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王力(1900~1986),中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1900年8月10日生于廣西博白,卒于1986年5月3日。1924年入上海南方大學學習,次年轉入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1927年留學法國,1931年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嶺南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語言學系主任。1954年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并兼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曾兼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務。他還曾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在將近60年的學術生涯中,王力寫了1000多萬字的學術論著,其中專著40多種,論文近200篇。他對漢語音韻、訓詁、文字、語法的歷史和現狀,都進行了精深的研究,其中在音韻學方面成就最大。1931年在法國著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6年著有《中國音韻學》(1955年再版時改名為《漢語音韻學》),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敘述了傳統的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內容。他還發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韻的論文,如《南北朝詩人用韻考》、《上古韻母系統研究》等。1980年出版的《詩經韻讀》和《楚辭韻讀》集中表現了王力對漢語上古音的最新認識。王力在上古音研究上的獨到見解有3點:①上古韻脂微分部,這一觀點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②主張上古音每一韻部只有一個主要元音、陰聲韻是開音節。③認為上古聲調分為平入兩類,每類又各分長短,即長平、短平、長入、短入,后來演變為平上去入四聲。1985年,他將所著《漢語史稿》中關于語音史的部分修訂重寫,擴展為《漢語語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