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

來自中文百科,文化平臺
跳轉至: 導航、 搜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江西省 > 宜春市 > 高安市

  高安市漢語拼音:Gāo ān Shì;英文:Gao'an City),中國江西省轄縣級市,宜春市代管。位于省境中部偏西北,宜春市境東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8°02′44″-28°38′29″、東經115°00′12″-115°34′56″??偯娣e2439.33平方千米??側丝?5萬人(2013年末)。轄2個街道、19個鎮、2個鄉。

  地勢北高南低,中間舒緩平坦,為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相間的“馬鞍形”。其中山地926.91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38%;水域254.343平方千米,占10.4%。地形北高南低,中間舒緩平坦,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相間,海拔高度一般在40~100米之間。北部華林寨為全市最高點,海拔800米。主要河流為錦河、肖江等。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名勝古跡有大觀樓、七星堆春秋戰國墓葬群、朱軾墓等。紀念地有抗日戰爭“團山慘案”墓。

  • 郵編:330800 代碼:360983 區號:0795

行政區劃

  全市轄2個街道、19個鎮、2個鄉:筠陽街道、瑞州街道、荷嶺鎮、八景鎮、新街鎮、灰埠鎮、建山鎮、獨城鎮、石腦鎮、黃沙崗鎮、楊圩鎮、大城鎮、相城鎮、藍坊鎮、太陽鎮、田南鎮、祥符鎮、伍橋鎮、龍潭鎮、村前鎮、華林山鎮、汪家圩鄉、上湖鄉。市政府駐瑞州街道。

歷史

  今高安境域,春秋戰國時先后屬吳、越、楚。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后,屬九江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建成縣,“以其創建城邑,故名建成”,隸屬淮南國豫章郡。其轄境相當于現在的高安、上高、宜豐、萬載四縣(市)全境和樟樹市部分地區。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建成縣為多聚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恢復舊名;中平年間(184~189年),從建成縣劃出一部分設置上蔡縣(今上高縣)。三國孫吳黃武年間(222~228年),從建成縣、上蔡縣分別劃出一部分設置宜豐、陽樂(今萬載縣)兩縣。晉及南朝時期,建成縣仍屬豫章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望蔡(即上蔡),并康樂(即陽樂),宜豐復入建成,是時改豫章郡為洪州,遂屬洪州;大業初年(605年),廢州復置郡,建成縣仍屬豫章郡。唐朝改郡為州。武德五年(622年)因避太子李建成諱,改建成為高安,縣名緣于“地形似高而安”,并在高安設置靖州,恢復望蔡、宜豐、陽樂三縣,增設華陽縣,連同高安,五縣悉統于州。武德七年(624年),先改名米州,繼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年)廢靖州,將望蔡、宜豐、陽樂,華陽四縣并入高安縣,隸屬洪州。五代十國時期,高安先后屬吳政權、南唐政權所轄。

  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復置筠州,領高安、上高、萬載、清江四縣,高安是筠州治所。北宋大平興國六年(981年),從高安、上高分別劃出一部分設置新昌縣(今宜豐縣)。紹興十三年(1143年),筠州改名高安郡,五年后復名筠州。寶慶元年(1225年),因“筠”字與理宗趙昀名同音,且恰逢州治后山的碧落堂發現一株十四莖靈芝草,視為祥瑞之兆,乃改筠州為瑞州,高安仍是縣名,為瑞州治所。元朝改州為路,高安歸瑞州路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為府,高安屬瑞州府治。清朝仍屬瑞州府治。高安俗稱瑞州府,其因由此。

  民國3年(1914年),高安隸屬廬陵道。民國15年(1926年)廢道,高安直屬省管。民國21年(1932年),高安隸屬第一行政區。民國24年(1935年),高安隸屬第二行政區。民國31年(1942年),高安改屬第一行政區。1949年7月10日,高安解放,同年7月14日成立高安縣人民政府,隸屬于南昌分區督察專員公署管轄。1959年1月南昌專員公署改名宜春專員公署,高安隸屬宜春專員公署(1968年2月改為宜春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改為宜春地區行署)。

  1993年12月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3]240號)批復: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高安縣,設立高安市(縣級),以原高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高安市的行政區域。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高安市常住總人口788329人,其中,筠陽鎮110614人、八景鎮31689人、新街鎮38605人、灰埠鎮46317人、建山鎮19017人、獨城鎮28717人、石腦鎮42865人、相城鎮26830人、黃沙崗鎮33395人、楊圩鎮38808人、大城鎮27464人、藍坊鎮39853人、伍橋鄉16751人、祥符鄉25284人、太陽圩鄉20610人、田南鄉19734人、東方紅鄉38285人、荷嶺鄉25451人、村前鄉26047人、龍潭鄉34727人、下陳鄉2957人、華林山鄉15044人、汪家圩鄉15461人、上湖鄉28764人、英崗嶺礦務局18538人、八景礦區16502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高安市常住總人口811633人,其中,瑞州街道125053人,筠陽街道97562人,藍坊鎮33565人,荷嶺鎮20184人,黃沙崗鎮30128人,新街鎮39027人,八景鎮32312人,獨城鎮28434人,太陽鎮17879人,建山鎮15775人,田南鎮17215人,相城鎮25078人,灰埠鎮42260人,石腦鎮44393人,龍潭鎮32281人,楊圩鎮39611人,村前鎮22843人,伍橋鎮14884人,祥符鎮24636人,大城鎮24529人,上湖鄉24365人,汪家圩鄉11528人,新世紀工業城管委會13406人,英崗嶺礦務局12292人,江西八景煤礦有限公司4939人,江西新茂實業公司3060人,相城墾殖場2116人,上游水庫工程管理局878人,華林山風景區管委會11400人。

  2011年末,全市總人口83.5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06萬人。

  2013年,設立華林山鎮(贛民字〔2013〕141號)。新設立的華林山鎮轄費家、蘇家、陳家、李口、艮山、半嶺、東溪、富樓、朱家、柏樹、茶溪等11個村委會和下觀街居委會。鎮政府駐下觀街居委會。

文化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png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劃
直轄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慶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遼寧省 | 吉林省 | 黑龍江省 | 江蘇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東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廣東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貴州省 | 云南省 | 陜西省 | 甘肅省 | 青海省 | 臺灣省
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西藏自治區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