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韻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集韻》(漢語拼音:jí yùn),中國宋代編纂的按照漢字字音分韻編排的書籍。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宋祁、鄭戩給皇帝上書批評宋真宗年間編纂的《廣韻》多用舊文。與此同時,賈昌朝也上書批評宋真宗景德年間編的《韻略》“多無訓釋,疑混聲、重疊字,舉人誤用”。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這兩部韻書?!都崱吩谌首?a href="/index.php?title=%E5%AE%9D%E5%85%83" title="寶元">寶元二年(1039)完稿。
《集韻》分韻的數目和《廣韻》全同。只是韻目用字,部分韻目的次序和韻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獨用的規定稍有不同。唐代初年,許敬宗等人曾經奏請批準把《切韻》里的窄韻和音近的鄰韻合并使用。宋景祐初年,賈昌朝也奏請“窄韻凡十有三,聽學者通用之”(《玉?!罚??!都崱讽嵞肯旅嫠⒌莫氂?、通用的規定和《廣韻》不同的,可能就是按照賈昌朝的建議修訂了的。如明內府本《廣韻》文韻下注“獨用”,《集韻》文韻下注“與欣通”?!稄V韻》物韻下注“獨用”,《集韻》勿韻下注“與迄通”等,都說明這種情形。還有許多字,《集韻》和《廣韻》不是收在同一個韻部里,如“因”,《廣韻》在真韻,《集韻》在諄韻;“多”,《廣韻》在歌韻,《集韻》在戈韻等。此外,字的又音,《集韻》比《廣韻》增了很多。但是,《集韻》主要的特點還在于收字多,而且收的異體字特別多。一個字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寫法,又不管是正體,還是古體、或體、俗體,只要有點根據就收進來。有的字竟多到八、九個寫法?!都崱饭彩?3525字,比《廣韻》多收27331字。缺點是對字的來源不加說明,不過字訓以《說文解字》為根據,反切多采自《經典釋義》,《集韻》是一本較好的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