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武昌魚
鄂州武昌魚,湖北省鄂州市特產,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俗稱團頭魴 、縮項鳊。據《武昌縣志》載:“魴 ,即鳊魚 ,又稱縮項鳊,產樊口(鄂州轄區內一辦事處名)者甲天下?!逼涮攸c是:頭圓、背厚、肉細,兩側各有十四根肋骨 (其它鳊魚只有13根),喜歡生活在長江與鄂州梁子湖兩水交匯的回流之中,它最愛吃梁子湖的苦草和輪葉黑藻。2006年11月“鄂州武昌魚”由原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鄂州武昌魚肉質嫩白,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含有較高的鈣、磷、鐵、核黃素、尼克酸等人體需要的物質。其獨特品質得益于特別的地理位置--長江與梁子湖兩水交匯的回流和特別的生長條件--梁子湖的苦草 和輪葉黑藻 ,如果說鳊魚是魚中之精品,那么鄂州武昌魚則是魚中之極品。難怪唐代詩人岑參有“秋來倍憶武昌魚”的吟唱,元代 詩人馬祖常 更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雅韻。一代偉人毛澤東“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更讓武昌魚蜚聲海內外。
武昌魚的原產地不是現今的武昌,而是現在的鄂州市,在三國時稱“武昌”。據史書已載,孫權巡游湖北鄂城,發現城南幾十里許有座小山,名叫武昌山,以武為昌,正合以兵戎起家的孫權心意,即將鄂城改為武昌,同時還發現這里有一種滋味特美的鳊魚,遂命名為“武昌魚”。孫權定都武昌后,盡情享受武昌魚,并用來賞賜功臣。說明三國時期武昌魚美味已被推崇。在我國悠久燦爛的魚文化史上,武昌魚以其優美的體形、甘醇的味道、豐富的營養以及燦爛的文化名揚四海。
生物學
武昌魚(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學名團頭魴,俗稱鳊魚、草鳊等,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鲌亞科(Cultrinae),魴屬(Megalobrama)。武昌魚作為中國所特有的優良淡水魚類,是易伯魯教授在1955確定的新物種。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在暢游長江后,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樣的流連佳句。讓武昌魚聞名海內外。
武昌魚體形呈扁平狀,背部隆起明顯,頭和口均較小,上下頌無角質物覆蓋,大多分布于長江中游的幾個大中型湖泊,主要產于湖北。武昌魚具有能在池塘中產卵繁殖、成活率高、生長較快、容易飼養和捕搜、含肉率高、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味道鮮美等優點,深受消費者和養殖者的喜愛。
形態特征
體側扁而高,呈菱形。腹棱不完全,自腹鰭起點至肛門。尾柄寬而短。頭小,側扁,頭長小于體高??诙宋?,口裂較寬,呈弧形,頭寬為口寬的2倍以下。上下頜具狹而薄的角質。眼較大眼后頭長大于眼后緣至吻端的距離。眼間寬而圓凸,眼間距大于眼徑。鰓耙短小,呈片狀。咽齒稍側扁,末端尖而彎。側線位于體側中央,前部略呈弧形,后部平直,伸達尾鰭基。背鰭起點位于腹鰭基的后上方,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的硬剌,刺粗短,其長一般短于頭長。胸鰭末端伸達或不達腹鰭起點。腹鰭末端不達肛門。臀鰭基長。尾鰭深叉,上下葉約等長。鰾3室,中室大于前室,后室小。腸長,盤曲多次,腸長為體長的2.5倍左右。腹膜灰黑色。體呈青灰色,腹側銀灰色,體側鱗片中間淺色,邊緣灰黑色,在體側形成數行深淺相交的縱紋。各鰭均為灰黑色。
生長習性
淡水中下層魚類。生活于胡泊、水庫靜水區,喜棲淤泥底、有水草的敞水區。集群產卵于植物上。主要攝食水生維管束植物及周叢生物,亦食棱角類、橈足類、搖蚊幼蟲。
分布范圍
原產長江及附屬胡泊,現已移入東北、華北、華東、華南部分胡泊、水庫放養。
生長繁殖
在繁殖季節,群集于有水流的泥坑場所進行產卵。冬季在深水區泥坑中越冬。幼魚主要攝食浮游動物,隨生長也攝食苦草、輪葉黑藻等水生植物。人工飼養時喜食旱草碎屑、米糠、麩皮和豆餅等飼料。一般2齡性成熟,成熟最小型體長和體重,雌魚為250 mm、450 g,雄魚為258 mm、400 g。繁殖季節為5-6月。2-4冬齡魚懷卵量分別為3.7萬-10.3萬粒、10萬-31.5萬粒和27.3萬-44.4萬粒。卵黏性,卵徑1.1-1.2 mm。受精卵在20~25℃時,約經2天孵化。初孵仔魚長3.5-4.0mm。武昌魚生長較快,當年魚體長可達128 mm、重46 g。1-4冬齡魚體長和體重分別為250.1 mm、497 g,308.5 mm、903 g,338.1 mm、1084 g和347.8 mm、1100 g。以當年至2冬齡魚生長較快,一年中7-9月生長最快。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武昌魚是中國重要的草食性經濟魚類。武昌魚肉嫩而鮮美,可食部分達70%以上,營養豐富,是湖北梁子湖的特產。由于其食性廣、成本低、生長快、成活率高、易捕撈,能在池塘中產卵繁殖,且具有味美、頭小、含肉量高、體形好、規格適中等優點,因而被作為優良的草食性魚類品種在全國普遍推廣。近年來,武昌魚成為市場暢銷品種,養殖經濟效益較好。20世紀60年代起先后被移植到江蘇、上海等地,現已成為我國主要的淡水經濟魚類之一。
目前武昌魚在南方地區產量約占總產量10%以上,成為我國池塘、網箱養殖的主要品種,經濟效益非常顯著。據2011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統計,2010年武昌魚的養殖產量為652215噸,在我國水產魚類中排名第七位。目前武昌魚已經躍升成為我國水產人工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在全國的推廣面積已達近50萬公頃。目前,鄂州市精養武昌魚面積達到18萬畝,占全市30萬精養水面的60%,以湖北省鄂州市為主的武昌魚加工業已經成為我國淡水魚類加工業的帶頭力量,2010年武昌魚加工業產值突破15億元。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是蘇州、無錫、常州地區池塘主養武昌魚,產量可達每畝500 kg以上。江蘇省的武昌魚產量,占全國武昌魚總產的1/4。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在2000年被農業部發布為適宜推廣的水產優良品種,具有個體大,生長速度快,背厚肚薄,體形優美等特點。
營養價值
脂質:與畜禽類相比,武昌魚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約占體重的1%-3%。魚肉脂肪酸中約75%為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一定量的ω-3脂肪酸,其中EPA、DHA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主要成分,武昌魚魚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17%,屬于優質蛋白質。魚肉肌纖維較短,組織結構松軟,消化吸收利用率高。魚皮、魚鱗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具有獨特的生理功能。
維生素:武昌魚的可食部分含有多種人體營養所需的維生素,包括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
礦物質元素:魚體中含有鉀、鈉、鈣、磷、鐵、鋅、銅、硒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魚骨等組織中的礦物質含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