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里嫩蕊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瑤里嫩蕊,江西省浮梁縣瑤里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8年7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批準對瑤里嫩蕊、景芝神釀、左權綿核桃、酒鬼酒、秦安蜜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2008年第77號)批準)

瑤里處于黃山余脈的中國綠茶“金三角”的地理核心,是浮粱茶的主產地,自古就以出產優質茶葉聞名于世?,幚锬廴锞哂腥筇攸c:一是制作工藝精湛,外形緊直勻綠,銀毫顯露,銀光隱翠;二是香味獨特,具有蘭花清香;三是色澤獨特,在陽光下,產品色澤嫩綠,透明似玉,栩栩如生。

瑤里嫩蕊

產地范圍

瑤里嫩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江西省浮梁縣人民政府《關于瑤里嫩蕊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浮府文〔2008〕25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江西省浮梁縣瑤里鎮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志使用

瑤里嫩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景德鎮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質量技術要求

(一)茶樹品種。

浮梁櫧葉種、迎霜、浙農113,浙農117等品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400米以上土壤呈酸性,pH值4.5至6.5,紅壤、頁巖和花崗巖等風化而成的沙壤土,土層深度在0.3米以上,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上,坡度35%以下。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苗木采用無性繁殖,扦插育苗。

2. 茶樹種植:

(1)定植時間分別為冬末春初季節,即上年的12月至下年的2月。

(2)定植密度為:單行雙株,行距1.5至1.2米,株距35cm,每667m2(畝)植≤2500株;雙行雙株,大行距1.5至1.8米,小行距40cm,株距35cm,每667m2(畝)植≤5000株;

3. 樹冠培養:幼齡茶園進行3至4次定型修剪:成齡投產茶園進行輕修剪和深修剪,一般每年進行兩次;視樹勢情況確定重修剪或臺刈重新培養樹冠。

4. 施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每畝≤1000公斤,秋冬季結合深耕施基肥。

5.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采摘。

1. 采摘時間和標準:采摘期為春季,采摘標準為一芽至一芽一葉。鮮葉質量要求芽葉完整,鮮嫩勻凈。其中特級采摘標準為一芽至一芽一葉初展,一級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一葉。

2. 采摘手法:手工提采。

3. 鮮葉運輸:必須用清潔,透氣良好的盛具裝盛,不得緊壓,注意保質保鮮,合理儲存。

(五)加工工藝。

工藝流程:鮮葉攤放→挑選→殺青→揉捻→理條→烘干→包裝入庫。

1. 鮮葉攤放:厚度1.5cm至3cm。

2. 殺青:鍋溫180攝氏度至150攝氏度,直至殺勻殺透。

3. 揉捻:按輕→重→輕的原則揉捻。

4. 理條:理條至茶葉銀毫顯露,達到七成干。

5.烘干:爐溫80至60度使其含水量6%以下出籠。

6.包裝入庫:按產品等級進行包裝,入庫冷藏保鮮。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特征:外形條索緊直勻綠;色澤嫩綠顯毫,在陽光下通透似玉,湯色清澈透亮,香氣高長持久,呈蘭花香,滋味鮮醇回甜,葉底嫩綠勻齊。

2. 理化指標:水浸出物≥36%,氨基酸≥3.5%。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符合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