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鳙魚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2023年3月8日 (三) 18:25小煤球討論 | 貢獻的版本

(差異)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異) | 下一版本→ (差異)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洪門鳙魚,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特產,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洪門鳙魚”頭大身體修長,體態均勻、側扁,體表色澤鮮明,鱗片緊密,黏液透明;體側上部黑色,散面深色斑點;腹部較狹窄,呈銀白色;鰓絲清晰、較長;口大,下唇內側有黑色斑塊;眼球飽滿,角膜透明;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南城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空氣新鮮,無霜期長,具有多種作物生長發育良好的氣候條件。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洪門鳙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洪門鳙魚的地理標志保護的區域范圍為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境內,位于武夷山西翼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4′—116°57′,北緯27°18′—27°47′之間,具體地域范圍是:建昌鎮、上唐鎮、洪門鎮、龍湖鎮、徐家鄉等5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