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樟樹市

  樟樹市漢語拼音:Zhāng Shù Shì;英文:Zhangshu City),中國江西省轄縣級市,宜春市代管。位于省境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5°06′33″-115°42′23″、北緯27°49′07″-28°09′15″??偯娣e1290.99平方千米??側丝?0萬人(2013年末)。轄5個街道、10個鎮、4個鄉。

  地處贛江中游,贛江自南部流貫境內。地勢從東南到西北呈馬鞍形傾斜走向,以平原低丘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國家商品糧基地。江西最大中藥業集散地。礦產資源有巖鹽、煤、鐵、瓷土等。巖鹽儲量大而集中,為江南最大礦鹽基地。野生動物有黑麂、小天鵝、穿山甲、蘇門羚、猴面鳥。土特產品有四特酒,清江紅橘,商州枳殼。名勝古跡、紀念地有吳城商代遺址、大觀樓、筑衛城遣址、吳平漢墓群、鳴水橋、宋元明清四朝軍路府衙門,閣(閤)皂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太平圩會議”舊址等。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析高安、新淦置清江縣,北宋治平三年(1066)并入新淦縣茂才鄉、新喻縣思賢鄉。1988年10月26日,撤清江縣設樟樹市。

  • 郵編:331200 代碼:360982 區號:0795

行政區劃

  全市轄5個街道、10個鎮、4個鄉:淦陽街道、鹿江街道、福城街道、張家山街道、大橋街道、臨江鎮、永泰鎮、黃土崗鎮、經樓鎮、昌傅鎮、店下鎮、閣(閤)山鎮、劉公廟鎮、觀上鎮、義成鎮、中洲鄉、洲上鄉、洋湖鄉、吳城鄉。市政府駐淦陽街道藥都南大道25號。

歷史

  境內袁贛兩水在蕭灘鎮合流后一段,波流澄澈,名為“清江”立縣后即以水名縣。樟樹市以樟樹鎮(江西四大古鎮之一)為名,以樹命名樟樹得名。自西周至春秋戰國先后屬吳、越、楚。秦建新淦縣,縣治淦陽即今樟樹鎮(樟樹鎮1988年撤銷),樟樹地屬新淦。自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樟樹地分屬新淦、建成、宜春三縣。至東漢中平二年,析宜春置漢平縣,縣治在今樟樹西南境的吳平圩,樟樹地分屬新淦、建成、漢平。三國時,孫吳改漢平為吳平。 隋開皇九年(589年),省新渝入吳平;開皇十一年,省吳平入宜春;開皇十八年,復分宜春置新渝。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建成為高安。同年,以今樟樹西南境太平圩為縣治,置始平縣,武德七年廢,入新渝縣。這段時間,樟樹地屬新淦、建成(今高安市)的部分無重大變化,屬于宜春的部分則先后分劃為漢平、吳平、始平、新渝等縣。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八月,析高安的建安鄉、修德鄉,新淦的崇學鄉,置清江縣,治所蕭灘鎮(宋改臨江鎮),屬鎮南軍節度使。保大十年(952年),高安縣升為筠州,清江縣改隸筠州。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割清江、新淦、新喻三縣置臨江軍,清江為倚郭望縣。治平三年(1066年),割新淦茂才鄉、新喻思賢鄉入清江縣,縣境由三鄉增至五鄉。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臨江軍改臨江路,清江為上縣。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臨江路為臨江府,轄清江、新淦、新喻三縣。清代府縣隸屬仍沿明制。民國二年至民國十四年,屬廬陵道;民國十五年至二十年,直屬??;民國二十一年至民國三十八年,先后屬第一、二行政督察區。1930年10月至11月,在臨江鎮建立清江縣蘇維埃政府,屬湘鄂贛邊境特委領導。

  1949年6月19日,在樟樹鎮建立清江縣人民政府,同年7月15日遷臨江鎮,1950年3月27日遷回樟樹鎮,屬南昌分區專員公署。1959年1月1日,改屬宜春專區1978年改稱宜春地區)。

  1987年12月清江縣實行省計劃單列。1988年10月13日,民政部(民批[1988]41號)批復,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清江縣,設立樟樹市(縣級),以原清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樟樹市的行政區域;12月,樟樹市正式掛牌成立,由宜春地區代管。2000年5月22日,改由宜春市代管。

  1987年,樟樹市城區面積12.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9.6平方千米;城區人口9.7萬人。1989年1月13日,撤銷樟樹鎮,設立淦陽、鹿江、吳家巷、薛溪四個辦事處(贛民字[1989]10號批復)。1989年1月17日,山前鄉的堆上、路口、麾塘、湛溪、白路、沽塘、舉塘、上京八個行政村劃出,設置湛溪鄉(贛民字[1989]11號批復)。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樟樹市常住總人口527823人,其中,淦陽街道44127人、鹿江街道38780人、吳家巷街道17232人、薛溪街道9106人、臨江鎮41810人、永泰鎮16369人、黃土崗鎮24855人、經樓鎮24412人、昌傅鎮26386人、店下鎮19667人、張家山鎮48067人、劉公廟鎮19515人、觀上鎮23073人、閣山鎮18107人、中洲鄉16670人、義成鄉23324人、山前鄉12708人、湛溪鄉8997人、洲上鄉34675人、洋湖鄉27123人、大橋鄉26323人、雙金園藝場6497人。。 2000年12月8日,撤銷義成鄉,設立義成鎮(贛民字[2000]378號批復)。2002年6月6日,撤銷湛溪鄉、山前鄉,合并組建吳城鄉,鄉政府駐山前街(贛民字[2002]115號批復)。2002年末,樟樹市面積1287平方千米,人口約5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約11.4萬人。轄4個街道、11個鎮、5個鄉,38個居委會、229個行政村。市政府駐藥都南大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樟樹市常住總人口555120人,其中,淦陽街道57777人,鹿江街道37768人,福城街道23304人,大橋街道29613人,張家山街道58816人,臨江鎮41801人,永泰鎮15976人,黃土崗鎮24618人,經樓鎮22709人,昌傅鎮27990人,店下鎮21481人,閣(閤)山鎮18994人,劉公廟鎮19285人,觀上鎮24607人,義成鎮23900人,中洲鄉18499人,洲上鄉30597人,洋湖鄉28658人,吳城鄉21638人,樟樹市工業園區492人,省雙金園藝場6597人。

  2011年末,全市總面積1290.99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3.6平方千米??側丝?9.16萬人,其中城區人口21.66萬人,非農業人口15.83萬人。轄5個街道、10個鎮、4個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png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劃
直轄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慶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遼寧省 | 吉林省 | 黑龍江省 | 江蘇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東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廣東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貴州省 | 云南省 | 陜西省 | 甘肅省 | 青海省 | 臺灣省
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西藏自治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