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峰葛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橫峰葛,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7年1月12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關于批準對橫峰葛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07年第6號批準)橫峰是“中國葛之鄉”,種葛歷史悠久,種植、加工技術成熟,葛源葛粉因風味獨特曾被作為貢品。

早在1800年前,西晉著名的道學家、藥物學家葛玄云游至橫峰縣北部山區,在一處環境優美且物產豐富的盆地駐足,發現滿山遍野分布著一種植物,這種植物生命力很強,根莖可以食用,又可以入藥,還可以用于浣紗、釀酒,葛玄以自己的姓氏為之命名——葛。

橫峰葛生命力極其旺盛,適應荒山野嶺抗寒耐旱,不與糧食作物爭地。藤蔓茂盛,塊根碩大,食藥同源,自古以來在食用、藥用、紡織等多方面被利用。

橫峰葛
橫峰葛

產地范圍

橫峰葛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江西省橫峰縣人民政府《關于橫峰葛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報告》(橫府文[2005]19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西省橫峰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經長期系統選育、適宜當地栽培的優良粉葛品種:橫葛一號、橫葛二號及其優系。

(二)立地條件。

海拔在150米至650米,坡度25度以下的紅壤或黃紅壤山地、旱地,pH值6.0至7.0,有機質含量≥1.5%。

(三)栽培技術。

1. 種苗選用:選擇枝節頭飽滿,根須健壯,無病蟲害的種苗,苗長≥30cm,橫徑≥0.8cm 。

2. 整地施肥:全墾壘壟,壟高40厘米,寬50厘米,壟中心間距2米。施好底肥,每公頃施放30000公斤的無害化達標腐熟有機肥,肥料必須與土壤混和均勻。

3. 種苗定植:選擇陰、雨天栽植,定植密度每公頃≤5000株。定植時間為4月5日至25日之間。帶較大葛根(大拇指大小,長約33厘米左右)為特級苗;帶較小葛根(小拇指大小,長約10-20厘米左右)為一級苗;帶根須且顏色較白的為二級苗;帶少量須根二支節的為三級苗。

4. 田間管理:葛苗長到3至4輪葛葉時,要進行淺鋤松土,并施一次無害化達標、腐熟的、稀釋了的農家糞肥,肥料不能澆在葛葉上,以免灼傷葛苗。追肥根據土壤肥力、生育時期和生長狀況而定,注意平衡施肥,可適當施用磷酸二氫鉀和鉀肥作葉面追肥。葛蔓長到3米左右時,結合鋤草松土,同時施家畜糞尿或餅肥。在六月上旬前后,在鋤草松土的過程中,進行牽藤壓蔓。在田間管理中不施或少施含氮化肥,適量施磷、鉀化肥,禁止使用除草劑。結合中耕除草,做好培土。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公頃施以無害化達標腐熟農家肥30000kg,輔以適量的磷、鉀肥,以鈣鎂磷肥1500kg,石灰1500kg為宜,不施或少施含氮化肥。

5.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必須使用化學農藥時,應遵守NY/T393--2000《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和GB8321.6--1997《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六)》的要求。

(四)采收與貯藏。

1. 采收:在田間生長18個月之后采收,采收月份為11月1日至翌年的3月31日,采收后,要求塊根完整,切除枝節頭即可。

2. 貯藏:采用河砂或紅壤土埋藏,貯藏期≤90天,或切成葛片干燥后貯藏,貯藏期≤2年,最高含水量≤14%。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表面光滑須根少,皮色淡黃,肉質乳白色。

2. 理化指標:(略)

專用標志使用

橫峰葛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橫峰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