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雞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清遠雞

清遠雞,廣東省清遠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0年9月3日,《關于批準對紅崖子花生、清遠雞、乳源彩石、橫山羊肉、耀州瓷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總局2010年第95號)批準)俗稱清遠麻雞,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27個優質品種之一,因母雞背羽面點綴著無數芝麻樣斑點而得名。

清遠雞有著上千年的養殖歷史,是清遠寶貴的農業地方品種資源。清遠雞早在800多年前的宋朝就已經有典故記載。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周恩來總理遍選國內名雞招待尼克松,最終選中清遠雞。中日邦交的使者田中角榮首相訪華也慕名指定品嘗清遠雞。2004年6月,香港特首曾蔭權先生訪問清遠,在品嘗清遠麻雞后說:“清遠雞在香港就是一個很好的品牌,味道非同一般?!?

清遠雞因地域、飼養方法(完全放養在竹林中喝露水吃小蟲)等原因肉嫩、細滑而自古有名,以皮色金黃、肉質嫩滑、皮爽、骨軟、肉鮮紅味美、風味獨特而馳名,深受廣大食客喜愛。始創于1964年的廣州名菜之一,有“廣州第一雞”之說的清平雞,其選用原料就是清遠雞。

清遠雞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普通肉雞的1.8倍以上,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比普通肉雞含量更高。清遠雞中500天齡的老母雞鈣質多,蛋白質多,脂肪少,其中硒、維生素的含量均占比是普通清遠雞的2倍,用其燉湯,湯汁鮮美,有營養,且肉易吸收,是滋養大補的最美佳肴。

2003年“清遠(麻)雞”就注冊“原產地證明商標”,成為廣東省首個活禽“注冊地理標志”。2020年2月26日,廣東省清遠市清遠雞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清遠雞
清遠雞
清遠雞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清遠麻雞,俗稱清遠雞,因母雞背羽面點綴著無數芝麻樣斑點而得名。清遠麻雞屬小型優質肉用雞種,其外貌特征為“一楔、二細、三麻身”?!耙恍ā笔侵阁w形像楔形,前軀緊湊,后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是指母雞背羽主要有黃麻、褐麻、棕麻三種顏色,頸長短適中。公雞的胸羽、腹羽、尾羽及主翼羽大部分為黑色,肩羽、鞍羽棗紅色。母雞的頭部和頸部前三分之一的羽毛為深黃色,背部羽毛的黃麻、棕麻和褐麻分別占34.5%、11.5%和43.3%,有少量其他羽色,腳以黃色居多。出殼雛雞背羽兩側各有一條約4毫米寬的白色絨毛帶,保持到第一次換羽后即消失,俗稱“蛙背”,這是清遠麻雞雛雞的獨特標志。

營養價值

清遠麻雞品質特優,用途廣泛、烹飪不受單一限制,被名廚稱為文武雞,蒸、燜、燉、炒、烤均可成為上肴,是婦女坐月、病弱、冬季保健進補、喜慶宴席的首選珍品。

清遠麻雞生產量低、飼養期長,母雞年產蛋僅80-95枚,肉雞上市飼養期長達130-160天,肌肉脂肪沉積適度,肉質鮮美,雞味濃郁,使人食后尚覺喉腔甘潤。

清遠雞
清遠雞
清遠雞

產地環境

清遠雞產于清遠行政區域內的清城區、清新縣、佛岡縣、英德市,產區地處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屬珠江三角洲與粵北山區的結合地帶。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地比較肥沃,區域內丘陵山崗甚多,山崗上疏林草地、山草地、青竹滿園且四季常青。清遠雞皮爽、嫩滑的肉質和獨特的風味與原產地獨特的氣候、土壤和環境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清遠雞養殖一般都選擇在地勢高爽、空氣清新、水源潔凈、綠樹成蔭無污染的疏林草地和山草地。由于環境幽靜、林間含氧量高,蟲蟻、蚯蚓繁多,河涌、水圳盛產魚、蝦、螺、蜆之類及其副產品,放養的清遠雞采食大量的青草、蟲蟻、魚、蝦、螺、蜆、牧草籽實等天然食餌,提供了較多的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和維生素,而且林間草地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也是使清遠雞保持與野生原雞較相似體形外觀和肉質嫩滑,味道鮮甘油香的原因之一。產區內江河、泉水和山澗水較多,以北江水為例,經檢測PH值平均為7.32、總硬度為114.8毫克/升、鈉含量為4.12毫克/升、鈣含量為25.3毫克/升、鉀含量為1.96毫克/升、鎂含量為2.88毫克/升。這些微量元素為清遠雞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其中鈣含量、PH值等對形成的清遠雞的肉質嫩滑、骨細酥脆有一定的影響。

清遠雞

歷史人文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新縣、佛岡縣、英德市位于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水陸交通方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比較肥沃,農作物以水稻為主,適合養雞業的發展,故當地農戶有養雞的習慣。

據始于宋朝建炎三年(1129年),后在民國十年(1921年)再修出版的《清遠縣志》記載,自宋代起清遠雞就為當地群眾飼養,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雞在廣東人日常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凡逢年過節,喜慶宴請,無雞不成宴,有一道清遠雞,勝過“鮑參翅肚”,吃雞就吃清遠雞,使廣東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清遠雞自宋代就為清遠人民廣為飼養,歷千年不衰。清遠雞的美名在建國前已蜚聲東南亞,譽滿省港澳,是廣東的老字號名優特產。廣州“清平雞”選用的就是清遠雞為原料。清平店鼎盛時期,日銷量超過千只,令行內人士大嘆弗如。

新中國成立以來,清遠雞的飼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957年全國家禽工作會議在清遠召開,清遠縣被譽為三鳥之鄉。七十年代以來,清遠雞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銷量名氣更大,售價一直穩居活雞售價之首,深受廣大食家喜愛。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都慕名指定品嘗清遠雞。1999年清遠雞再次進入港澳市場引起轟動,售價比市面上普通的雞高出30~50%,仍然供不應求。2004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前特首曾蔭權到清遠考察時品嘗清遠雞曾說過“清遠雞本身在香港就是一個很好的品牌”。

2009年“清遠雞”出欄數1899.8萬只,占清遠市家禽出欄數的比重達39.2%。

2010年,清遠雞年出欄量近2000萬只,年產值8億元。

清遠雞

地理標志

產地范圍

清遠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清新縣(今清新區)、佛岡縣、英德市等4個縣市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志使用

清遠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清遠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清遠雞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廣東清遠的地方麻雞品種。

(二)飼養環境。

1. 雞舍按不多于12只/平方米建造。

2. 雞舍外清遠雞活動場所面積不小于雞舍面積的3倍。

3. 雞舍外清遠雞活動場所必須有遮陰,遮陰面積不小于雞舍面積的1.5倍,以自然植被遮陰為好。

(三)飼養技術。

1. 雛雞的飼養管理(出殼至42天齡):

(1)商品代雛雞必須來自從國家農業部麻雞保種基地引種的父母代種雞場(具有引種證明)。

(2)育雛階段需要注意保溫和斷喙。

2. 中大雞飼養管理(43天至上市):

(1)飼養模式為放養,飼養密度不大于3只/平方米。

(2)40至50天時佩戴腳環。

(3)根據育雛斷喙的效果確定重復斷喙,一般在90日齡前要重復斷喙1至2次。

3.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四)商品雞追溯體系。

1. 所有的商品雞均需佩戴腳環,腳環上刻有編碼,編碼由5位數字組成。

(1)第1位數字:為父母帶種雞場編碼。

(2)第2位數字:為引苗月份。

(3)第3至5位數字:為父母代種雞場出苗批次。

2. 養殖戶在引苗時父母代種雞場需提供不多于雞苗總數量的腳環。

3. 父母代種雞場每售出一批種苗需同時將相應的腳環編碼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4. 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需來自國家認定的麻雞保種單位或麻雞育種單位。保(育)種單位供應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地時間和數量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楔:體型呈楔形,前軀緊湊,后軀圓大;細:頭細、腳細;麻身:指背羽主要有黃麻、褐麻、棕麻三種顏色。

2. 理化指標:

上市天齡 不小于115天

重量 1.1-1.75kg

胸肌粗蛋白含量 不小于18%

胸肌游離氨基酸總含量 不小于130mg/100g

脛圍 不大于4.5cm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質量技術要求有關內容變更

2013年9月2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總局關于清遠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質量技術要求有關內容變更的公告》(2013年第129號)

根據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清遠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質量技術要求組織的修訂及形成的修訂報告,質檢總局發布的《關于批準對紅崖子花生、清遠雞、乳源彩石、橫山羊肉、耀州瓷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10年第95號)有關內容發生變更,現將變更內容公告如下:

一、將“附件2:清遠雞質量技術要求”“(三)飼養技術”中的“2. 中大雞飼養管理(43天至上市)”修改為:

“(1)飼養模式為放養,飼養密度不大于3只/平方米。

(2)根據養戶實際需要適時佩戴腳環。

(3)根據育雛斷喙的效果確定重復斷喙,一般在90日齡前要重復斷喙1至2次?!?

二、將“附件2:清遠雞質量技術要求”中的“(四)商品雞追溯體系”修改為:

“1. 所有的商品雞均需佩戴腳環,腳環上刻有編碼,編碼應包括以下內容:

(1)父母代種雞場編碼。

(2)引苗月份。

(3)父母代種雞場出苗批次。

2. 養殖戶在引苗時父母代種雞場需提供不多于雞苗總數量的腳環。

3. 父母代種雞場每售出一批種苗需同時將相應的腳環進行編碼。

4. 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需來自國家認定的麻雞保種單位或麻雞育種單位。保(育)種單位供應父母代種雞場的種苗地時間和數量應記錄歸檔?!?

二、將“附件2:清遠雞質量技術要求”中的“(五)質量特色”修改為:

“1. 感官特色:

(1)母雞:楔:體型呈楔形,前軀緊湊,后軀圓大;細:頭細、腳細;麻身:指背羽主要有黃麻、褐麻、棕麻三種顏色。

(2)公雞: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腳黃,四趾,無蹠羽。頭大小適中,單冠直立,顏色鮮紅,有5至6個冠齒。肉髯和耳葉鮮紅,虹彩橙黃,無胡須,喙黃,頸部長短適中。頸部梳羽及背部蓑羽為金黃色,胸部羽毛、腹部羽毛、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部、鞍部羽毛棗紅色,皮黃。性情活潑,精神充沛,叫聲宏亮。

(3)去勢公雞(閹雞):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腳黃,四趾,無蹠羽。頭大小適中,雞冠收縮變小,色冠暗紅。肉髯和耳葉暗紅,虹彩橙黃,無胡須,喙黃,頸部長短適中。頸部梳羽及背部蓑羽為金黃色,胸部羽毛、腹部羽毛、尾羽及主翼羽黑色,肩部、鞍部羽毛棗紅色,皮黃。

2. 理化指標:

  • 上市天齡/(天)
    • 母雞:不小于115
    • 公雞:不小于140
    • 去勢公雞(閹雞):不小于160
  • 重量/(kg)
    • 母雞:1.1-1.75
    • 公雞:2.0~2.75
    • 去勢公雞(閹雞):2.0~2.75
  • 胸肌粗蛋白含量:不小于18%
  • 胸肌游離氨基酸總含量:不小于130mg/100g
  • 脛圍:不大于4.5cm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