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馥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桂馥(1736-1805),清代篆刻家、書法家、文學家。字冬卉,號未谷。清代山東曲阜人。少嗜讀,博涉群籍。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入國子監,補長山縣(今屬鄒平)縣學訓導。曾與歷城友人周永年在濟南五龍潭畔創立潭西精舍、借書園,藏書萬卷。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中進士,任云南永平縣知縣。嘉慶十年(1805年)卒于任上。

  桂馥精通文字學,經40年努力,寫出《說文義證》50卷,對字義有獨到研究,成為清代著名的文字學家,與同時代的另一文字學家段玉裁并稱“桂段”。另撰有考證經義、文字、名物的專著《札樸》10卷,援據宏富,辨證精詳。其著述還有《說文諧聲譜考證》、《說文統系圖》、《晚學集》、《繆篆分韻》、《毛詩音》、《歷代石經考略》和《未谷詩集》等。擅書法,尤工隸,筆力雄勁。今濟南千佛山歷山院《歷山銘》隸書石刻,即由其所書。

  桂馥精于金石碑版的考證,致力于“說文學”的研究,與段玉裁并稱“段桂”,著有《說文義證》、《繆篆分韻》、《續三十五舉》。他也長于詩文,除詩集外,還有《后四聲猿雜劇》等作品。桂馥善隸書,是提倡漢隸的一位先驅者。其隸書平正通達,醇厚樸茂,墨沉筆實,恬靜端莊,豐骨勁健,典雅高古,無論是用筆還是結字都已擺脫清初以來寫隸書者常見的波挑習慣和詭異字形。桂馥在技法上的平實質樸和氣息上的理智從容被認為是漢隸的典范,以至有“百余年來,論天下八分書,推桂未谷第一”的評價。楊翰《息柯雜著》中稱:“(桂馥)一生精力,萃于小學,故隸書直接漢人,零篇斷褚,直可作兩京碑竭觀也。馮沖青以先生書‘懺心庵’三字示眾,隸法醇古樸茂,署款字近似《痊鶴銘》?!比钤缎胬斯P談》中曰:“桂馥深于說文小學,詩才隸筆,同時無偶?!睆膫魇滥E來看,他的隸書結構純正,采取漢隸的骨骼,正如《退庵隨筆》所評“能縮漢隸而小之,愈小愈精”。

  桂馥不僅是大書法家,而且也是篆刻大家,還有篆刻學術專著留世。如一白文一朱文兩方印,此二印很能窺見桂馥的篆刻境界。一方是白文印“彰厥有?!?,此印頗見漢鑄白文印的法度。邊款陰刻“嘉慶癸卯小春初吉,未谷摹秦人繆篆印于吉祥草堂?!贝擞∥膬热萑∽浴稌じ尢漳分械木渥印罢秘视谐!?,“彰”即“彰明、表彰”“厥”可釋為“其”字,“有?!币鉃椤坝泻?、經?!?,此四字即為經常予以表彰鼓勵之意。一方是朱文印“臣心如水”,此印寧靜和諧,形式與內容相統一,深得漢朱文印深味、妙味又別有奇趣,篆法、章法、刀法十分老到,布白謀篇、字法、邊欄處理妙不可言。邊款為行書體陰刻:“圓則中規,方則中矩,或橫牽而直豎,或將放而更留,此漢印不傳之秘,桂馥?!贝擞∥臑闈h代鄭崇語《漢書鄭崇傳》中句子,是指廉潔自守,清白如水之意。此印也是桂馥為人、為事、為官、為藝、為文。

參考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