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譯文】

  苔花雖如米粒般微小,也要像牡丹那樣努力地綻放自己的精彩。


【注釋】
  苔花:苔蘚植物不開花,這里的“苔花”可能為細葉小羽蘚一類的孢蒴。細葉小羽蘚的孢子體長橢圓形,成熟時黃褐色,個體很?。ㄦ咦悠骄睆綖?0.5μm)。
  也學牡丹開:運用比擬手法,表現出苔花雖小,卻勇于綻放自己的精神。牡丹:落葉灌木,著名的觀賞植物,花大,美麗,通常深紅、粉紅或白色。也:一作“亦”。


【出處】

  清·袁枚》,全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背景】

  《苔》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詠物詩。苔:青苔,也指苔類植物。袁枚生于錢塘(今浙江杭州),乾隆四年(1739年)中進士進了翰林院,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任知縣。雖仕途不順低為一個知縣,但袁枚還是下決心做一個好官?!短Α愤@首人生勵志的小詩就反映了袁枚這個時期的心情。借由苔蘚表達了一種不卑不亢、頑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賞析】

  清代詩人袁枚的《苔》這首詩,于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晚上在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舞臺上唱響。這首鮮為人知、寂寞了300年的小詩,一夜之間,讓億萬中國人記住了它。這一天,一位支教老師梁俊帶著烏蒙山偏遠山區的孩子們一起,在央視的《經典詠流傳》欄目“和詩以歌”的節目現場,表演了《苔》這首詩。歌聲起,觀眾淚目。梁俊老師就是想通過這首詩,告訴這群山里的孩子們“我們即使擁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樣綻放,我們不要小看了自己”。

  這是一首被低估了的勵志小詩。這首詩雖然淺顯易懂,卻寓意非凡、激勵人心。

  全詩的意思是:小小的青苔生活在太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但它絲毫也不自慚形穢,不氣餒,頑強的生長,快樂的生活,屬于它的青春自然會到來。雖然苔花小如米粒,樸素至極,沒有光彩奪目的外表,沒有富麗堂皇的氣場,但有的卻是自信,有的卻是樂觀向上的精神,也要學花中之王的牡丹花那樣盡情綻放,綻放出青春和個性。

  詩的前兩句“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是說,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并不從何處來,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

  后兩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詩里,“苔”也會“開花”的,盡管“花”如同米粒那樣大小,自不能跟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比。但它沒有自卑,沒有沮喪,照樣學著牡丹的樣子“開花”,靜靜地綻放著自己的美麗,燃燒著屬于自己的快樂,實現著他的價值?!耙矊W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驕傲。


評述:

  《苔》用“青苔”與“牡丹”構成鮮明尖銳對比,反映了社會上不同階層的生態。這首詩,其實在文學史上本并不很有名。本不太有名的《苔》,但在2018年的春晚上受到數億人民的關注,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社會階層固化,寒門難再出貴子的現實在心態上的反應。官二代、富二代,占盡有利地形,享盡豐富資源,起跑線根本不同,本是普世現象,從來如此。社會學有個“階層流動性”的理論,意思是說社會上層和下層之間應該有足夠的流動性,“君子之澤三世而斬”,而寒門子弟也應該有奔頭。階層固化,社會就會出問題。而近些年,這種貧富貴賤分化并固化,問題越發嚴重。也許這就是上面小詩一夜成名,成為用來激勵別人或自我激勵特效良方的背景。


常識:

  “青苔”有沒有花?“苔花”是何物?小詩《苔》一熱,許多人都問“青苔”有花嗎?怎么好像沒見過?

  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生于陰濕的環境中。苔蘚植物屬于孢子植物,不開花,不結果,沒有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袁枚看到的“苔花”,實際上可能是苔類的孢子體或雄器苞。

  從科學的意義上說,青苔沒有花。至于袁枚所看到的苔類的孢子體或雄器苞,有點像花而誤認為花,對文學作品而言,似乎也毋庸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