蛔靶乱廖岢恰?,罷州置郡,敦煌又為敦煌郡。隋代在莫高窟開鑿了大批的石窟,敦煌地區甚至還出土了一些隋皇室成員的寫經,可見隋王朝對西域的重視。隋煬帝還派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域,從安國帶回五色鹽。又派云騎尉李昱出使波斯,回國時,波斯的使者、商人也隨至中原。煬帝之前,中西交通的絲綢之路只有南北兩道。隋煬帝時期不僅以前的道路更加暢通,而且新增一道,即新北道。這樣,隋通西域的道路共有三條:北道(又叫新北道),出自敦煌至伊吾,經蒲類、鐵勒部,度今楚河、錫爾河而達西海;中道(漢代的北道),出敦煌至高昌,經焉耆、龜茲、疏勒,越蔥嶺,再經費爾干納、烏拉提尤別等地而至波斯;南道,出敦煌自鄯善,經于闐、朱俱波、渴盤陀,越蔥嶺,再經阿富汗、巴基斯坦而至印度各地。
《劍橋中國隋唐史》:“隋煬帝畢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鑒賞家、一位有成就的詩人和獨具風格的散文家,他可能有點像政治美學家,這種人的特點可用以下的語言來表達:的確,自欺欺人也許是一個規律,因為帶有強烈的藝術成分的政治個性具有一種炫耀性的想象力,它能使其個人的歷史具有戲劇性,并使一切現實服從野心勃勃的計劃?!?
隋煬帝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我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唐太宗也感慨的說:“大業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馬之強,自古已來不過一兩代耳?!?
大業六年(公元610年),隋政府又置伊吾(哈密)郡共五郡。隋煬帝除向西北開拓疆土外,隋朝大軍還向東南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在海南島上分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北邊有五原郡(內蒙后套一帶)。此外隋文帝時期已經把強大的突厥分裂成東突厥與西突厥兩部,并在和東突厥的戰斗中取得勝利?!秳蛑袊逄剖贰愤@樣說:“在煬帝全盛時期,西突厥人對他似乎是一個次要問題,一個以少量代價即能為中原帝國所用的累贅?!边@也為以后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有些現代人看唐朝疆域的看法,隋朝的疆域竟比唐朝大。
即使隋朝在滅亡前,周遍各國也是尊服大隋王朝的?!端鍟酚涊d道:“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新羅、靺鞨、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靺鞨、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國并遣使朝貢?!?
重視教育、尋求典籍、開創科舉、修訂法律
楊廣即位第一年,就在詔書中寫道:“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移風易俗,必自茲始?!碧迫朔庋菰凇斗馐下勔娪洝分姓f:“煬帝即位,復興教誘?!睏顝V恢復了被楊堅廢除了的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 “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奉命視察各州的專使除了其他任務外,還要發現有模范行為、文才出眾和學有專長的人,經過考察,再把他們送往京師?!盁奂次?,復開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于開皇之初。征辟儒生,遠近畢至,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之下,納言定其差次,一以聞奏焉。于時舊儒多已凋亡,二劉拔萃出類,學通南北,博極今古,后生鉆仰,莫之能測?!薄端鍟贰侗笔贰酚涊d,遠近儒生紛紛前來,并被組織起來互相辯論學術問題。一名高級官員給他們排列名次,上報隋帝。因此許多寒士得以重振門庭;典籍研究盛極一時,南北的傳統兼容并包。古代的典籍都被注疏。
楊廣在江南任揚州總管時就網羅學者來整理典籍,到他即帝位的近二十年間,共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楊廣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四百卷,和《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這對于保存我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貢獻。
隋煬帝詔命天下諸郡繪制各地風俗物產地圖,編撰《諸郡物產土俗記》131卷、《區宇圖志》129卷、《諸州圖經集》100卷。隋煬帝下令編撰的上述地方志書,規模宏大,既是承前啟后的總結性著作,也是編撰全國性方志圖經的開端,影響深遠?!敖裼诖笏迨ナ?,圖書屢出?!?
煬帝時的著名地理學家裴世矩,在奉敕去張掖,管理西域商人交市時,蒐集了有關西域的山川、風俗等資料,撰成《西域圖記》三卷。書中有地圖,有記述,還有穿著民族服裝的各族人的彩繪圖,是地理學名著?!耙榔浔緡梼x形,王及庶人,各顯容止,即丹青模寫,為《西域圖記》,共成三卷,合四十四國。仍別造地圖,窮其要害?!?
楊廣不僅興辦學校,還訪求遺散的圖書,并加以保護?!斗馐下勔娪洝酚涊d:“煬帝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于東都觀文殿東西廊屋,列以貯之?!?隋時的藏書量是中國歷代最多的,大興城和洛陽建有大藏書殿,而最終的成果則是規模宏大的秘書省,在洛陽藏有珍本,藏書總數達37萬余卷。為了讓兩京的宮、省、官府使用,楊廣下令建造藏有節錄本的觀文殿。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纱蟛糠輬D書毀于戰火,唐玄宗時藏書最多時8萬卷,唐學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圖書只還剩28,469卷,可惜這些圖書大部分也難逃戰火......如果楊廣整理編輯收藏的這些書都留存到現在,那他無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帝王。
楊廣崇敬儒教與孔子于大業五年下詔曰:“先師尼父,圣德在躬,誕發天縱之姿,憲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蘊茲素王。而頹山之嘆,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優崇??闪⒖鬃雍鬄榻B圣侯,有司求其苗裔,錄以申上?!?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隋煬帝始建進士科,典定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大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楊廣創建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科舉制,開設進士科,那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锻ǖ洹氛f楊廣優先考慮的是個人的品質而不是文才。煬帝時還增加了科舉錄取人數。至607年,考試科目已經有了十科。這標志著科舉制度的產生。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煬帝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臀力驃壯十科舉人?!?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又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臀力驃壯,超群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彼鍩蹢顝V更注重個人品質的選拔人才的政策,為初唐培養了大批的強毅正直的人才 ??婆e制度的創建,重才學品質而不重門第,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鞍俟俨坏糜嬁荚黾?,必有德行功能,灼然顯著者,擢之?!?“魏、周官不得為蔭?!边@種“任人唯賢”的改革,為選拔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極好的機會。這無疑是異常高明的創舉,對后世中國影響深遠。但這也觸動了門閥大族的利益,為日后門閥大族的反叛埋下了禍根,有時候過于超前開明的舉措也不是什么好事。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頒《大業律》。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改官制,設五省、三臺、五監、十六府等。楊廣修訂了法律,主要是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盁奂次?,以高祖禁網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惡之條。凡五百條,為十八篇。五刑之內,降從輕典者,二百余條。詔施行之,謂之《大業律》?!薄洞髽I律》,沒有再修訂,《唐律》就是依照著《開皇律》與《大業律》修訂的。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胡戟教授說:“秦始皇做過的事,他(隋煬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沒有焚書坑儒;我們還可以說,隋煬帝做過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貞觀時代遠不及他大業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譽,隋煬帝卻落了個萬世唾罵的惡名?!?
《劍橋中國隋唐史》這樣評價隋煬帝:“儒家修史者對煬帝道義上的評價的確是苛刻的,因為他們把他描寫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間傳說、戲劇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觀眾的隨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人民生活在一個無節制地使用權力、有豪華宮殿和享有無限聲色之樂的世界中,只能產生這種感情上的共鳴。在中國的帝王中,他決不是最壞的,從他當時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適合鞏固他父親開創的偉業,而他在開始執政時也確有此雄心?!?
盡管ArthurWright說:“(楊廣)既被視為典型的亡國昏君,在一大團歪曲的歷史記載和傳奇性道聽途說之下,今人即想窺測此人的真實性格,至多也只能瞥見其一二?!钡撬⒌墓I是不朽的,大運河、科舉制度無不影響深遠。
弒君傳聞
野史載,在仁壽四年(604年)7月,文帝臥病在床,楊廣認為自己登上皇位的時機來了,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如何處理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隨即宣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正在此時,宣華夫人陳氏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在她來途中調戲她,使文帝頓悟,拍床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急忙命人傳大臣柳述、元巖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隋書·后妃列傳》說:“初,上寢疾于仁壽宮也,夫人與皇太子同侍疾……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夫人泣然曰:‘太子無禮?!享T唬骸笊巫愀洞笫?,獨孤誠誤我!’。因呼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日:‘召我兒!’述等將呼太子,上曰:‘勇也?!?、巖出為敕書訖,示左仆射楊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張衡入寢殿,遂令夫人及后宮同侍疾者,并出就別室。俄而聞上崩,而未發喪也。夫人與諸后宮相顧曰:‘事變矣!’皆色動股粟?!钡珦穫?,元巖卒于開皇十三年,此時不可能還能命元巖撰寫詔書。柳述等把敕書交于楊素,楊素本是楊廣的人馬,立即與楊廣商議,以宇文述領東宮侍衛包圍仁壽官,叫張衡入寢殿為文帝“侍疾”,“俄而聞上崩”。楊廣又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未及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雖然民間一直傳聞楊廣以弒君的手段奪取了皇位,但均無正史記載,此類傳聞均出自于小說演義。
后妃子女
- 皇后:
- 蕭皇后
- 妃嬪:
- 蕭貴嬪
- 陳貴人 陳婤
- 子:
- 元德太子楊昭(母蕭皇后),早薨,留有三個兒子,燕王楊倓、越王楊侗、隋恭帝楊侑。
- 齊王楊暕(母蕭皇后),遺腹子楊政道,孫楊崇禮,曾孫楊慎名,楊慎矜,楊慎馀。
- 趙王楊杲(母蕭嬪)
- 一子早夭
- 女:
- 南陽公主(宇文士及妻,宇文化及叛變后,士及曾求公主再為夫妻,公主不許,出家為尼)
- 皇女楊氏(是否冊為公主不詳,唐太宗妃,三子李恪,六子李愔生母)
- 淮南公主
年表
605年(大業元年)八月,坐船游江都(揚州),次年四月駕返洛陽;
607年 北巡榆林;
608年 第四年至五原,出長城,巡行至塞外;
609年 西行到張掖;
610年 再游江都;
611年 到614年,三次親征高句麗,均遭失??;
615年 北巡長城,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于雁門;
617年 三游江都;
618年(大業十四年)被叛軍所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