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重定向自江西省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江西省
江西:南昌八一廣場
江西:廬山風光
江西:景德鎮青花陶瓷
江西歷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舊址,贛州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所在地

江西省漢語拼音jiāng xī shěng;英語:Jiangxi Province),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一級行政區)。省會南昌。位于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地理坐標北緯24°29′14″—30°04′43″,東經113°34′18″—118°28′56″。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 轄11個地級市。 2022年常住人口為4527.98萬人。

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贛江自南向北縱貫全境,注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

景德鎮的瓷器源遠流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色聞名中外。樟樹的四特酒,周恩來總理贊譽為“清、香、醇、純”,四特酒由此而得名。遂川狗牯腦茶葉,曾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南豐蜜桔,歷史上是皇室貢品。此外,還有廬山云霧茶、中華獼猴桃、贛南臍橙、南安板鴨、泰和烏雞、江鈴汽車、鳳凰相機、金圣卷煙等,列入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種有9件。江西是亞洲超大型的銅工業基地之一,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中國銅都”、“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江西農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是建國以來全國兩個從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綠色農產品正成為重要增長點,全省綠色食品數量達916個,居全國前列;有機食品數量415個,居全國第一位。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3家,其中國家級14家。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轄11個地級市,27個市轄區、12個縣級市、61個縣,186個街道、832個鎮、552個鄉、8個民族鄉。

此外,九江市設立以下縣級管理單位: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廬山風景名勝區。

人口、民族、宗教

人口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西省的常住人口為4518.86萬人。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66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79.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4%,比上年末提高1.4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0.7%,比上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8.6萬人,出生率12.59‰,比上年下降0.84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8.1萬人,死亡率6.03‰,下降0.03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6.56‰,下降0.81個千分點。

民族

全省共有5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畬族、苗族、回族、壯族、滿族等。

少數民族中畬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鉛山太源畬族鄉和貴溪樟坪畬族鄉等地以及永豐、吉安、興國、武寧、德安、資溪、宜黃、樂安等市縣的30多個畬族鄉村;瑤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瑤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數民族均為散居性質。

華僑,港澳臺同胞,外籍華人

江西除居住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同胞以外,還有不少居住國外的僑胞、外籍華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俄羅斯、日本等國。據不完全統計,政治上有影響、經濟上有實力、科技上有成就、社會上有聲望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有數千人。其中有在香港經營電子工業的企業家,在加拿大的國際電力界知名學者,在美國研究核能、電腦和航天技術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心血管的專家,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研究員和世界銀行顧問等等。

宗教

江西:南昌西山萬壽宮

道教 可統計信徒約600萬人。著名宮觀有南昌西山萬壽宮、鷹潭龍虎山天師府、上饒三清山三清宮、樟樹閣皂山崇真宮等。

佛教 可統計信徒約142萬人,是歷史上佛教一些重要宗派的發源地。著名寺廟有南昌佑民寺(洪州宗祖庭)、奉新的百丈寺、九江能仁寺、東林寺、永修真如寺、吉安凈居寺、靖安寶峰寺、宜黃曹山寺(曹洞宗祖庭)等。

基督教 可統計信徒約57萬人。其中,新教約47萬人,天主教約10萬人。江西大部分基督徒起源于中國內地會背景。不過省會南昌的清鐘堂、志道堂,以及九江化善堂起源于衛理公會背景;九江督府巷復生堂原屬于圣公會。天主教堂有南昌圣母無原罪堂。

伊斯蘭教 穆斯林約1萬人。南昌市有醋巷清真寺。

歷史

名稱由來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江南西道,后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江西湖東道;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因為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因為贛江和鄱陽湖,江西也稱為“贛鄱”大地。又因為從長江以北往南看,江西在江南的右部而江東在江南的左部,江西在歷史文獻中又稱為“江右”與江東(“江左”)相對應。

歷史淵源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于漢高帝初年(約于公元前202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馀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后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唐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于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于后轄于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于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于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后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于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商周

  夏朝商朝時期,江西主要屬于古代長江文明(獨立于古代黃河文明)的一部分,農業文明和青銅文明等發達,是世界最早的稻作文明起源地(江西萬年縣的水稻種植已有一萬兩千多年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屬于吳(國)頭楚(國)尾,“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設立九江郡(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壽縣),在今江西境內設有7個縣。

  漢太祖元年(約于公元前202年),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表示“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江西從此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

  三國時期,江西轄于。今天贛北地區依然留有當年周瑜的點將臺。

  西晉公元291年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

隋唐五代

  隋煬帝改州縣制為郡縣制,此時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

  唐代增加到8州37縣,8個州分別為:

  洪州  饒州  虔州  吉州  江州  袁州  撫州  信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于江南道。733年,唐玄宗將道增加到15個,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于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曾轄于南唐(建都于今南京,后遷都于今南昌)。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軍,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元宗決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元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于江南東路。

  元代設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制度。轄區包括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原江西東北部分地區隸屬于江浙行?。┮约敖裉鞆V東省的大部分。

  從中唐以來,江西在經濟文化方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經是中國最繁榮的省份之一。無論是農業如糧食和手工業如瓷器等經濟方面,還是教育如在科舉考試中及第的人數以及商業等方面都名列全國前三名之內,與江東(江浙)、四川行省大致相仿,明顯領先于附近的廣東、湖南等。

明清

  明代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明太祖洪武年間廣東單獨設省后,至今江西的邊界變化很小。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另外有三位藩王(寧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饒州府(鄱陽)和建昌府(南城)。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明清時期,由于梅關和贛江是聯系廣東和長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線路,也帶動了沿線江西城市的繁榮。同時,由于明代江西填湖廣和湖廣填四川的政策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較低的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省移民,從事商業或農業等。在此期間形成的“江右”商幫在全國十大商幫中位列第三。其時,景德鎮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

  1927年8月1日發生的南昌起義。共產黨隨后在江西建立了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湘粵贛革命根據地、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以及中央革命根據地等。

  1931年,共產黨在瑞金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并將瑞金更名為瑞京,是中央政府和首都所在地,稱為“紅色首都”或“紅都”。

  1933年,國民黨以及國民政府在南昌發起新生活運動,隨后推廣到全國,每年盛夏,國民政府到夏都廬山辦公,并開辦廬山軍官訓練團。

  1936年,經過湖南的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使得江西失去過去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1937年東西向的浙贛鐵路通車,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江西原有的交通和城市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6年,京九鐵路貫通江西南北,加速了贛南的發展。

  2005年,贛龍廈鐵路通車,使“紅色故都”瑞金結束了無鐵路的歷史,從而實現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建設贛閩線的愿望。

地理

  江西三面環山,可以看作是一個北面略微開口的盆地。西面是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脈;東面是懷玉山武夷山脈;南面是九連山大庾嶺,北面緊鄰鄱陽湖長江。廬山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地丘陵共占全省面積70%,中南部紅巖丘陵和盆谷交錯,北半部是寬廣的平原,稱為鄱陽湖平原、鄱陽盆地豫章平原。江西的最高峰是與福建邊界的武夷山脈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

河流、湖泊

江西:鄱陽湖候鳥
  江西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

  重要的水庫有西北部的修水柘林水庫和贛江上游的萬安水庫。

氣候

  江西處于北回歸線附近,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熱干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氣候明顯。由于江西地勢狹長,南北氣候差異較大,但總體來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全省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江西省年平均氣溫18℃左右。贛東北、贛西北和長江沿岸年均氣溫略低,約在16℃到17℃之間;濱湖、贛江中下游、撫河、袁水區域和贛西南山區約在17℃到18℃之間;撫州、吉安地區南部和信江中游約在18℃到19℃之間;贛南盆地氣溫最高,約為19℃到20℃之間。全年全省極端最高溫度南北差異不大,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現象,但幾乎都接近或超過40℃,個別縣區日最高氣溫曾經達到過44.9℃。極端最低氣溫則南北差異較大:九江大部分地區在-12℃到-14℃之間,個別縣區還出現過日最低氣溫-18.9℃的極端最低值;贛南則在-5℃左右,全省其他地區一般在-7℃到-12℃之間。

  江西年均日照總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縣最多,銅鼓縣最少。年均日照時數為1473.3小時到2077.5小時;都昌縣最多,崇義縣最少。

  江西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現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山區多盆地少。武夷山、懷玉山和九嶺山一帶年均降水量多達1800毫米到2000毫米,長江沿岸到鄱陽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則約為1350毫米到1400毫米,其他地區多在1500毫米到1700毫米之間。全年降水季節差別很大。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年大部分地區整個秋冬季以陰雨天氣為主的現象較為少見。春季時暖時寒,陰雨連綿,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進入梅雨期。五、六月份為全年降水最多時期,平均月降水量在200毫米到350毫米以上,最高可達700毫米以上。這一時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強度為日降水量50毫米到100毫米,最大甚至可達300毫米到500毫米以上。7月雨帶北移,雨季結束,氣溫急劇上升,全省進入晴熱時期,伏旱秋旱相連,而從東南海域登陸的臺風將給江西帶來陣雨,緩解旱情,消減炎熱。降水量除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外,年際變化也相當懸殊,最多年份可達最少年份一倍以上。

  除廬山外,全省年均風速為每秒1米到每秒3.8米,最小為德興市,最大為星子縣。年均大風日0.5天到28.5天,最少為宜黃縣,最多為星子縣。鄱陽湖濱,贛江、撫河下游和高山頂及峽谷區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年均風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

  全省主要自然災害有寒害、洪澇、干旱和凍害以及持續時間較為短暫的高溫危害等。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江西全省種子植物約有4000余種,蕨類植物約有470種,苔蘚類植物約有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余種,有標本依據的就有300余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植物系統演化中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時發現不少原始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活化石”銀杏等。由于得天獨厚的水熱條件,許多特有植物在江西省分布。全國198個特有屬中64屬為木本植物,江西省有19屬,其中11屬為單種屬。江西共有木本植物有119科,其中占47.1%的56科是向北延伸到贛地為止的熱帶性科。全省已被直接利用和可能被直接利用有開發前景的有代表性的主要資源植物可分為12大類。

  用材植物 數量大的有毛竹、松、杉等10多種,還有珍貴的阿丁楓、觀光木等,甚至還有白豆杉、華東黃杉等名貴品種,但數量較少。

  薪炭植物 有映山紅、繼木等10余種荒山木本植物,還有萁、蕨、芒等多種草本植物,大量栽培的有桉、刺槐和黑荊等。

  木本糧食植物 數量相當多的主要有苦櫧、甜櫧、構栲、鹿角栲、羅浮栲、栗、茅栗、白櫟、短柄櫟、栓皮櫟、石櫟和多穗石櫟等。常見的還有棗、柿、薜荔、野木瓜、豆腐柴等。珍貴品種雙季板栗在永修有分布。

  食用野果和富含維生素類植物 大量分布的有山楂、山柿、楊梅、山莓、草莓、粗葉懸鉤子、彌猴桃、烏飯樹、米飯花和野葡萄等??勺鞴麡浼藿拥哪居幸袄?、海棠等?,F彌猴桃已被引種改良為高產果木,維生素含量超過彌猴桃的野生果樹還有胡頹子等。

  野菜和野生飼料植物 大多為草本植物,還有一些水生植物,種類豐富。常見的有野大豆、假地蘭、雞眼草、胡枝子、葛藤、草木樨、車軸草、山綠豆、山合歡、馬蘭、鼠曲草、梨蒿、一年蓬、刺兒菜、蕨、紫萁、野莧、薺菜、獨行菜、魚腥草、糯米團、藜、平蹄、構樹、車前、鴨蹼草、馬齒莧等。水生植物中常見的有滿江紅、眼子菜、水葫蘆、大瓢、水竹葉、浮萍、菱、莧實、水芹等。木本植物則有榆、椴等。其嫩葉可食。

  芳香植物 開發前途較好的有深山含笑、樂昌含笑、紫花含笑、凹葉厚樸、觀光木、木蓮、建蘭、惠蘭、春蘭、寒蘭、多花蘭等,大量分布的有山蒼子、山胡椒、狹葉山胡椒、山姜等,較少的有大葉樟、土肉桂、細葉香桂、香葉樹、黃丹木姜子等。還有紫菜、白菜、楓香、馬尾松、彌猴桃以及一些薔薇屬植物也教多。另外,玉鈴花、夜來香較少,特別是滿山紅數量更少,但香氣純正、濃烈,利用價值很大;桔草遍布于荒山,也有較大利用價值。

  藥用植物 全省藥用植物有1500余種,常用的有300余種。盛產梔子、澤瀉、石韋、香芋、南山楂、枳殼、枳實、鉤藤、蔓荊子、土茯苓、薄荷、荊芥等。分布量大或較名貴的有貫眾、野菊、半夏、天南星、桔梗、前胡、白果、黃連、龍膽、千里光、金銀花、土茯苓、苦參、千層塔、厚樸、海金沙、梨荷楓、五加皮、花櫚木、遠志、金錦香、山螞蝗、鹿蹄草、土黨參、孩兒參、菟絲子、玉竹、百合、枸枸子、沙參、盤龍參、商陸、草珊瑚、五倍子等。蛇藥有滴水珠、七葉一枝花、云頭、竹葉椒、野花椒、斑葉蘭、八角蓮、九頭獅子草、半邊蓮、望江南、纖花耳草、山扁豆、杠板歸、蜂山菜等,另有抗癌藥和避孕藥多種。

  鞣料植物 分布較廣的有櫧木、青岡、蚊母樹、野柿、君遷子、楊梅、楓香、鹽膚木等。還有大量種植的黑荊樹,是優質栲膠原料。

  纖維植物 大量分布的有竹、芒、金茅、蘆葦、狼尾草、牛背草、河八王、燈心草、龍須草和擬赤楊、芒花、椴等,民間造紙原料有毛冬青、鐵冬青、長葉凍綠、小赤麻、彌猴桃和一些錦葵科植物。

  觀賞植物 種類相當繁多。杜鵑花為特產,有20多個品種,花色黃、白、粉、紅,枝干別致,可作大型盆景。各種蘭科、草尾科、百合科植物,花大秀美。大量生長的金雞菊、野菊、秋牡丹、黃花、黃花遠志、金絲梅花朵十分醒目。玉蘭、木蓮、黃山木蘭等多開單生大花,可成純林;還有大量可賞花的葵科植物;竹柏、紅豆杉、福建柏、蘇鐵、三尖杉、華東黃杉、刺柏、鐵杉、銀杏、虎皮楠、厚皮香、香果樹、赤楠、大葉楠、井岡櫧、大果馬蹄荷、華幌傘楓、黃楊等以樹型健美和葉片奇特而受人青睞。有觀賞價值的竹類有黃竹、紫竹、斑竹、方竹、夾心竹、篌竹、人面竹、桂竹、井岡寒竹等??勺髋杈暗挠袠O常見的繼木、白馬骨、黃梔子等。漫山的紫薇、云實、金櫻子、多花薔薇、石斑木等十分燦爛悅目。

  油脂植物 山茶類有20余種,如小果油茶、紅花油茶、糙果油茶等。三年桐、千年桐、烏柏等工業油脂植物已廣泛栽培,野生的有野茉莉、鹽膚木、野漆樹、擬赤楊、白乳木、山烏柏等,另有從美國引種的紫穗槐。種子含食用油的有竹柏、榧等。13種山礬屬植物含油脂,分布量大的有華山礬、老鼠矢等。榛、山核桃、野核桃等分布較少,但含油高量。

  凈化環境和監測環境污染植物 樟樹、夾竹桃、臭椿、女貞、構樹、杉木、杜仲、皂莢、泡桐、梔子花、無花果、蚊母樹、山楂、蒼耳、南蛇藤、繡線菊、杜鵑、艾蒿、金薺麥等能降低空氣中有毒成份的含量;水葫蘆、香蒲等可減少水體污染;可監測空氣污染的有唐昌蒲、鴨蹼草、牽?;ㄒ约案黝愄μ\植物。

  江西珍稀、瀕危樹種有110種屬于中國特有。如水松、金錢松、柳杉、華東黃杉、木蓮、玉蘭等60余種屬中國亞熱帶特有;江西杜鵑、井岡杜鵑、紅花杜鵑、背絨杜鵑、江西山柳、江西槭、美毛含笑、柳葉臘梅、全緣紅花油茶、井岡厚皮香、井岡獼猴桃、井岡葡萄、井岡繡線梅、尋烏藤竹、河邊竹、厚皮毛竹等16種屬中國江西特有。這些品種約占全省珍稀樹種的73.3%。江西境內尚有不少古木大樹。如廬山晉植“三寶樹”、東林寺“六朝松”以及樹齡逾千年的“植物三元老”之一的古銀杏也保留有數十處。據不完全統計,全省保留下來的古木大樹有近40種。分屬13科29屬,分布點達95處之多。特別是古樟樹,為江西一大特色?,F500齡以上的古樟樹有30余處,300齡以上的古樟幾乎每村都有。江西舊稱豫章,即因遍布樟樹而得名。今南昌等城市均選樟樹作為綠化用樹。

  植被類型:有代表性的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闊葉混合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合林和落葉闊葉林,山頂矮林以及竹林也不在少數。主要分布于鄱陽湖濱湖地區。還有荒山灌叢草坡、沙地植被、草甸植被等。其中荒山灌叢草坡是常綠闊葉林反復遭到人為破壞后逆向演替的產物,植被稀疏低矮,生物學產量低,植物種類也較少。優勢植物有杜鵑、黃梔子、金櫻子、茅栗、烏飯樹、三葉赤楠、毛冬青、長葉凍綠、短尾越桔、萁脊、芒、野古草等,除分布于鄱陽湖地區外,還分布于贛江沖積平原的四周丘陵和山前地帶。

動物資源

  江西水域面積廣闊,山地峻峭延綿,植被覆蓋率較高,生態環境較為優越,特別是近年來環保措施的不斷加強,豐富的動物資源日益得到有效保護。歷年調查表明,全省現有脊椎動物600余種。其中魚類170余種,約占全國的21.4%(淡水魚);兩棲類40余種,約占全國的20.4%強;爬行類70余種,約占全國的23.5%;鳥類270余種,約占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約占全國的13.3%。魚類和鳥類種類較多,經濟價值較大,成為開發利用和資源保護的重點。

水生環境動物

  魚類 鄱陽湖有140余種,占全省81%以上。1962年捕撈量達5063萬斤,是捕撈年產量最高年。鄱陽湖種類最多的為鯉科魚類,共計70多種,占鄱陽湖主要經濟魚類約55%,其中鯉魚、鯽魚幾乎占整個鄱陽湖魚產量的一半。產量較大的還有刀鱭鳳尾魚)、黃顙黃牙頭)、鯰魚草魚、青魚、鰱魚、鳙魚四大家魚等,銀魚則是鄱陽湖名產。此外,五大河水系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鯰、烏魚、吻鲴、江鼠、馬口魚、白甲魚、鰍、鱔等。

  水禽及涉禽 以雁形目、圖形目鳥類為主。除少數為留鳥外,主要是候鳥。冬季鄱陽湖形成許多小湖和沼澤,盛產草根、魚蝦、水生昆蟲幼蟲和螺、蜆等軟體動物,是候鳥的豐盛飼料,因而使鄱陽湖成為世界有名的候鳥越冬地之一。雁形目中常見的有:鴻雁(大雁)、豆雁、白額雁等。珍貴種類有:小天鵝、大天鵝、鴛鴦等。還有不少世界性保護的珍禽,如白鶴。其他珍貴種類還有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鸛、黑鸛、白鷺、黃咀白鷺、蒼鷺和大鴇等。

  水生哺乳動物 在鄱陽湖??梢姷?a href="/index.php?title=%E6%B1%9F%E8%B1%9A" title="江豚">江豚(江豬),一般系由長江游入,與鯨同目。在九江和湖口還發現有世界最珍貴的淡水鯨類之一的白鰭豚。

  軟體動物 鄱陽湖軟體動物近60種。經濟價值最高的為三角帆蚌縐紋冠蚌,均可用以培育珍珠。

  浮游動物 有技角類6科18屬、撓足類4科l1屬以及各種輪蟲和眾多原生動物。

山地丘陵生境動物

  毛皮獸 有50多種。其中數量較大的有黃鼬(黃鼠狼)、等。還有狼、狐、大靈貓、水獺、水鹿、豬獾、狗獾、鬣羚、黑麂、獐及少量的云豹和金錢豹。全省毛皮獸以九江、吉安、宜春、上饒等地區為多。但由于森林過伐和濫捕,獸類資源大幅度下降。目前數量尚多經濟價值較大的還有小麂、黃鼬助、豹貓、鼬獾等。數量較多但經濟價值較小的有華南野兔。還生長著少量獼猴、短尾猴等。彭澤有野生梅花鹿,已建立自然保護區。

  鳥類 有270多種。主要種類有環頸雉(野雞)、白鷴、竹雞、珠頸斑鳩、紅咀相思鳥、畫眉、鵪鶉、八哥、暗綠繡眼鳥等。農林益鳥有160多種。如啄木鳥、樹鷚、伯勞、杜鵑、八哥、松鴉、紅咀蘭鵲、喜鵲、烏鴉、鵲鴝、烏鶇、棕頭鴉雀、壽帶鳥、白臉山雀、樹麻雀、金腰燕、家燕等,以森林和農作物害蟲為食。還有滅鼠能手如各種貓頭鷹和鵂類等。

  爬行類及兩棲類 爬行類動物74種,其中蛇類55種。蛇類中毒蛇15種,主要有眼鏡蛇、銀環蛇、尖吻蝮(五步蛇)、日本蝮、竹葉青、烙鐵頭、白頭蝰、絞花林蛇、福建麗紋蛇和中國水蛇等;無毒蛇40種,主要有滑鼠蛇、灰鼠蛇、烏梢蛇、翠青蛇、赤鏈蛇、游蛇、紅點錦蛇、黑眉錦蛇、水蛇等。爬行類中還有鱉(甲魚)、金龜、大頭平胸龜、白條草蜥、銅石龍子、藍尾石龍子、壁虎、脆蛇蜥等。在彭澤縣沿江地方,曾發現過我國特有的揚子鱷。兩棲類有肥螈、東方蠑螈和青蛙、金線蛙、澤蛙、虎紋蛙、沼蛙以及個體可達1斤左右的棘胸蛙(石雞),還有各種蟾蜍、雨蛙、樹蛙、姬蛙等。蛙類均為滅蟲能手,有的蛙每一個體一年可以消滅一萬多只害蟲。在兩棲類中,有珍稀動物大鯢(娃娃魚),已建立專門機構進行保護和人工繁殖。

珍稀動物

  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白鶴、黃腹角雉、白鸛、黑鸛、白鰭豚、揚子鱷、華南虎、梅花鹿等。

  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獼猴、短尾猴、穿山甲、金貓、云豹、黑熊、毛冠鹿、水鹿、小天鵝、白頭鶴、鴛鴦、白頸長尾雉、大鯢等。

  國家三類保護動物 大靈貓、小靈貓、獐、鬣羚、斑羚、白鷴、大鴇、棘胸蛙、蟒蛇等。

礦產資源與地熱礦水資源

固體礦產資源

  江西為環西太平洋成礦帶的組成部分。區內地層出露齊全,巖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是中國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礦產基地之一,也是中國礦產資源配套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種礦產中,江西已發現各類固體礦產資源l40多種,其中探明工業儲量的89種;礦產地700余處,其中大型礦床80余處,中型礦床100余處。在探明的89種礦產儲量中,居全國前五位的有33種。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銅、鎢、鉭、銫、鉈、鈧、金、銀、鈾、釷、伴生硫、溶劑白云巖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銣、鋰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釔礦、鉍、鈹、巖鹽、蛇紋巖等,居第四位的有鉬、鈮、螢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錫、鋯、玻璃用白云巖等。特別是銅、鎢、鈾釷、鉭鈮和稀土被譽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其他還有不少金屬、非金屬礦產也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五分之一,工業儲量占全國儲量的三分之一。德興的斑巖銅礦,是全省重要的銅礦,探明儲量占全省總儲量的67.7%;伴生的金占全省總儲量的98%,伴生的銀占50%以上;伴生的硫達2067.7萬噸,占全省總儲量的26.4%。江西銅礦儲量大,埋藏淺,易采易選,開采時能同時回收多種伴生礦產,使一礦變多礦,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目前江西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

  :黑鎢儲量在全國占第一位,礦床分布以贛南為最多。該類型礦床易采易選,并伴生有錫、鉬、鉍、銅、鈹、鈮、鉭和稀土等多種礦產。

  鉭鈮:主要分布在贛中和贛東南地區。

  稀土:江西擁有罕見的花崗巖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礦床,具有易開采、易提取、放射比度低的優點,且品種齊全,特別是重稀土的儲量很大,其中釔族稀土探明儲量占全國第一位。礦床主要分布在贛州地區。

  黑色金屬類:除鐵礦儲量可觀外,尚有大型錳礦產地,質量優良;贛北地區釩礦規模大,資源前景好。江西還發現有特大型銀礦、特大型鉛鋅礦以及中型以上金礦鉛鋅礦、銻礦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非金屬礦產:有70余種,大中型礦床20多處。其中瓷土、熔劑灰巖等量大質優。還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潤土、滑石、花崗石、大理石、珍珠巖等多種礦產,其中贛西粉石英礦面積大、儲量豐、埋藏淺,礦體裸露,適宜于工業規模露天開采。

地熱水及礦水資源

  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現有溫泉百余處、熱水鉆孔20多處。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鉆孔)。以60℃以下的多,約占總數的86%左右。溫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熱水鉆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溫泉分布以贛南和贛中南為最密,約占總數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于該區,約占64%左右。主要分布區域為贛中贛南的遂川、上猶、全南、安遠、石城等21縣市,贛東的臨川、崇仁等9縣市,贛東北的德興等4縣市,贛西北的星子、武寧、銅鼓、靖安等14縣市。

  江西地下熱水、礦水化學類型較簡單,以微礦化(<1克/升)重碳酸鹽鈉質或鈣質水為主,占總數80%以上,次為弱礦化( 1~3克/升)重碳酸鹽硫酸鹽鈉質或鈣質水。氟離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較高,分別為2~13及40~110毫克/升。在已作水質分析的溫泉及熱水孔中,有30多處符合飲用水標準,其余有氟、錳、鐵、砷等離子超標;40余處宜于灌溉,其余為水溫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標;30多處宜于水產養殖,其余為氟、銅、硫化物、鋅、砷、汞或鉛等超標;70余處可作醫療礦水,其中氟水50多處(武寧的湯里、上猶的暖塘等),硅水近30處(遂川的湯湖、南豐的湯尾等),另有鐳水(武寧的溫湯、銅鼓的溫塘等)、碳酸水(尋烏的吊神排、贛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湯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溫水(樂平的龍潭等)及鈾、錳、鋰、碘、溴、鍶、硼和硫化氫水等若干處。

  全省地熱水利用較好的有20多處,新建溫泉療養院多處。開發礦泉飲料的工作也已進行。利用地熱水進行良種培植、孵化家禽、繁殖魚苗等也取得成效。

土壤資源

  主要有八個土類,地帶性規律和地域性規律都比較明顯。

  紅壤 江西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地帶性土壤,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資源??偯娣e13966萬畝,約占全省總面積的56%。積極、合理和科學開發利用紅壤資源,對發展江西農業有重大意義。根據紅壤的發育程度和主要性狀,大致可劃分為紅壤、紅壤性土、黃紅壤等三個亞類。

  紅壤亞類:面積最大,約8798.4萬畝。凡有一定的植被覆蓋、剖面發育正常的均屬這一類型。由于所處地形和植被狀況不同,其肥力屬性有一定差異。山地紅壤坡度大,土層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夾有較多的半風化母質碎塊。丘陵紅壤通常土層深厚,石質性不強。紅壤在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則礦質養分不足。

  紅壤性土亞類:是在缺乏穩定成土條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見于丘陵山區,面積約3673.3萬畝,肥力和利用價值都較低。

  黃紅壤亞類: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間的山地,面積約1494.3萬畝,是紅壤向山地黃壤的過渡類型,由于植被較好,自然肥力一般較高。

  紅壤在多種母質上都可以發育,理化性狀有一定差異。發育于第四紀紅色粘土的紅壤,廣泛分布于低丘崗地,進賢、東鄉、余江、波陽、余干、豐城、峽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臨川和吉泰盆地集中連片,土層深厚、土質粘重,透水、通氣性差,養分含量低;由紅砂巖發育形成的紅壤,主要分布在贛東北的貴溪、弋陽、橫峰、鉛山、玉山、上饒、德興、余干等市縣,吉安和永新之間也有分布,整個土層中含粉砂和細砂較多,質地疏松,通氣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則較差,土層較??;由花崗巖風化物發育形成的紅壤,主要分布于省境邊緣山地和高丘,興國、于都、寧都、瑞金、贛縣等市縣比較集中連片,整個土層中夾有多量石英砂和礫石,質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嚴重的水土流失區,但含鉀量高;在千枚巖、板巖、片麻巖等變質巖上發育形成的紅壤,質地粘細,自然肥力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區。

  黃壤 面積約2500萬畝,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0%,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間。土體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較高,很適于發展用材林和經濟林。

  山地黃棕壤 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以上的山地?,F有植被一般為常綠與落葉混交林,生長茂密,覆蓋度大。山地黃棕壤土肥力高,適于發展林業和種植藥材等。

  山地草甸土 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高山的頂部,面積很小。由于水分充足、陰涼濕潤,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土壤潛在肥力高,部分地塊可用于開發藥材種植等。

  紫色土 在紫色砂頁巖風化物上發育的一類巖性土。面積約835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3.3%。主要分布在贛州、撫州和上饒地區的丘陵地帶,其他丘陵區也有小面積零星分布。常與丘陵紅壤交錯分布組成復區。紫色土磷和鉀的含量較為豐富,適種性廣,為南豐蜜桔以及煙草等經濟作物的重要適種土壤。

  潮土 成土母質為河湖沉積物。主要分布在鄱陽湖沿岸、長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選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質地越粗;距河流越遠,質地越細。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層理性明顯,常出現上、中、下不同的質地層次,對土壤肥力性狀影響較大。潮士土層深厚,土體淺棕灰至暗棕灰色,質地砂壤至輕粘土,土壤物理性質一般較好,丈體疏松多孔,通氣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類的重要種植土壤。

  石灰土 在石灰巖母質上發育的一類巖性土。零星見于彭澤、德安、宜春、萬載、分寅、萍鄉、新余、瑞金、會昌、南康、全南、龍南、崇義等縣市的石灰巖山地丘陵區。一般土層淺薄,大多具有石灰反應。根據肥力和顏色又可分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紅色石灰土等。

  水稻土 由各類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廣泛分布于省內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階地,面積約3000萬畝左右,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80%以上。根據水型特征,水稻土又可分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潛育性水稻土等三個亞類。

  淹育性水稻土:水稻土發育的初期階段。分布地勢較高,浸水耕種的時間較短,地表水在成土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包括紅壤起源的黃泥田、紫色土起源的紫泥田、石灰土起源的石灰泥田等。

  潛育性水稻土:分布于地勢較低、地下水位較高的山丘垅田、坑田、沖田下部和平原低洼地段。犁底層以下長年處于積水狀態,鐵錳還原,土色呈明顯的灰黃或灰藍色,形成爛泥田、銹水田、冷浸田等。

  潴育性水稻土:水稻土中發育良好的類型。分布的地形部位介于前兩者之間。排灌條件一般較好,水分干濕交替,土壤中鐵、錳等物質氧化還原,淋溶淀積作用頻繁,粘粒下移,形成深厚的豬育層,肥力較高。

  水稻土的肥力狀況還取決于耕作和培肥措施的水平。全省水稻土中,高產、中產和低產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如何提高中產田、改造低產田,是發展江西農業的一個重要課題。

  除水稻土外,全省農業土壤尚有600萬畝左右的旱地土壤。主要為潮沙泥土、烏泥土、黃泥土、紫泥土、馬肝土等。

水資源和水力資源

地表水資源

  豐富的地表水資源,為江西省的一大潛在優勢。全省平均年降水深l600毫米,相應平均每年降水總量約2670億立方米。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385億立方米(根據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統一規定計算),折合平均徑流深828毫米,徑流總量居全國第七位。按人口平均居全國第五位,按耕地平均居全國第六位。約相當全國畝均占有水量的二倍。江西河川徑流總量雖然豐富,但季節和年際變化較大,地區分布有差異。必須繼續興建相當數量的水利工程,對天然水量進行調蓄,在時間上對水量進行再分配,以余補缺,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以適應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和防洪抗旱的需要。

  河川徑流量 各河系的年徑流量贛江最大,接近黃河流域的年總水量。單位面積的產水量則信江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的產水量達106.7萬立方米;贛江最小,平均78.8萬立方米左右。

  河川徑流特點 地表徑流分布趨勢基本上和降水量相似:贛東大于贛西、山區大于平原。三個高值區均達l200毫米(折合每平方公里年產水量120萬立方米)。武夷山區最高可達1400毫米。全省以贛東北地區為最大,婺源、貴溪、黎川一線以東地區普遍大于1000毫米;鄱陽湖盆地、吉泰盆地、贛州盆地均為低值區,一般在600毫米至700毫米;其他地區一般在700毫米至900毫米。全省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故季節性變化很大。汛期河水暴漲,容易泛濫成災;枯水期水量很小,又感水源不足。故具有夏季豐水、冬季枯水、春秋過渡的特點。

  降水和徑流的年內季節分配不均衡,年際水最變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續出現,是造成全省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

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值為212億立方米以上。年內分配為:豐水期123.8億立方米,占全年的58%,多在4、5、6、7月間;平水期55.5億立方米,占26%,多在3、8、9、10月間;枯水期34.1億立方米,占16%,多在1、12、1、2月間。其年際變化為:偏豐年(頻率20%) 282億立方米,平水年(頻率50%) 217億立方米,偏枯年(頻率75%) 150億立方米,枯水年(頻率95%) 67億立方米。全省具有集中開采價值的地下水資源為68億立方米/年。贛北富于贛南,贛西富于贛東。鄱陽湖平原最豐富,具集中供水意義的沖積層潛水可開采資源達31億立方米/年;其次為袁水、錦江和瀘水流域等。

  具集中開采價值的地下水在全省分布面積較小,僅2.7萬平方公里,只占全省總面積的16.2%。主要有平原沖積層潛水,賦存于河谷及湖盆砂礫石中,水量大,天然資源量達40億立方米/年,占全省的59%,且水質好、水位淺。其次是賦存于石灰巖、白云巖一類可溶性巖石中的巖潛水,水量也較大,天然資源量28億立方米/年,占全省的41%,水質也較好。兩者都可作為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重點。占全省面積83.8%的其它地區,則較少可供集中開采的大面積地下水分布,但在一些丘陵山區仍可利用地下水作為農田自流灌溉的主要水源;同時在這些區內的地層斷裂發育段,也不排除有可開采的中小型供水源地的可能。

  江西約有60%的市縣處于紅色砂礫巖層區,部分工礦企業位于巖漿巖、變質巖區,有些地方存在可開采地下水資源較缺乏問題或水質較差問題。而分布面及資源量均具重要意義的主要地下水沖積層潛水,由于受地表水污染,個別地方開始出現程度不等的砷、酚、氰化物等有害元素含量超過飲用標準的跡象。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地下水資源在開發利用上可以優先考慮為城市提供優質生活用水。地下水以重碳酸鹽淡水為主,水質優良,水量相對穩定,使用簡便,不易污染。特別是有適宜水文地質條件的城市如南昌、萍鄉、九江、吉安、上饒、宜春以及贛縣、石城、于都、廣昌、樂平、余于、上高、峽江、高安、奉新、分宜、銅鼓、吉安、吉水、泰和、永新、進賢、南城、宜黃、瑞昌、永修、修水等市縣,可以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而以地表水作為生產用水的主要水源。在滿足生活用水前提下,全省平水年可集中開采的地下水源還有數十億立方米,可用于工業方面。如紡織工業的空調,解決用水量大的化工、鋼鐵等工業需求。此外,干旱年地表水不能滿足灌溉時,可開采平原沖積層潛水作為補充水源。還可根據情況積極開發利用醫療礦水及可用以提取礦產原料(碘、溴、鉀鹽等)的工業礦水等。

水力資源

  全省水能理論蘊藏量682萬千瓦以上。與主要負荷中心的華東、東北、華北地區各省相比處于較為豐富的地位。在華東地區六個省區中則處于第二位。據統計,江西可能開發的水力資源有610.89萬千瓦,年發電量215.61億度。其中可裝機500千瓦以上水電站504處,裝機容量510.86萬千瓦,年發電量190.53億度;一萬千瓦以上水電站64處,裝機容量401.5萬千瓦,年發電量l52.3億度;2.5~25萬千瓦水電站33處,裝機容量231.49萬千瓦,年發電量86.34億度;25萬以上大型水電站有萬安、峽山、峽江3處,裝機容量131.8萬千瓦,年發電量45.55億度。

  省內中小河流密布,廣大農村蘊藏著相當豐富的小水電資源,全省可開發的萬千瓦以下小型水電站裝機容量209.32萬千瓦,年發電量63.31億度。全省可開發小水電資源在一萬千瓦以上的有60個縣。

經濟

  2011年,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8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1.1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6592.2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增加值3600.5億元,增長10.7%。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3%、67.4%和28.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0:56.9:31.1。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6393.2億元,增長13.6%,占GDP的比重達55.2%。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主體地位初步顯現,實現生產總值6804.8億元,增長12.8%,占全省的58.7%。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增加值1568.3億元,增長21.6%。人均生產總值25884元,增長11.8%。

  全年財政總收入1645.0億元,比上年增長3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53.4億元,增長35.4%。財政總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2%,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稅收總收入1368.7億元,增長32.5%,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83.2%??h域財力進一步增強,全年財政總收入超1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40個,其中南昌縣超45億元。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2%,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6個百分點;居住類價格上漲4.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4.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1.3%,其中冶金工業上漲23.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2.4%,其中有色金屬材料和電線類上漲25.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8.4%。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4.3%。

  年末從業人員253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3.9萬人。城鎮新增就業52.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8%。

教育

  2011年,研究生教育在校研究生2.4萬人,普通高校在校生82.9萬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生分別達78.3萬人、200.9萬人和434.0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3萬人;幼兒園9431所,在園幼兒145.5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7.5%,比上年提高2.0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7.5%,提高1.5個百分點;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3%;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

普通高校

  參見 →  中國普通高校

南昌大學圖書館
  1. 南昌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11工程大學)  
  2. 華東交通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3. 東華理工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撫州市  本科  
  4. 南昌航空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5.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本科  
  6.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景德鎮市  本科  
  7.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8. 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9. 贛南醫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本科  
  10.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11. 上饒師范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上饒市  本科  
  12. 宜春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宜春市  本科  
  13. 贛南師范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本科  
  14. 井岡山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吉安市  本科  
  15.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16. 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17. 景德鎮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景德鎮市  本科  
  18. 萍鄉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萍鄉市  本科  
  19.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20. 南昌工程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21. 江西警察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22. 新余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新余市  本科  
  23. 九江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本科  
  24. 江西工程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新余市  本科  民辦
  25. 南昌理工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26.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27. 江西服裝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28. 南昌工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29.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30.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本科  民辦
  31.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32.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撫州市  本科  民辦
  33.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34.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本科  民辦
  35.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景德鎮市  本科  民辦
  36.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37. 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38.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39. 贛南師范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本科  民辦
  40.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理工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41.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民辦
  42. 南昌師范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本科  
  43.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44. 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上饒市  ???/font>  
  45. 九江職業大學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font>  
  46.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font>  
  47.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48. 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景德鎮市  ???/font>  
  49. 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50.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51.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font>  
  52.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53. 鷹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鷹潭市  ???/font>  
  54.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55. 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56.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font>  
  57.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font>  
  58.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59.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萍鄉市  ???/font>  
  60.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61. 江西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 民辦
  62. 南昌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 民辦
  63.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64.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65.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宜春市  ???/font>  
  66.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萍鄉市  ???/font>  
  67. 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68.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69. 撫州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撫州市  ???/font>  
  70. 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71. 江西中醫藥高等??茖W校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撫州市  ???/font>  
  72. 江西先鋒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 民辦
  73. 江西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74. 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75. 江西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76.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77. 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上饒市  ???/font>  
  78.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79. 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宜春市  ???/font>  
  80. 贛西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新余市  ??? 民辦
  81.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82.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新余市  ??? 民辦
  83. 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 民辦
  84. 江西泰豪動漫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 民辦
  85. 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新余市  ???/font>  
  86. 江西管理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87. 江西傳媒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88. 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 民辦
  89. 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景德鎮市  ??? 民辦
  90.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九江市  ??? 民辦
  91. 贛州師范高等??茖W校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font>  
  92.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font>  
  93. 宜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宜春市  ???/font>  
  94.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吉安市  ???/font>  
  95. 江西洪州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宜春市  ??? 民辦
  96. 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鷹潭市  ???/font>  
  97. 南昌影視傳播職業學院   江西省教育廳主管   所在地:南昌市  ??? 民辦
  98. 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江西省主管   所在地:贛州市  ???/font>

文化

方言

  江西省可以明顯地分為若干個方言區。贛語是江西的主要語言,使用人口大約占三分之二??图以捠褂萌丝诩s占六分之一,主要分布于南部,以及贛西北銅鼓。九江使用江淮官話。贛州市章貢區和信豐縣城使用西南官話。婺源縣、浮梁縣、德興市使用徽語。上饒市、上饒縣、玉山縣、廣豐縣和德興市(限隴頭)使用吳語。

歷史文化名城

  南昌:別稱洪城、英雄城

  景德鎮:別稱瓷都

  萍鄉:別稱江南煤海

  贛州:有“世界鎢都”之稱

  吉安:古稱廬陵

  臨川:別稱才子之鄉

  九江:別稱潯城

贛文化

  產生于本土的長江文明不斷地融合黃河文明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

贛劇
  贛劇

贛菜

  又稱江西菜,代表菜:

  藜蒿炒臘肉

  三杯雞:南昌市的特色,因烹調雞塊時加入甜米酒、豬油、醬油各一小杯,不放湯水,用炭火將雞塊燉熟而得名。調料中增加了香蔥、生姜等,用小砂鍋加蓋放在炭爐上慢火燉制。上桌后滿座飄香,砂鍋內雞塊色澤發紅,雞肉鮮美,湯汁香醇,且為原味

  豫章酥鴨

  永新狗肉

  蓮花血鴨

  安?;鹜?

  向塘土雞

  瓦罐煨湯

  粉蒸肉

  井岡山煙筍燒肉

  贛南小炒魚

  新余水北豆腐

南昌小吃

  水煮油炸

  石頭街的麻花

  涼拌藕片

  糖果:早點,一般與跟油條一起賣

  團子

  拌粉拌面:南昌早點

  南昌炒粉:多佐以青菜香菇,肉絲

  凍米塘:以豐城的最出名,曾名江南小切,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賜予的名稱。

  松糕:將糯米粉、粳米粉、砂糖、蓮心、核桃仁、玫瑰花、黃桂花、蜜棗等料拌和均勻,入蒸籠推平,撒果料、香料及豬油丁,經擺花、撒糖、蒸熟、冷卻而成。潔白光亮,細膩甜香,松軟爽口,熱食最佳,冷食亦宜。

  白糖糕:白糖發糕

  麻糍

  酒糟湯圓:以糯米粉制成小圓球形,入沸水煮熟,以酒糟、白糖拌和而成。白潤如玉、糟香濃郁,味甜適口。

江西特產

南豐蜜桔
  南豐蜜桔 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從唐朝開始就被歷代列為 皇室貢品,故南豐蜜桔獲得“貢桔”的美稱,成為水果中的稀有珍品 馳名中外。 南豐蜜桔皮薄核小、汁多無渣、色澤金黃、風味濃甜、香氣醇 厚,且營養豐富。果汁含檸檬酸、多種維生素、糖份、氨基酸和磷、 鐵、鈣等元素,桔皮健脾化痰,桔絡通經活血,桔核理氣散結,多次被 評為全國優質水果,尤其是從南豐蜜桔小果系中選育出來的優良株系 “楊小2-6”,果形、色澤、味道更令人叫絕,在全國柑桔良種鑒評 會上,曾先后兩次被評為一類良種,內質獲最高分,倍受消費者青睞。

  江西米粉 久負盛名的南昌米粉,具有潔白、細嫩、久漂不爛、久炒不碎的特點。南昌米粉歷史悠久,主要制作原料是優質晚米。要經過浸米、磨漿、濾干、采漿等多道工序。吃法也方便、簡潔,可以涼拌米粉、炒煮米粉,放入姜沫、蒜沫、麻油、醬油、蔥花、咸菜沫、最不可少的是南昌人喜歡的辣椒和胡椒粉。

  李渡毛筆 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傳說秦代蒙恬發明“柳條筆”不久,咸陽人郭解和朱興由中原流入江西臨川李渡一帶,傳授制筆技藝。經過世代相傳,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制筆工藝,博得了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擔任臨川內史時,對李渡毛筆愛不釋手。他的書法珍品有不少是用李渡毛筆書寫的。由于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解放后,在進賢縣李渡鎮成立了專業化的毛筆生產廠。李渡毛筆品種繁多,式樣新穎,大小齊全,長短兼備。品類有狼、紫、雞、羊,兼五毫;裝潢分黑、白、花、炕四管;筆鋒則有紅、綠、黃、白、青、藍、紫七色。近年來制作的“純凈紫毫”、“七紫三羊”、“墨翰”等名牌傳統產品,風靡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受歡迎的出口品種還有“書家妙品”、“百花爭艷”、“進賢獨秀”、“白云狼毫”、“羊毛小楷”、“極品純凈狼毫”等十九個。目前李渡毛筆的年產量達120萬支以上。

  金星宋石硯 產于九江市屬星子縣橫塘駝嶺,迄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 此硯石質堅韌,剛而不脆,柔而不嬌,溫潤瑩潔,紋理縝密。 星子縣工藝美術廠生產的金星硯,規格齊全,品種繁多,有順水淌池硯、禮臺硯、旅游硯、學生硯、精工雕花硯、天然雕花硯等十余個品種。雕刻有陰雕、陽雕、淺平雕、半立體雕、浮雕等多種工藝。圖案以仿制傳統優秀品種為主,古為今用,改革創新,目前已仿制淵明硯、羲之喜鵝硯、藍亭佳景、鄱湖春色、廬山風光、歲寒三友等580余種花色圖案,還可根據顧客的設計雕刻。 金星宋石硯包裝精美,古色古香,有宋錦盒、生漆推光香檀木盆、仿紅木盒、木紋紙盒、花紋紙盒等多種包裝,還有集筆、墨、硯、筆架于一盒的組合包裝。既是研墨書畫的實用工藝品,又是書畫愛好者的紀念品。 1981年,金星硯獲江西優質產品獎,并在廣交會上獲得外商的普遍贊譽。1984年7月,在全國旅游產品展銷會上,金星硯中的“廬山三峽橋”硯獲二等獎。1986年,“九龜荷葉”硯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一等獎。金星宋石硯遠銷日、美、加拿大、東南亞等國。

  鄱陽湖銀魚 形體細長光滑,頭扁口大,曬干后,似雪白銀條,故稱“銀魚”。銀魚是淡水魚類中之珍品,營養豐富,是上等滋補品。

  四特酒 產于江西清江。據清江縣《縣志》記載,四特酒已有1700百余年的釀造歷史。早在明.清時代,四 特酒已暢銷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地。四特酒具有“亮似鉆石透如晶,芬芳撲鼻迷逗人,柔和醇甘無雜味,滋身清神類靈芝”四大特色,并因此而得名“四特酒”。四特酒擇取小曲甜酒和大貢高梁酒二者的優點,選用肥碩大米為原料,優質麥制大 曲,采用傳統工藝,大貢作糖化發酵劑,汲取深井泉水,固態地窯發酵,久貯陳釀, 精心勾兌而成。四特酒于1963年、1980年、1983年,連續被評為江西省名酒。兩次榮獲江西省優 質產品稱號。1984年,在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榮獲銀杯獎。

  泰和烏雞 烏雞是中國特有的藥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產烏骨雞最為正宗,泰和烏雞外形逸麗、具有鳳冠、綠耳、雙纓、五爪、胡須、白絲毛、毛腳、烏皮、烏肉、烏骨十大特征,號稱“十全十美”,雞中魁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泰和烏雞在1915年“巴拿馬萬雞大選賽”中,一舉奪得金牌。由于該雞的形成與泰和縣武山水土中特有的豐富微量元素密不可分,異地引種三代之內必然褪化,所以,泰和烏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烏雞品種?! ?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 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年間的歷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并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制而成。它顯得靈巧、明徹、透剔,特別高雅秀潔,

  景德鎮青花瓷 被人們稱為"人間瑰寶"。始創于元代,到明、清兩代為高峰。它用氧化鈷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后高溫一次燒成。它藍白相映,怡然成趣,晶瑩明快,美觀雋永。白釉青花一大城,花從釉里透分明,使人賞心悅目。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帶去大批青花瓷,與30多個國家進行交往。不少珍品現被收藏在英、美等國博物館。

交通

航空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機場建于1996年10月,1999年9月竣工通航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

  贛州黃金機場

  景德鎮瓷都機場

  九江廬山機場

  吉安井岡山機場

  上饒三清山機場(在建)

  宜春明月山機場(在建)

鐵路

鐵路名稱 鐵路起點 鐵路終點 江西境內途徑 備注
浙贛鐵路 浙江省杭州市 湖南省株洲市 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 東西向橫貫江西北部,1937年通車,長947公里。其中萍鄉礦區至湖南株洲段長89公里,1899年開工,1905年竣工。
京九鐵路 北京市 香港九龍 九江市、南昌市、吉安市、贛州市 南北縱貫江西中西部,1996年通車,其中南昌九江段建于1916年。南昌市是京九鐵路沿線唯一的省會城市。
武九鐵路 湖北省武漢市 九江市 瑞昌市、九江市 國家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完成電氣化改造,最高速度為200km/h,可開行和諧號動車組。
銅九鐵路 安徽省銅陵縣 九江市 九江市、湖口縣、彭澤縣 國家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鷹廈鐵路 鷹潭市 福建省廈門市 鷹潭市、資溪縣 1957年通車,1993年完成電氣化改造。
贛龍鐵路 贛州市 福建省龍巖市 贛縣、于都縣、瑞金市 2005年通車,正在進行擴能復線和電氣化改造。
閩贛鐵路 福建省福州市 上饒市 鉛山縣、上饒縣
皖贛鐵路 安徽省蕪湖市 鷹潭市貴溪市 浮梁縣、景德鎮市、樂平市、萬年縣、貴溪市
分文鐵路 新余市分宜縣 永新縣文竹鎮 分宜縣、安??h、永新縣 已暫??瓦\,未來將連接衡茶吉鐵路茶陵永新支線。
向樂鐵路 南昌縣向塘鎮 撫州市樂安縣 南昌縣、豐城市、臨川區、崇仁縣、樂安縣 原為工礦鐵路,現只有兩列車次行駛本線。
向莆鐵路 南昌縣向塘鎮 福建省莆田市 南昌縣、豐城市、臨川區、南城縣、南豐縣、黎川縣 尚在建設,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
贛韶鐵路 贛州市 廣東省韶關市 南康市、大余縣 尚在建設,是連接京九線京廣線兩大南北鐵路干線的重要聯絡線,將大大縮短江西市縣往返珠江西部地區的時間。
衡茶吉鐵路 湖南省衡陽市 吉安市吉安縣 井岡山市、泰和縣、吉安縣、永新縣 衡陽井岡山段及支線茶陵永新段尚在建設中。
昌九城際鐵路 南昌市 九江市 南昌縣、新建縣 設計速度250km/h,2007年開工建設,于2010年6月30日建成通車,為江西省第一條城際高速鐵路。
南昌西環鐵路 南昌市 南昌市 南昌縣、新建縣 尚在建設。
合??瓦\專線 安徽省合肥市 福建省福州市 婺源縣、德興市、上饒市 尚在建設,設計時速250km/h,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
滬昆客運專線 上海市 云南省昆明市 上饒市、鷹潭市、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 尚在建設,設計時速350km/h,預計2014年建成通車。

公路

公路編號 公路名稱 公路起點 公路終點 江西境內途徑 備注
G35 濟廣高速公路 山東省濟南市 廣東省廣州市 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贛州市 撫州段和贛州段尚在建設中
G45 大廣高速公路 黑龍江省大慶市 廣東省廣州市 九江市、宜春市、新余市、吉安市、贛州市 吉安以北又名武吉高速公路,吉安以南為原贛粵高速公路一部分。龍南至粵界(韶關市)尚在規劃。
G4511 龍河高速公路 贛州市龍南縣 廣東省河源市 龍南縣、定南縣 G45的聯絡線之一,亦為原贛粵高速公路一部分
G56 杭瑞高速公路 浙江省杭州市 云南省瑞麗市 瑞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婺源縣 在江西境內原為瑞九高速公路九景黃高速公路
G60 滬昆高速公路 上海市 云南省昆明市 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 原名滬瑞高速公路
G6001 南昌繞城高速 南昌市 南昌市 南昌市 分為南昌東繞城和南昌西繞城
G70 福銀高速公路 寧夏銀川市 福建省福州市 九江市、南昌市、撫州市 原名京福高速公路
G72 泉南高速公路 福建省泉州市 廣西南寧市 撫州市、吉安市、萍鄉市 尚在建設,江西段吉安以東又稱石吉高速公路,吉安以西又稱吉蓮高速公路
G76 廈蓉高速公路 福建省廈門市 四川省成都市 瑞金市、于都縣、贛縣、章貢區、上猶縣、崇義縣 在江西境內又稱贛瑞高速公路
S20 彭湖高速公路 九江市彭澤縣 九江市湖口縣 彭澤縣、湖口縣 尚在建設,將連接安徽省對應高速
S22 德婺高速公路 上饒市婺源縣 上饒市德興市 婺源縣、德興市 原為景婺常高速公路其中一段,未來將連接浙江省對應高速公路
S3501 景德鎮繞城高速 景德鎮市珠山區 景德鎮市浮梁縣 珠山區、浮梁縣 建設中,將連接杭瑞高速濟廣高速
S4503 贛州繞城高速 贛州市南康市 贛州市贛縣 南康市、章貢區、贛縣 連接廈蓉高速大廣高速
S49 楓生高速公路 新建縣楓林鎮 新建縣生米鎮 新建縣
S50 泰井高速公路 吉安市泰和縣 井岡山市 泰和縣、井岡山市 未來將連接湖南省對應高速
S66 贛韶高速公路 贛州市南康市 廣東省韶關市 南康市、大余縣 江西段又稱康大高速公路
S69 樟吉高速公路 宜春市樟樹市 吉安市吉州區 樟樹市、新余市渝水區、峽江縣、吉水縣、吉安市吉州區 原為贛粵高速公路一部分
S89 上蓮高速公路 萍鄉市上栗縣 萍鄉市蓮花縣 上栗縣、安源區、蓮花縣 規劃中,將泉南高速公路和連接湖南省對應高速
未知編號 永武高速公路 九江市永修縣 九江市修水縣 永修縣、武寧縣、修水縣 尚在建設中
未知編號 撫吉高速公路 撫州市金巢經濟開發區 吉安市吉州區 臨川、崇仁縣、宜黃縣、樂安縣、永豐縣、吉水縣 預計于2011年7月開建,2013年12月建成
未知編號 昌德高速公路 南昌市 德興市 德興市、樂平市、鄱陽縣、余干縣、南昌市 尚在建設中
未知編號 昌銅高速公路 南昌市西樞紐胡同 宜春市銅鼓縣 新建縣、奉新縣、宜豐縣、銅鼓縣 尚在建設中,和昌德高速公路相連為中部地區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快速通道(杭州-重慶)中的一段
G105 105國道 北京市 廣東省珠海市 九江市、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贛州市
G206 206國道 山東省煙臺市 廣東省汕頭市 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贛州市
G316 316國道 福建省福州市 甘肅省蘭州市 九江市、南昌市、撫州市
G319 319國道 福建省廈門市 四川省成都市 贛州市、吉安市、萍鄉市 此國道已改道,將不會經過井岡山市
G320 320國道 上海市 云南省瑞麗市 上饒市、鷹潭市、撫州市、南昌市、宜春市、萍鄉市
G323 323國道 瑞金市 云南省臨滄市 瑞金市、于都縣、贛縣、贛州市章貢區、南康市、大余縣

全省11個地市均通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進入全國前十。

旅游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參見 →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注:  括號內的數字為批次

5A級旅游景區

  參見 →  國家5A級旅游景區

  1. 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2007)
  2.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游區(2007)
  3. 江西省上饒市三清山旅游景區(2011)
  4. 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旅游景區(2012)
  5. 上饒市婺源江灣景區(2013)
  6.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2013)
  7. 宜春市明月山旅游區(2015)
  8. 瑞金市共和國搖籃旅游區(2015)
  9. 江西省撫州市大覺山景區(2017)
  10. 江西省上饒市龜峰景區(2017)

  注:  括號內的數字為評定的年份

龍虎山旅游景區
三清山旅游景區
井岡山風景旅游區

4A級景區

  明月山天沐溫泉度假村  宜春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  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  廬山龍灣溫泉度假村

  廬山天沐溫泉度假村   滕王閣           上饒弋陽龜峰景區   贛州通天巖景區

  婺源江灣景區      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    南昌市天香園景區   婺源縣大鄣山臥龍谷旅游區

  景德鎮市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  景德鎮市浮梁古縣衙景區  新余市仙女湖風景旅游區

3A級景區

  宜春三爪侖生態旅游區  九江龍宮洞風景區  九江石鐘山  贛州陽嶺森林公園  景德鎮陶瓷博物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游區

景點分區

贛中:

  八一起義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

  安義古鎮文峰塔古浮橋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儺神(儺文化)世界面具公園

  西山萬壽宮

  南昌梅嶺風景區

  南昌贛江市民公園

  撫州湯顯祖紀念館

  撫州王安石紀念館

  吳城商代遺址

  筑衛城遺址

  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

  文天祥紀念館

  渼陂古村

贛北: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1996年列為世界遺產世界人文景觀

  柘林湖,廬山西海

  鄱陽湖,世界生命湖泊,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保護濕地之一,全世界最大的候鳥棲息地

  高嶺-瑤(窯)里

  景德鎮,江南名鎮,千年瓷都,“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巔峰是此都”,尤其以“青花瓷”著名

  樂平古戲臺

  共青城,富華山上的(胡)耀邦陵園

贛東:

  龍虎山及天師府,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道教發祥地,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龜峰,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上饒集中營

  三清山:2008年7月8日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武夷山黃崗山,江西東部最高峰,華東屋脊

  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

  弋陽,贛劇與明朝“京腔”(高腔)發源地

  靈山: 2009年12月28日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贛西:

  井岡山,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仙女湖,傳說七仙女下凡之地,位于新余市城西,為AAAA級國家風景名勝景點。

  明月山

  三爪侖

  武功山:江南三大名山之一

  安源工人紀念館

  秋收起義廣場

  孽龍洞,形成于1.8億年前的天然溶洞,洞長4200余米,舊稱孽龍洞,洞內怪石、清風、流泉、飛瀑,被稱為洞中“四絕高九米,寬七米,被地質和園林專家稱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洞天奇觀。1982年曾被中國風景名勝權威、同濟大學教授陳嚴周先生譽為“天下第一洞”、“地下藝術長廊”

贛南:

  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瑞京)

  贛州宋城

  贛南客家圍屋

  三百山,珠江的東江源頭

  九嶺山九連山,南嶺嶺南

  通天巖

江西人物

古代:

  吳芮(鄱陽)(?-前202年),江西第一人杰,為春秋時代吳國國王夫差的七世孫。秦朝時任番陽令,號曰番君。

  徐稚(南昌):(97—168),字孺子,東漢經學家,世稱“南州高士”。

  許遜(南昌):(239—374),字敬之,東晉道士,創凈明道派,被尊為許真君。

  陶淵明(九江):(365—427),東晉人,卓越的田園派詩人。

  林士弘(鄱陽):(?-622),隋末南方起義領袖,曾建立南方的楚政權。

  綦毋潛(南康):(691-756),唐代詩人,詩風接近王維,被認為是唐時江西詩文成就最高者。

  劉慎虛(奉新):(715?-??),唐代詩人,詩文歸屬山水田園詩派,晚年隱居建昌縣桃源里。

  盧肇(新余):(818—882),江西科舉史上第一個狀元,在文學和書法上也有一定造詣。

  鄭谷(宜春):(848-911),唐代詩人,詩作多為詠物,以《鷓鴣詩》最出名,稱鄭鷓鴣。

  董源(南昌):(?-約 962 年),畫家,生活于五代晚期至北宋初年,南派山水畫鼻祖。

  王欽若(新余)(962年-1025年),北宋初期的政治家,真宗時期的宰相,主導編纂《冊府元龜》。

  晏殊(進賢):(901-1055),北宋官吏、詞人,字同叔,北宋臨川縣文港鄉(今屬進賢縣)人,著有《珠玉詞》。

  歐陽修(吉安):(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疤扑伟舜蠹摇敝?。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西廬陵(今吉安)人。

  曾鞏(南豐):(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臨川):(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疤扑伟舜蠹摇敝?。

  晏幾道(進賢):(約1030-1106),北宋詞人,詞風清麗婉約,小令尤其出色,著有《小山詞》。

  黃庭堅(修水):(1045—1105),北宋詩人,書法家,宋四家之一。

  汪應辰(玉山):(1118-1176),南宋官吏、詩人、散文家,曾中狀元,有神童之稱。

  洪邁(鄱陽):(1123-1202),南宋文學家,著有《容齋隨筆》。

  楊萬里(吉水):(1127-1206),南宋詩人,中興四大詩人之一。

  朱熹(婺源):(1130-1200),南宋哲學家,被尊為朱子,是宋明理學(也叫朱子理學,程朱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江西婺源人。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陸九淵(金溪): (1139-1193),南宋哲學家,在以往儒學發展的基礎上,創立了心學體系,開創了心學一派。

  姜夔(鄱陽):(約1155-1221),南宋詩詞作家、音樂家,號白石道人,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謝枋得(弋陽): (1226-1289),南宋末年詩人和學者,民族英雄。

  劉辰翁(吉安):(1232-1297),南宋末期辛派詞人中成就較大的愛國詞人。

  文天祥(吉安):(1236-1282),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履善,又名宋瑞,號文山,江西吉安人。二十歲中狀元,官至右丞相。景炎三年(1278)兵敗被俘,囚于燕京(今北京)四年,不屈就義。

  汪大淵(南昌):(1311年~?),元民間航海家,曾先后兩次出海游歷南海諸國、澳大利亞、印度、埃及、地中海等地,著有《島夷志略》。

  馬端臨(樂平):(1254-1323),宋末元初史學家,著有《文獻通考》。

  周德清(高安):(1277-1365),元代卓越的音韻學家兼戲曲作家,著有《中原音韻》。

  解縉(吉水):(1369-1415),明代學者、文學家,洪武年間內閣首輔。主持編纂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永樂大典》。

  況鐘(靖安):(1383-1443),明代官吏、詩人,為官清正,人稱“況青天”。

  嚴嵩(新余):(1480-1565),明代官吏、詩人。嘉靖時在內閣二十年,專擅國事,是歷史上著名的權臣。

  夏言(貴溪):(1482-1548),明代官吏,嘉靖年間內閣首輔,著名賢相。

  魏良輔(南昌):(1501-1584),明代戲曲音樂家,發明水磨調(昆腔),是昆曲(南曲)的創始人,后世奉之為昆腔和昆曲之鼻祖,藝壇尊為“曲圣”。

  湯顯祖(臨川):(1550-1616),明代劇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清運道人。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鄒元標(吉水):(1551-1624),明代官吏,以直諫著稱,是東林黨領袖。

  宋應星(奉新):(1587-1666),明代科學家,著《天工開物》(被認為是同時代最出色的科技論著)。

  王猷定(南昌):(1598~1662),明末清初文學家,散文尤其出色,著有《四照堂集》。

  魏禧(寧都):(1624年-1681年),明末清初文學家,是當時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魏叔子文集》。

  朱耷(南昌):(1626年-1706年),明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號八大山人,寫意山水畫大家。

  蔣士銓(鉛山):(1725年-1785年),清代文學家,詩、文、戲曲創作都有較高成就,清代“乾隆年間三大家”之一。

  彭元瑞(南昌):(1731—1803),清代楹聯學家,在楹聯創作有杰出成就,并參與編輯了《四庫全書》,與蔣士銓并稱“江右兩名士”。


近現代:

  張勛(奉新):(1854-1923),北洋軍閥,曾短暫擁立溥儀恢復帝制。

  李烈鈞(武寧):(1882-1946),近代革命黨人,執掌江西軍政,袁世凱稱帝后于湖口誓師討袁。

  詹天佑(婺源): (1861年-1919年),清末民初鐵路工程專家,設計修筑中國第一條鐵路“(北)京張(家口)鐵路”,中國鐵路之父。

  李瑞清(撫州):(1867年-1920年)美術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曾任兩江師范學堂監督(校長)

  歐陽竟無(宜黃): (1871年-1943年),近代佛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人稱“宜黃大師”。

  陳寅?。ㄐ匏海?890年-1969年),近代卓越的國學家、史學家。

  饒毓泰(臨川):(1891年-1968年),近代物理學家,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

  胡先骕(南昌):(1894年-1968年),近代生物學家與教育家,中國植物分類學之父,中國生物學界鼻祖,國立中正大學(于1953年解散至今尚未復校)首任校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大學生物系、第一生物研究所,靜生生物調查所、廬山植物園等。

  羅家倫(進賢): (1897年-1967年),近代教育家,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校長和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吳有訓(高安): (1897年-1977年),近代物理學家與教育家,近代物理學先驅,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普頓驗證了“康普頓-吳有訓效應”。

  張國燾(上栗): (1897年-1979年),近代政治家與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程懋筠(南昌):(1900年—1957年),近代音樂家、音樂教育家,中華民國國歌的曲作者。

  傅抱石(新余):(1904年-1965年),近代畫家、金石家、美術理論家和美術教育家。

  吳法憲(永豐):(1915年-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空軍政委、司令員。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梅汝璈(南昌):(1904年-1973年),近代法學家、律師,二戰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中國代表法官。

  汪東興 (弋陽  : (1916-) ,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袁隆平(德安): (1930年-),現代生物學家與農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高行?。ㄚM州): (1940年-),現代文學家。

  何大一(新余):(1952年—),華裔美國科學家,是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的發明人。目前是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同時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因為發明雞尾酒療法,1996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的年度風云人物。

  雷倩(豐城):(1956年-),美國廣播公司第一位華人、女性行政總裁,曾任中華民國第六屆立法委員(新黨籍)、金門酒廠董事長、東森電視副總裁等。父雷學明為中華民國海軍中將,曾被指涉拉法葉艦弊案。

  吳官正(余干):(1938-)2002-200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